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FM0-115【城市快报】:原台北路2号—金钺旧居(图)



  原台北路2号

  金钺旧居

  特点:砖木结构,二层德式楼房,现已拆除。

  金钺

  (1892-1972)字浚宣,号屏庐,天津人,监生出身,清末曾任民政部员外郎。辛亥革命后耻为袁世凯政权服务,赋闲家居,以读书自娱,津门近代著名藏书、刻书家。

  台北路2号现在是一幢居民楼,唯有楼门口门牌上的“2号”记忆着曾经有一位痴迷读书、藏书、刻书、印书的老人在那里居住了三十余年。1952年,金钺从自己住了三十多年的德式小楼里迁居大沽南路玉川居胡同,他把自己多年珍藏的书籍捐献给政府。捐献证书是这样写的:

  金浚宣先生以其珍藏魏皇甫驎碑一块,齐乞伏君墓言志二块,木刻书板四十八箱,天津人士著作八十五册,捐献政府,化私为公,殊堪嘉尚,特予褒奖此状。

  ——天津市人民政府文化局

  读者质疑川岛芳子旧居

  小楼究竟住过谁

  2月9日本版刊发关于解放南路325号川岛芳子旧居的文章。文章见报后,一些读者主动联系本报,就他们所知关于这幢小楼的一些情况进行了介绍,对于这里是否居住过川岛芳子提出了质疑。

  关于川岛芳子旧居的考证,风貌建筑专家金彭育认为,目前多数证据来源于民间口碑。在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对日伪时期一些特务的审讯记录资料中,曾有人提及这处小楼,证明金壁辉(川岛芳子)曾经到这里居住过一两次。正如文章中所提及,川岛芳子在解放南路这所小楼里面居住的文字记录并不完备,倒是她曾经以“东兴楼”为据点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证实。

  根据图片显示,读者李希闵回忆这所小楼在新中国成立前,其中居住的人是国民党天津市地政局局长吴惠和。新中国成立前夕,正值青年的李希闵恰好是天津市地政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因此对这所楼的印象非常深刻。李希闵同时提供了另一条线索,就是在他少年时代(上世纪三十年代),曾随家长到这所小楼向亲戚长辈拜年,住在小楼里的主人是时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日用品处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孙明哲(天津寿丰面粉公司经理孙冰如的弟弟)。孙明哲在这所楼里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后来就搬到大理道晓园居住。

(责任编辑:久黑必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楼春秋(35)孙传芳旧居
天津解放南路,曾名威廉街,是德租界的1号路,老建筑林立
常德道57~59号 金氏旧居 他家是地下交通站
【建筑可阅读】梧桐掩映的乌鲁木齐南路上,有幢充满人文情怀的小楼
这两幢别具匠心的花园小楼,原来是他的早期作品|建筑可阅读
杨以德旧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