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FM4-012/13【城市快报】:民主道23-25号—曹禺一生都在思索灵魂(图)


  民主道23-25号

  曹禺旧居

  特点:该楼始建于民国初年,前后为两幢意式风格的小楼,前楼砂浆罩面墙身,大筒瓦顶,后楼为中西合璧的建筑,清水墙,童年时代的曹禺曾居住于此。后修整为曹禺故居纪念馆,于2010年9月22日举行了揭幕仪式并对游人开放。纪念馆由两部分组成,前楼为展厅,后楼则根据曹禺生前的回忆最大限度复原了万家当时的生活场景。纪念馆旁边为曹禺剧院,看展览之余又能体味大师作品,可谓动静结合。

  

  曹禺

  (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著名戏剧家。曾就读于南开中学,其间参加南开新剧团,主演过易卜生、莫里哀等人的作品,成为重要骨干。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前夕创作了四幕剧《雷雨》,轰动文坛。其他主要作品有《日出》《原野》《北京人》《胆剑篇》《王昭君》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

  上世纪八十年代,曹禺在女儿万方的陪同下回到天津。北京、天津人艺的专家学者和天津人艺的李郁文等陪同曹禺父女到了河北区。天津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天津戏剧博物馆首任馆长黄殿祺对曹禺的那次天津之行记忆深刻:“离开时间太长了,曹禺一时找不到家。但是走到民主道时,看到23号,他立刻就说,那是他的家,是‘万公馆’。他边看边回忆,说一进门左边是小客厅,楼上是他父母住的地方,他还指出他当年阅读《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和易卜生作品的地方……”虽然那时的万公馆内已住进了多户人家,但黄殿祺和河北区文管所所长商议后,还是第一次挂上了“曹禺旧居”的公示牌。

  在曹禺的女儿万方眼里,那是曹禺的一次“寻根之旅”。她说:“那一次的旅行使我很贴近地感受到他的童年。感觉出他这个人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他所以是他。”

  

(责任编辑:张天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禺故居纪念馆
河北区曹禺故居纪念馆
曹禺大铜章
深秋忆古,天津的这些名人故居你到过吗?
曹禺《北京人》:“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
曹禺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