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石舫

天石舫位于新开河耳闸与永乐桥之间的海河东侧,是海河最后一个渡口遗址——北开渡口所在地,这里上游连接北运河,正是当年朱棣“津渡”的必经之地,在此建石舫的寓意就在于此。天石舫再现了天津城市名称的由来。天石舫长约五十米、高约二十米、宽约十六米,据说比北京颐和园石舫规模还要大,全部由汉白玉石材精雕细刻而成,远远望去,就像一艘即将起航的巨大轮船。


下图为去年4月拍摄的天石舫全景照片,整个巨轮气势恢弘,设计结构很有古船风韵,彰显明朝发达的航海水平。天津位于渤海之滨,天石舫的位置正处于海河观光游览的起点,它为整个海河游览线路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我有兴趣了解到北京颐和园石舫(如下图),它又名清晏航,位于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

  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

颐和园的石舫是京城著名的景观之一。近百年来,颐和园历经沧桑。万寿山上的诸佛中,有不少也未曾幸免于难。唯有这石舫倒象模象样地始终停泊在昆明湖中。



石舫介绍:中国园林里面,有水就有舟。因为舟是石头做的,所以不用担心会象木船一样顺水漂走,不用缆绳去系着。因此,这些石舫往往有一个“不系舟”的题字。古诗中说,“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真是中国文化下最妙的绝句之一。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一想,不像西方人那么直白。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我这个水是活的,是可以坐舟来游的,为的正是在“舟自横”中,突出“野渡无人”的境界来。

站在海河岸边参观天石舫,左面是永乐桥,右面是新开河耳闸尚未启用的新建桥梁。天石舫附近环境绿化水平很好,但景点周围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可惜了这样的景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游颐和园(三十三)清晏舫
摄影:周游中华的亭、台、楼、阁、榭(7)
皇家园林之颐和园(十):寄托乾隆豪情的石舫,即清晏舫
中国园林舫舟的美学意义(一)
古典园林之情趣建筑——石舫
颐和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