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8)逝去的街巷——电话总局与移通大厦

​咱说逝去的海拉尔道辽北路,似乎绕不过移通大厦。它坐落的位置,曾叫海拉尔道,也是辽北路的起点。

移通大厦,矗立海河边儿,快20年了。


-1-

当年,她算不算天津第一楼,还曾费过一番口舌。

1997年,海河对过儿的天津远洋大厦建成,楼高153米,超过了此前的第一高楼。

转年,移通大厦建成,加上楼顶天线,高达200米。

从海河对岸看移通大厦

但,天线的高度算不算?
这个问题,全世界都时有争论。美国有个“高层建筑及居住委员会”,设定了大厦高度的几个衡量标准:如最高一层屋顶高度、大厦尖顶高度、大厦最高点高度(包括电线),等等。不过,天津第一高楼很快就超过了300米、400米。现在,天津“117大厦”高达597米。

往上看,移通大厦离天津第一高楼,越来越远

-2-

您再往下看,它可是占了一块风水宝地!

这里见证了一段历史。

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天津人用“电”说话已超百年。

这块宝地,是惟一的百年见证者。

一百年,怎么说?

咱只能给您划重点,说仨字儿:  

基本是三十年,一个字儿。

-3-

前三十年,咱说一个字。

电话局,这词儿虽有些老,但您一定还有印象。

可,电话局呢?

电话,是个舶来品,1889年传入天津,最早只是在官府内使用。

那个时候的“电话局”,在老城东门里。

1900年,八国联军打入中国,第一站就是天津。

战后,一个丹麦人在法租界开办了个电铃公司,办理电话业务。

通讯权旁落,非同小可。

直隶总督府立码儿拿钱,将丹麦人的电铃公司收归国有。

1904年,在老城外海河边闸口附近,也就是大和街(海拉尔道)东头,购房设立电话局。十年后盖了三层的”电话大楼”。

图片来自天津邮电志

电话总局营业厅

请注意,这块地儿,现在属南开,那时是“华界”;对过,现在属和平,那时是日租界。

电话局,选址华界,有了面子;紧邻租界,又靠近了主要用户。

据1936年地图加工

结果,电话用户的发展,也看出哪有钱了:

1921年,在英租界(今烟台道、四川路附近)增设电话南局(3局),1926年,在意租界(今光复道)增设电话东局(4局),1929年,在河北月纬路设立电话北局(6局)。电话局内,设了2局和5局。

天津电话南局(选自王和平博客)

电话人工接线(选自王和平博客)

好可惜呀,到了1937年,日本人的大炮把电话局大楼给毁了!

不久,电话2局复建于河北路。

-4-

再说这块地儿的“中三十年”,咱只说一个字。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市内电话与长途电话分家,天津途电信局就建在了海拉尔道。

我有个叔伯姐姐,1965年支边去了云南耿马,那已是中缅边境。而且,这一去就是三年。

我的二娘,想闺女呀!可那个时候,去趟耿马,到了昆明,还要做三天三夜的汽车。

如果现在去耿马

怎么办?

最后想到了打途。

我领着去的,记得是滨江道、兴安路交口的那个邮电局。

这个邮局至今还在

登了记,等半天,柜台说已接通,你就得赶紧跑进一个小木屋。

小木屋仅容一个人,里边说什么,外面听不见。

-5-

那时,给外地打途,都是人工接线。

接线员在哪,海拉尔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样子(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别小看了接线员。

那个年头,打途,挺贵的,何况还要“加急”!老百姓有急事,顶多发个电报。一但狠了心打长途,谁不想尽快接通呀!

所以,接线可是个技术活儿。

长途电话人工接线(图片选自天津邮电志)

1952年,海拉尔道“电话大院”里,出了个全国劳模。一个21岁的姑娘,苦心钻研,总结出接线独门绝技,被命名为“郭秀云工作法”,向全国推广。

1953年,郭秀云上了杂志封面

如今,上海等地编纂地方史志,都不忘写入当时推广“郭秀云工作法”的情况。

狠抓这个典型的,是谁?

一个是时任邮电部长朱学范,签署嘉奖令,奖励四百万元(旧币,合新币四百元);

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立三,曾任党的主要负责人,当时执掌全国总工会。

全国同一时期推出的劳模,还有马恒昌、郝建秀等。

朱学范的嘉奖令

劳模,也会“老”。

二十几年后,我一温姓邻居发小,邮电学校毕业,成了郭的小同事。

那时,郭已离开接线台,成了邮电局工会副主席。“温发小”回忆,郭没有官架子,也不很少提劳模那一段儿,“就是一和蔼可亲的大姐”。

2009年,郭秀云接受天津日报记者采访

-6-

最近三十年,海拉尔道已改称荣吉大街。街东头这块地儿,咱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

这几十年,天津邮电几乎无时不移,无处不变,变得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最初,电话局是爷!

家里装电话?老百姓想都别想,不是钱不钱的事儿,那得有级别,工作需要!

1979年,我家有了电话,算是赶了个“特权”时代的尾巴。

那时的电话号码,还是五位数

有了电话又如何,拿什么往家里打电话,在家里,电话又打给谁。

家庭电话,更多的是个标签。

-7-

1987年以后,有钱就可以申请装电话了,好家伙,3450元的初装费,都挡不住申装大潮,想快点装上,您得找人。

于是,电码号码1993年升7位,1997年升8位。理论上,天津一千多万人,已有近亿部电话容量。

历史记住了这一刻

装电话,不交初装费了,更不用电话局找人了。

可那又怎样?

没过几年,连电话局都没了!

为嘛呢,电话可动了,现在叫手机,人手一机,形影不离!

-8-

说到天津动电话的兴起,又要回到海拉尔道,回到长途电信局。

1984年,天津建起电报大楼,长信局迁入南京路,海拉尔道,也悄悄更名荣吉大街。

此后十几年,长信业务由盛而衰。

与此同时,摩托罗拉带来了“大哥大”。

您家中还有”大哥大“吗

1993年,领导安排自己去搞多种经营,报社从电报大楼弄来几个“大哥大”,配给相关负责人。我记得,电话号码“9”打头,六位数,一个就要三万多呢。

1998年,海河边建起天津通大厦,天津长信局迁回荣吉大街(海拉尔道)。几经转制的长信局,2000年脱胎成为中国动天津分公司。

-9-

从天津电话局,到途电信局,再到天津通大厦,百余年的光阴,说没,也就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打你电话的一方不付费
吉林的街角:1954年以前,电报、电话与邮政并非一家单位
中国最早的电话局(中国之最)
老物件之我的第一部手机
112年前天津的电话月租是多少?
​中国通信发展史(二):电话在中国的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