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市井百态之澡堂
 2003-12-04 09:42 

  

  市井百态之澡堂金鸡未唱汤先暖红尘琐事只等闲清池洗龙泉通爽赛神仙。

  没钱下池塘,有钱进澡堂。天津卫三大澡堂,龙泉池、华清池和福仙池。跳进华清洗龙泉,清清爽爽赛神仙。成天人缠事扰尘蒙土裹烟熏火燎,扎在这池子里,热水儿舒舒服服一泡,泥一刮,皮松肉软,骨头节睁眼,汗毛孔喘气。所以天津卫人不叫“洗澡”,叫“泡澡”。

  小红灯笼高高挂云板丁当客早来

  天津旧时的澡堂子,在门前或院内高高挂个小红灯笼,作为澡堂的标识。另外,在院内或房顶上悬挂一块铁制的“云板”,每逢清早或中午池子换清水时(俗名“换池子”),必由伙计很有节奏地敲打一次“云板”,用这种“丁当丁当”之声唤醒附近人们,意思是告诉大家现在换清水了,快来洗澡吧。旧日澡堂门前都有副对联:“金鸡未唱汤先暖,云板轻敲客早来”,成为天津澡堂子专用的联语。

  在出现三大澡堂之前,早年天津的澡堂子规模很小,设备简单,大多分成里外屋,里屋洗澡,外屋存衣服。外屋没有给顾客预备可以躺卧歇息的床铺,只是在洗池外屋四周设有几条长板凳,供顾客们脱穿衣服和歇息。长板凳后边四周靠墙地方,各设有一长排像壁橱般的木格立式衣箱,每排分成若干个衣箱口,每个箱口前面各有提板,可以随意提上拉下。每位顾客各使用一个这样的衣箱,存放自己的衣物。

  旧时澡堂规模小七月十三小费高

  旧时,最小规模的澡堂,连业主带伙计不过三四个人。这类小澡堂,在某一地区只有这么一个,它的业主、伙计和来洗澡的顾客,都是这一方左邻右舍的人,而且非亲即友,关系密切。

  有一个节日,是农历七月十三,据说是“头发爷”罗祖的生日,旧日各澡堂在这天要摆设茶棚,邀请曲艺演员演唱,招待顾客欣赏,意在多争取些主顾。澡堂的茶房要在事先准备很多小包好茶叶,凡来洗澡的顾客都要送茶包。有些人是每天准去洗澡,早、中、晚各有一路主顾,对这样每日必来洗澡的常客更不例外。澡堂伙计也借着送茶叶向顾客要小费。客人在接受小包茶叶后,在临近七月十三这天前来洗澡时,要付给“看箱口的”茶房一两块钱,以示情谊,没有不给的,否则显着丢面子。这在天津也是一种习俗,小澡堂子的茶房平日不收小费,但每逢七月十三这个节日,要收进一笔可观的小费。

  坐在盆里随意泡送茶买饭服务好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出现了多处设备较好的新式澡堂,增添了床铺,供顾客们存放衣服和躺卧。有主顾上门了,伙计便殷勤地迎上去问他:“洗盆还是洗池?”盆是单人的,独自享受热水蒸气和空间,而池子则类似涮羊肉的锅子,大伙一齐涮,热闹却不大卫生。

  客人把衣服里里外外脱得精光,松开辫子,走进里间,打开水桶舀几勺热水放进大木盆里,一屁股坐下去,任由水把他托起,载浮载沉。没人催你,愿意泡多久就泡多久,口渴了,就张罗伙计送上一壶好茶,边喝边泡澡,足把皮肉泡软泡松泡红,再让伙计打进几桶热水,狠搓狠刷狠冲,出了盆子便是一身的清爽。

  有的顾客洗完了澡还要在床铺上睡一觉,想什么时候走,可以预先告知澡堂子里的伙计到时叫一声,这叫“叫醒”。澡堂还可以代顾客存放自用的毛巾和肥皂,给顾客捏脚、捶腿,甚至代顾客去外屯买饭菜。

  搓揉敲捶加捻按百式技法已失传

  泡澡泡舒服了,自己不想搓澡怎么办?自然有搓澡的师傅伺候着。堂子里,师傅用热水龙头将大木板床反复冲洗后,拿出一条雪白的厚厚的大浴巾,啪地一抖,就平平地展开在大木板床上了。客人四仰八叉地躺在硬硬的木床上,再在身上盖上一条浴巾,便开搓了。师傅拿着一条手巾一点儿一点儿地搓,搓了这点儿,搓那点儿,搓了这边儿,搓那边儿。顾客成了案板上的面,被搓澡的师傅给翻来覆去地搓呀揉呀敲呀捶呀擀呀按呀……一气搓下来,浑身那叫一个通透!

  天津卫澡堂子搓澡的分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扬州为主,搓澡的手法细腻,讲究手轻力匀,而且搓完澡按摩头部。北派以河北定兴、易县、涞水三县的人为主,搓澡讲究手把稳、劲头匀,功夫都在手劲儿上。搓完,身上不能青一块紫一块,要浑身通红。

  据说,搓澡的入道,必须认师傅。老一辈北派搓澡师傅讲究108法,也叫108式,但这些技法已经失传。由于搓澡是力气活儿,用行话说,卖的是胳膊。通常一个搓澡师一天搓三十多个活儿,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初期,天津澡堂营业出现了萧条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为吸引顾客,日租界旭街(今和平路)新旅社旁新园澡堂,首先试办男女“洗对盆”,即男女两人同在一个单间洗澡。刚开始时,只有日本男女洗,渐渐中国男女也有同去洗的。这事传开以后,如小白楼的天香池、张庄大桥的元兴池、南市玉清池、劝业场华清池等等,也都争相效尤,一律接待男女顾客“洗对盆”。

  澡堂子里,有一项不可或缺的服务项目———修脚,天津卫的名澡堂华清池在5年前已经不见了,但华清池修脚的师傅们却没有消失,他们搬了家,继续他们的修脚工作。

  稿源: 天津青年报   编辑: 刘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童年的故事一摞摞,童年的脚印一串串……
赤峰第一个澡堂子——华清池
天津地道的“澡堂子”都有哪些讲究?
【老照片】玉清池,能看话剧的澡堂
莫言创作谈
澡堂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