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世师表诞何日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9-07 09:50 【专题】天津设卫筑城600周年

天津建城600年历史文化篇·史海钩沉

  孔子的生日一向被认为是农历8月27日,但在1935年的一天,一个默默无闻之人竟发表文章提出———孔子生日应该是10月21日,农历8月27日是个错误的历史论定。他,就是天津的布衣学士刘坦。

  日前,刘坦的妹妹刘慧甡老人给打来电话,提供这一最新发现的线索……

  近代天津风起云涌,名家学者声名鹊起、享誉大江南北者不乏其人。但,却有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学者,穷尽一生追求,考据中国历史诸多经史子集,许多历史的无数谜团,在他的著作中一一解开。但,他的一生并不是在鲜花掌声中度过,而且,他的名字并不为人们、甚至是天津人熟知。但,他的贡献没有被历史遗忘。他,就是天津的布衣学士———刘坦(1910~1960)。

  由于家贫,刘坦9岁方才入私塾,随当地著名塾师王猩酋习读经史。1925年16岁时,迫于生计,不得不辍学,执教于小范口小学。对于失学,刘坦很痛心,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学业,他在《四十自纪》中写道:“民国十四年,年十六岁,自是失学,然于学问之道未敢或忘,迄十八年,数年之间,仍不断习为古文,茫昧以求之。”

  就是在“茫昧以求”中,刘坦在1935年发表了令国人瞠目的学术论断———一向被认为是孔子生日的农历8月27日,从历史考据中竟然是个错误,正确的孔子生日,刘坦推断出应该是10月21日(公历)。

  踏上考证路———研究孔子

  发现古书有失误

  刘坦的照片,被他现今80岁的妹妹刘慧甡一直保存着。“只剩下这一张了。”背有些微驼的老人轻声地告诉记者。在刘家不大的小院内,已经改为小块菜地的地方,就是刘坦当年著述立说的书房。在泥土修建的房屋里,昏暗的油灯旁,刘坦常常写到深夜。“哥哥当年专心于研究考据,生活上的事情全都交给了我,洗衣服、做饭、帮他寄书稿。”

  踏入历史考据研究的刘坦,并没有依从前人的典籍踏步不前。相反,他就前人未敢提出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这一话题,就从孔夫子的诞辰日开始。

  现今我们能见到较早的关于孔子诞辰的记载,无非是在《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和《史记》当中。

  《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都是对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的阐释,而《春秋》相传就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鲁国史整理修订而成。刘坦发现,不知为什么,公羊高和穀梁赤两位先生的阐释出现了矛盾,从而给后人留下了关于孔子诞辰的谜团。

  《春秋公羊传》云:“(鲁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春秋穀梁传》云:“(鲁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庚子,孔子生。”

  两者记载的年份虽然相同,都是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但前后却相差了一个月,前者为11月,后者为10月,竟又同为庚子日。可是,鲁襄公二十一年11月有庚子日吗?

  从这开始,刘坦开始了他的孔子诞辰考证之路。

  探求第一步———孔子寿数

  孔子寿数难确定

  刘坦开始探求孔子诞辰的第一步,首先从孔子寿数开始。在随后的研究中,他发现古书中对于孔子的寿数也是存在差异的。

  《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但以司马迁《史记》与《左传》中内容为基础的考证,却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认为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的后世学者认为,公羊高与穀梁赤两位先生生活年代距离孔子生活的年代相去未远,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圣人”的出生年月;但认定《史记》与《左传》记载正确的学者肯定,孔子寿活73岁,从孔子去世的鲁哀公十六年倒推73年,正好是鲁襄公22年。不过,这样一推算,刘坦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孔子寿活多少岁?

  如果孔子生于鲁襄公21年,但寿数是73岁,那么他的去世年代就不是鲁哀公十六年,而是鲁哀公十五年,与他去世年代记载明显有误。但如果孔子在鲁哀公十六年去世,那孔子的寿数就应该是74岁,而并非外界所传的“孔子寿活73岁”。

  如此互为矛盾的记载,即使到了最重实证的大史学家司马迁那里也无可奈何。无可奈何之际,那比岩石还坚硬的原则似乎松动了,于是就有了另起炉灶的观点———《史记·孔子世家》云:“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而孔子生。”“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551-479=72。生卒年不能吻合,忽而73岁,忽而72岁,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或许是出于对大师的偏爱,情感战胜了理智,一些后来的史学家每每在摇摇头之后,吞吞吐吐地说:“是虚岁或是周岁的不同认识吧。”

  对于孔子寿数的考问,刘坦也无法从史学资料中找到真正的答案,可贵的是,刘坦承认了这一点。

  探求第二步———孔子出生月

  孔子出生在10月

  暂且将孔子的出生年代放在一旁,刘坦继续向下追寻:孔子出生在几月。

  古代中国从很早就用干支纪日,即用10天干与12地支相配合,60日一循环,甲子是60日循环之首。历史学家通常都同意这样一个假定,就是中国的干支纪日几千年来从未间断过或错乱过。从干支纪日的简单排算就可以知道,9月庚戌朔,接着10月庚辰朔,接下去20天后就是庚子,而这个庚子只能出现在10月,整个11月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庚子的干支。

  《春秋》中的语句让争论再次升级,“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春秋公羊传》说“冬十月庚辰朔……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的记载显然是错的。也就是说,孔子的生日应该在10月。

  探求第三步———孔子生日

  孔子生日锁定10月21日

  既然记载孔子生辰的诸多问题已经明了,那么关于孔子生日的最后疑问应该解开。对于这一重大问题的定论,刘坦将定论的确切性看得至关重要,即使当时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之人。

  “那会儿他(刘坦)没黑没白地写东西,有时让我给外面的人寄些信,有时出门到市里找学者请教。有人给他回信,他都要马上拆开阅读。但他做学问我也插不上手,只能从他的表情上判断是否有了进展。”刘慧甡告诉记者。

  刘坦集中精力去解读《春秋穀梁传》,他以“(鲁襄公)二十有一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庚子,孔子生”为出发点向前走,第一个难题是:

  十月庚子这一天是公历的几月几日?这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不但春秋时代历法中的正月相当于现今夏历几月目前没有定论,就是公历也只有在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后才有效。以往的那些错误结论,不少是因为忽视了历法的这种不统一性。

  《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即使对于孔子出生月份有不同的记载,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天文现象———“日有食之”。日食是非常罕见的天象,一般不会出现错记漏记的情况。尤其令人振奋的是,日食又是可以精确回推计算的天象,它完全可以成为解决孔子诞辰问题的科学坐标。在《春秋》242年的记载中,共记了37次日食,用现代天体力学方法回推验证,其中大部分都真实准确。

  经过推算,鲁襄公二十一年的冬十月庚子,恰好是公历10月21日;此外,经过公历与农历对照推算,那一年的公历10月21日肯定不是农历8月27日,因此,以农历8月27日作为孔子诞辰日是不精确的。由此刘坦提出,公历的10月21日,与《春秋穀梁传》记载的日期完全一致,并且比其他的说法更具科学性。因此,公历10月21日这天应该是孔子的生日,而不是大家所认为的农历8月27日。

  发表这一见解时,正好是尊孔的高潮,刘坦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社会极大轰动。或许因为刘坦只是一介草民,这一观点经过一阵小高潮的讨论之后,并没有改变人们祭孔的习惯。直到今日,农历8月27日仍被视为孔子的诞辰日。

  布衣学士

  淡泊终生

  1954年,刘坦重新修订了《史记纪年考》与《史记系年考》,同年,针对日本新城新藏博士的论著《东洋天文学史研究》(1933年中华学艺社出版),着手撰写了《论星岁纪年》。刘坦认为新城氏《学史》的立论与结论,附会多于考据,想象浮于现实。该作共分九章28节,详细地讨论了星岁太岁纪年法、颛顼历纪年法、殷历纪年法、太初历纪年法、三统历纪年法及今日干支纪年法之渊源诸问题,列出一些重要历史纪年,如秦八年、汉元年、太初元年、初元二年、建武三十年等在星岁纪年法中的对应点。

  新城新藏博士对刘坦的研究成果深表折服,并函约与其会面。1956年秋,刘坦应邀参加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年会,受到周总理和郭沫若院长的接见。郭沫若说:“世界上研究星岁纪年的人屈指可数,祝你取得更大成绩。”并希望他留京搞研究,被刘坦婉言谢绝。

  其后的刘坦又回到了家乡,继续自己布衣学士的清贫生活,每日粗茶淡饭。刘慧甡说:“我哥哥常说,一天三个窝窝头,一小块咸菜,有一毛钱就够了。我哥哥将出书、发表文章得到的稿费几乎全部买了各种史书,在生活上却不舍得乱花一分钱。由于长期营养不良,身体一直不太好。”1958年春,刘坦患肺结核,仍致力著述《三皇五帝考》,1960年辞世时,枕下还放着未完成的手稿。

  新编史记别而录之

  在考证孔子诞辰之前,刘坦已经潜心研究《史记》的新式方法。天津图书馆古籍文献部的李国庆与张磊两位研究人员在整理刘坦生前书目时,又一次发现了他的几部重要手稿著作。

  据张磊介绍,1930年,刘坦从“茫昧以求”的状态逐步走向史籍考证,为了方便考证,他将一些史籍的原有体例拆散,以人物、事物为单位,重新编辑,名为“别录”,取其“别而录之”之意。如《史记别录》,当读者需查询某人或某事的资料时,只须按部寻检,所有史料,尽呈眼前。另外,在重新编辑的过程中,原书中同一人物、同一事物记载的分歧之处一目了然,其作用颇似本校。自1931年至1952年,刘坦共编辑别录40余种,其中体例最完备、篇卷最繁重、成就最高的当数《史记别录》。该书自1932年着手编辑,至1940年缮成,将《史记》中涉及的人物,哪怕只言片语囊括无余,总计4566条。

  1936年,刘坦撰写了《史记纪年考》,此时《史记别录》虽未杀青,但在应用上已取得了成功。《史记纪年考》以《别录》为依据,对《史记》所载历代帝王或列国诸侯,自即位至崩薨的在位之年详加考证(孔子诞辰考据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该书共分三卷,第一卷详列《史记》原书的纪年分歧之处;第二卷对分歧之处进行考证;第三卷在考证的基础上推算出正确的干支纪年,并与诸侯纪年相对照。该书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刘坦著作行世的惟一一部,它的出版引起学界的关注,史学家陈垣先生致函相贺。

  《史记纪年考》是刘坦由考证而深入至年代学研究的一个转折点。1940年刘坦又着手撰写了《史记系年考》,原定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不料刘坦旧疾复发,书稿稽延数年,至1946年才脱稿,最终以稿本存世。该书对《史记》中所记载的帝王或诸侯逐年所有的大事予以考证,共四卷,分为五帝、夏、商、周、秦、汉及鲁、齐、晋、楚、宋、卫等诸系年考,其史学价值及独特的纂述方法足资年代学者参考。(黄卫)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刘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浅释
春秋》 简介
通过天文学推算孔子生日应是10月9日
【余觉中:孔子生卒年月日考辨】
孔子的生年
南昌海昏侯墓中开口:孔子的生日我说了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