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顶级穿越徒步路线:鳌太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鳌太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依然没有路。

因为没有路,多年来许许多多的驴友进了鳌太就再没有走出来。

人的一生,

需要面对困难的勇气,更要有度过困难的智慧,

有些苦痛必然会经历,有些事情当然也会过去。

但有些路,没有捷径。


“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



路线概况


鳌太路线是陕西户外最艰险的一条路线,海拔最高处拔仙台3767米,途中将翻越太白山主峰拔仙台、鳌山顶点导航架、梁一、二、三峰等10余座高山。由于此处是南北分界线,气候极为多变,常会遇到浓雾、暴雨等的突然而至,导致迷路、意外受伤甚至山难。另外,行进中需要攀爬多个石海,有时水源也较难找到。许多山友都表示“穿越强度和难度不亚于狼塔和夏特等路线。”


从鳌太等高线图上看,路线就像一条龙脊。图片来源:doyouhike.net上穗-丛林的《鳌太日记:9月初秋,从两人到四人的鳌太圆梦之旅》


穿越鳌太,起点为太白县山脚(也称龙尾,1740米),上升至鳌山导航架(3475米),经太白梁(3523米)最终到太白山主峰拔仙台(龙首,3767米),一般需要5-7天左右。每年5-10月是穿越时间,其中以6月和9月为最佳。


目前鳌太穿越已开发出多条路线:首先有两个方向上山,分别为北线(太白县塘口村1730M),或从南线(黄柏源经23KM,2245M)上山。行至鳌山大梁后,沿山脊一直向东,经飞机梁、金字塔到达东跑马梁上拔仙台后,又有三个选择下山,分别为北下鹦哥,东北下下板寺、汤峪,南下铁甲树、厚畛子;若不上拔仙台,则可经老庙子下都督门,再回到厚畛子。


现有鳌太线的穿越图。图片制作:汉堡


穿越路书


D1:西安—塘口村(1750m)—火烧坡—2900营地—盆景园营地(3150m)

早7:00冰岩办公室集合出发,11:00到达塘口村,简单休整,午餐;12:00开始登山,一路拔高,15:30到达火烧坡,16:30到达2900营地,18:30到达盆景园营地扎营。

背包君提示:火烧坡—2900营地有流水,盆景园营地季节性泉水。


D2:盆景园营地(3150m)---鳌山大梁---导航架(3475m)---药王洞(3361m)---麦秸岭(3500m)---水窝子营地(3100m)

早6:30起床,早餐;8:00拔营出发,缓慢拔高,10:00到达导航架,合影,拍照;沿鳌山大梁向东前行,12:00到达药王洞,午餐;13:00出发,缓慢拔高1小时,横切荞麦梁,16:00到达水窝子营地,扎营。

背包君提示:药王洞有水源,水窝子有流动泉水 




D3:水窝子营地(3100m)—飞机梁(3481m)---梁1峰---梁2峰---梁3峰---2800(小石河)营地

早6:30起床,早餐;8:00拔营出发,沿石海翻越飞机梁,然后急剧下行,横切梁1峰,11:30在梁2垭口,午餐。12:00出发,翻越梁2峰,梁3峰-,一路下行,16:00到达小石河营地,扎营。 

背包君提示:小石河营地有流动泉水


D4:2800(小石河)营地---塔1峰---塔2峰---西塬营地(3200m)

早6:30起床,早餐;8:00拔营出发,进入松林,一路拔高,10:00到达南天门,开始横切塔1峰,12:00到达塔2峰垭口,午餐;途中反复上下石海,然后横切塔2峰,16:00到达西塬营地,扎营。 

背包君提示:西塬营地季节性水源(一般7—8月有水,其他季节一般没有水)过了金字塔2,途中有一处季节性水源,可在此补水源



D5:西塬营地(3200m)--大太白梁(九重天3520m)—大石河(3174m)---东塬---万仙阵(3564m)—雷公庙(3533m)---东跑马梁---拔仙台(3767.2m)---大爷海(3590m)—大文公庙接待站(3495m)

早6:00起床,早餐;7:00拔营出发,直接拔高,沿石海垂直向上,2小时,到达大太白梁顶,一路下行,11:00到达大石河,午餐;11:30出发,沿林间小路上行,最后穿过草甸,13:30到达万仙阵,进入跑马梁,一路路线清晰,可以随意驰骋,16:30到大爷海,登顶拔仙台,18:30到达大文公庙,夜宿接待站。 

背包君提示:大石河有流水,跑马梁无水源,大爷海和文公庙水源丰富。


D6:大文公庙(3495m)—放羊寺(3100m)-明星寺(2950m)--平安寺(2780m)--羊皮沟(800m)—鹦鸽镇—西安

早6:00起床,早餐;7:00出发,一路下行,9:00到放羊是寺,10:30到明星寺,经过五上五下,12:30到平安寺,午餐;沿羊皮沟继续下行,17:00到达鹦鸽镇乘车返回西安,20:30回到西安结束活动。

背包君提示:明星寺和平安寺有水源,羊皮沟有溪水。


“顶级”探险级路线:鳌太


如果只是太白山,放4天的行程,可以说每天都能领略到不同的迤逦风光,是一条极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公园。而挂上了鳌山则路线陡然增加了数十公里,并且这数十公里走起来是相当的艰辛。


由于海拔2500以上就开始了灌木以及第四纪冰川遗址,所以但凡走个梁必离不开石海的阻挠。而东西二塬走起来又极少遮蔽,敞开的广阔却带来无尽的烦恼。走梁是公认的捷径而没水又是走梁所必须面对的事情。看着绿油油的生机盎然,却撅地三尺不见水源。再加上荞麦梁,耸立山峰,但凡无攀登经验之人,如果不知道腿法比胳膊更重要的,很可能就挂在梁山无法动弹,而身下则是深渊万丈。再加上太白山脉是我国东半壁最高山峰气流活动及其多变,尤其是山梁上风口众多,比较著名的是大、小文公庙风力较大时帐篷基本无法搭建。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跑马梁、以及东西塬也是巨大的风口。尤其是少有湿润天气,下午一过4点,起风必然伴随着大雾。从而形成太白山脉最大的杀手,'风雨雾'齐发,即有风2人相隔即便只有1米也听不到相互之间的喊话,有雨,持续的牛毛细雨,别说什么gore-tex,只要持续1天,自身出汗加上外面的高湿度,什么羽绒睡袋,防水袋只要打开统统失效。起雾眼前就像得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清楚,地形地势完全屏蔽GPS导航。几乎成为盲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员走丢,或者彼此之间链接中断,领队的经验以及物资分配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鳌太不是常规旅游线路,应该被归类为探险级线路,因为无人区长度很长,并且全部很大一部分在大石头上行走。并且救援只有特定的几条沟可以上去。较长的时间攀爬再加上长期的肌肉疲劳,在第四纪冰川遗址上脚打滑或者是平衡不到位很容易崴脚或者是骨折。



所以鳌太的风险并不能定义为,鳌山+太白山,这样的评判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由于时间增加所造成的负重、肌肉劳损、装备的破损、人员长期滞留户外的身体不适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注意的,而且团队但凡有一人受伤,团队的救援以及下撤均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东塬和西塬。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走的路线,而团队内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能力以及团队意识,有完全的独立重装穿越的能力和经验,一个短板就很可能导致一个团队的集体失败。


鳌太路线可用水源地汇总


1、到达2900营地以前,每走一段的路中间都有小溪穿过,可以取水。


2、 里面坡(当地人称谓):是2900营地前行半小时的一个备用营地(鲜少有人扎营),水源在道路左前方100米处,水量很大。


3、 盆景园:道路右手边500米处,此处树木茂盛,地势略低。水源水量不大,但水质很好。


4、白起庙:从塘口上山和苗圃上山的交汇点,水源需向苗圃方向(西北方向有路通苗圃)行走10分钟左右,是泉水,且量大。


5、导航架:周围就有很多石头下边有水源,但大多为死水。流动水源在导航架向西跑马梁方向左前方,离导航架约10分钟路程,是很大的一片水泽地,水量充沛。


6、药王庙:四周大石头下有水源,但有多篇行记提到喝了后上吐下泄。此处优质水源在道路左手边的低谷内,此处是个沼泽地,有流动水源。具体行路为:从药王庙向前走,大石头结束后左转,看到向下的斜坡后直接下切,围着石头左转,看到一个明显的土坎,下面就是沼泽地。


7、水窝子营地:水源在道路右边的大石头下,可直饮,水质清冽。如在寒冷季节,还可以看到热气上冒,较易发现。


8、2800营地:水源在右手边偏上的位置,有水沟形成地表水流动,水质清洁。


9、西塬垭口:水源在还没到西塬前的一个垭口处(离西塬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在路右手边大石头下方,有一泡池水,属非季节性的水源,稍留意就不会错过。此处也是2800营地与东塬之间的取水点。


10、东塬:此处相对低洼,水源很多,但不算很卫生,尽量不要直饮。好的水源在离东塬营地100米左右,道路右手边一块巨石的下方右侧水池。从此处开始,水源渐多,饮水可不愁。

(以上信息来源:shimengren.com上laolv的《鳌太穿越攻略》 )


装备清单


1、羽绒睡袋。这没有商量,夏天也是如此。睡袋温标要根据出行的月份来具体选择,一般会参考理论数值,记着这里没有算风寒效应,所以实际准备来说应该比理论更具保暖性。万一你没有按计划走到避风口,遇到大风或者大雪天气,就得就地找避风的地方扎营,并且越快越好。



2、头灯。专业来说 ,一日徒步线路也必带头灯,何况这种顶级强线,出发之前头灯一定要满电,并且一定要优良级,别随便拿个就充数,山里不是平地,鳌太更多的是兽道,一旦需要走夜路,你就会知道,这东西是多么的重要。电筒?别逗了,你左手拿着电筒,一只右手能干嘛,烧个水不还得扶着锅。


3、雨披。极其重要,一定要专业的户外雨披,结实,耐磨,足够你过丛林,爬石海,经得住绝对撕扯,再顶级的冲锋衣防雨性能都一定比不过雨披,如果你不幸被雨全身淋湿,那就不是冷着冻着这么简单了,一旦失温,很可能带你走向绝路。


4、羽绒制品。充绒羽绒服,羽绒裤 羽绒手套(根据时间可选择)。即使是盛夏的鳌太,羽绒服也一定要带,别觉得这些是开玩笑,因为秦岭的太白梁是中国东半壁的守门员,很多时候下午3点就会发生大风大雨大雾天气,而且来势极快。如果没有羽绒装备,别说冻僵,失温都是常有的,很多人就是准备的不充分,因为失温远离人世。


5、保温壶。一旦进入低温状态,3加仑的热水摄入才会使你的体温升高一度。一般户外携带的都是1L的保温壶,也就4个人作为一个小团队,4瓶水勉强能制止一个人失温。所以你最好别失温,否则理论上大家的水都给你也很难挽回。



6、防风头套。俗称打劫帽。可以防风,作为最基本的穿着。人类运动中头部丧失的热量占到身体的45%,而脖子,胸部,腋下均是最容易被风带走体温的地方,往往是顺着领子灌下去的。而一个头套可以把下围放在绒衣里,达到一体的效果,不会漏风。


7、登山排汗袜 备用袜子。一定要准备至少两双排汗袜,这样就保证了在你湿了袜子的情况,还有一双备用的可以换,袜子和登山鞋提前磨合也很有必要。


8、冰雪用具。根据经验,每年6-9月,冰爪可能用不到,其他时间冰爪是一定要带的,除了积雪,梁上有不少地方会是亮冰区;别说你的鞋多高档,别说你的裤子带雪套。只要你不是全雪套的鞋,都加上这个,因为袜子湿了是可能要命的。


9、登山双杖。重装徒步必备,不仅减轻重装背负对自身膝盖的压力,而且会帮助你节省很多力气,尤其是在兽道某处,没有任何支撑物可以借助,手杖就会帮你很多。


10、排汗内衣。失温的一个很大的杀手就是内衣湿透,内衣湿了持续带走体温不说,光湿衣物的摩擦就够受的,所以,切忌棉质内衣。


11、能量棒。这玩意实在是难吃,但是它再冷还是胶体,可以立马被身体吸收。而什么士力架、巧克力,奶糖,在极冷的状况下会变成“棒冰”,融化的过程极为缓慢,还浪费你的体液和能量。



12、足够的燃气。有些人不了解,还指望在鳌太生火、贝爷都做不到的事情,你确定可以?即使一罐长气一把喷枪,阴雨天下点不着火是完全可能的,长时间重装行走,热汤热水是很必要的,所以,老老实实带足燃气。


13、资深向导。GPS,别搞笑了,真遇上大风大雾,能见度立马下降到10米以内,再高端的GPS都是浮云,曾经就有人,就是因为起雾太快,大意了,最后找不到背包失温而永别了。即使有向导和领队,也不要逞强玩什么个人主义,自然是你征服不了的,老老实实跟你的团队呆在一起,莫要分散,即使不小心分散了,在辨不清方向的情况下最好留在原地呼救。


14、防风绳以及各种型号的地钉。太白梁上刮跑帐篷是年年上演,帐篷搭的不科学,或者在迎风面开门是罪魁祸首。一般来说只要把防风绳完全固定好,几个帐篷连接在一起,还是可以很好的起到固定效果的。在这里要说的着重是地钉,地钉根据用途不同有多种形式的,有三角的有细小的,在雪地、冻土,均有不同的作用,并且一定记着你是多天行进,地钉冻在地面上的事情经常有。拿不走的时候会对未来几天的行程带来极大的隐患,所以地钉一定慎带。


15、太阳镜。可以有效的防止雪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鳌太穿越攻略
五天独穿壮丽鳌太
终极挑战 | 2017鳌太穿越 6日重装徒步
走过鳌太--(非常详细极具借鉴价值)
【山野部落】2018 全年鳌太穿越计划(更新)
鳌太穿越,春夏秋冬全视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