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到底怎么选专业?要看前景,也要看“钱”景!(最全助攻)

随着各地高考陆续出分,选专业、报志愿也成了一门学问。有人按未来规划、职业前景、个性兴趣来选,也有人根据院校类型、地域和录取分数来分。

每一年,考生们都面临着学校、专业和城市之间的选择。学校象征着门槛,专业会影响职业,城市更是决定招生名额、实习和就业的情况。无论城市、地域、专业、院校这几个在考生心中如何排序,还是要依据自己的分数和省内名次、大学招生情况而定的,有些专业甚至还要看一眼学费能否承担得起。

本文单拎出“专业”看一看,有哪些专业含金量较高,未来几年值得选择。

早在高考结束那几天,就有一条#高考十大热搜专业#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短短一天的阅读量达1.3亿。

数据显示,2020年十大热搜专业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大数据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学前教育、临床医学专业,相关搜索同比上涨164%。

(图片来源:央视频)

甚至还有热心网友发起了投票和讨论:高考结束不要报什么专业……

作为过来人表示,虽然大学里学的专业并不代表未来从事这个行业,但或多或少会有影响。(小编大学就读于上海某财经院校,除了平时专业课略有不同,毕业后大部分人都进了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好一点读个研究生或海归回来后进投行、券商,至于四年前选的什么专业,都不重要……)

不过,对于部分专业性较强的学科来说,院校、专业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至于哪些专业含金量高,不妨看一看历年的就业数据。

7月10日,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公司跟踪撰写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也发布了,报告的研究对象为毕业半年后(2019届)、三年后(2016届)和五年后(2014届)的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该报告自2009年首度发布以来,至今已是第12次发布。

报告显示,2019届本科毕业生月入5440元,本科计算机类、高职铁道运输类专业领跑薪酬榜。具体来说,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本科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2019届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858元、6145元、5899元;铁道运输类、计算机类、水上运输类等高职专业毕业生薪资较高,2019届平均月收入分别为5109元、4883元、4763元。

月收入前10专业类▼

本科、高职“绿牌”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连续绿牌说明相关专业就业优势具有持续性。)

同时,2020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绘画、音乐表演、法学、应用心理学、化学。▼

那么从具体专业来看:

人文社科类:教育行业是主要方向

(注:“人文”包括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本科学科门类。)

从数据来看,教育行业是人文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或许与近年来教育行业不断发展,专业人才需求极速上升有关。

2019届本科毕业生人数较多的人文专业类中,外国语言文学类以5336元位居月收入榜首,其次是设计学类(5137元)和中国语言文学类(5050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方面,教育学类专业同样高居榜首,将近九成毕业生(89%)能够学以致用。

教育学类毕业生的月收入并不抢眼,大部分地区教师的工资也比不上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收入多少并非决定就业质量的唯一因素。毕竟如果是学校有编制的教师,每年还有寒暑假,相对稳定,是许多考生的首选。

理工类:计算机仍是王者

毕业生人数较多的10个理工专业类中,计算机类专业就业质量综合较高,月收入(6858元)、就业满意度(71%)、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7%)均位居各项指标榜的前三位。

在就业方面,除了IT行业等计算机类毕业生“理所当然”的就业去向外,随着在线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或将持续增长。此外,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专业月收入也较高,分别为6145元和5899元。数学类则位居就业满意度之首(76%)。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比例最高的是土木类,为88%。

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和城镇私营单位分行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9年,员工平均年薪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4万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5万元),金融业(13.14万元),其薪酬水平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8倍、1.47倍和1.45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表:中国青年报 张力友)

2015年的时候,就有许多文章讨论:计算机还能火多久?没想到5年后的今天,计算机仍是王者。

今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报告显示,从期望就业行业来看,毕业生也更倾向于新经济行业就业。

具体来看,期望就职于IT/通信/电子/互联网、文化/传媒/娱乐/体育、商业服务(咨询/财会/法律/广告)、金融业等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25.1%、10.7%、9.2%和8.1%。

这些行业主要为新经济行业,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与当下新一代求职者择业需求相契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几乎所有行业都要和计算机紧密相连,也会有更多重复性劳动被自动化系统取代。所以,与其考虑一个行业会火多久,不如看一看未来的行业格局究竟是什么样的。

不难发现,伴随人工智能、5G通信等高新技术迅速发展,IT、互联网相关专业人才需求旺盛,相关工作收入与满意度也普遍较高。大数据、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也连续多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其中,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同时,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数据中心,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商科:金融业人均薪资最高

报告显示,金融学类专业在月收入(5638元)和就业满意度(67%)方面优势明显。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整体就业质量较高,月收入(5625元)、就业满意度(68%)、工作与专业相关度(78%)排名均靠前。金融人员、财务/审计/税务/统计人员都是商科类专业毕业生从事较多的工作岗位。

在A股的各大行业中,金融行业的人均薪资也是最高的。Wind数据显示,2019年非银金融行业以及银行业的人均年薪分别为42.09万元和39.93万元,分别位列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的第一、第二名。

人均年薪水平排在第三至第五名的企业分别是房地产、传媒和采掘行业,人均年薪分别为22.95万元、22.31万元、21.03万元。近年来被视为高薪行业的信息技术行业,2019年,计算机行业、通信行业、电子行业的人均薪资分别为20.57万元、16.18万元、15.31万元。

虽然A股人均年薪数据存在无法反映全貌,也有腾讯、阿里、华为等行业龙头公司并未登陆A股,仍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想要实现“年薪百万”的梦想,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钢铁、电子以及建筑材料等行业抱有较大的希望。

新一线城市成为热门选择

除了院校和专业外,地域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以财经类专业为例,京沪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是首选,清北复交人大、两财一贸也大多居于此地。交通发达、经济水平较高,就业机会也多。同样财经院校专业毕业,如果留在北上广深,可以去银行、四大、互联网公司,或是企业做财会等多种选择,如果回到三、四线城市,基本只剩下公务员和银行两个方向。所以,考生在城市的选择上,非常重要。

报告显示,“新一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从期望就业城市来看,一线、新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成为毕业生首要选择。具体来看,期望去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西安、重庆、郑州等城市就业的学生比例最高,这些城市的知名企业数量及就业机会较多,同时人才竞争也相对激烈。

2019届大学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最高(本科:25.8%,高职:22.9%),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本科:21%,高职:20.4%)。从城市分级看,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2%上升到2019届的26%,而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从2015届的26%下降至2019届的20%。

在就业区域方面,泛珠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洲、泛渤海湾三大区域经济体是数字化人才的主要就业地。2019届从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和计算机与数据处理类职业的本科生中,在这三大区域经济体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9.7%、27.5%、19%。在就业城市类型方面,有74%的数字化人才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就业

根据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布的《2020二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二季度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行业前三甲依然是互联网、IT、在线教育,贸易/进出口行业出现“假性升高”的现象。本季度城市人才吸引力位次也出现了洗牌,广州第一次跃居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榜单首位,武汉人才吸引力回归前十。


(执行主编:陈悦;责任编辑:俞骎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丨哪个专业最好就业?哪个专业工资最高?
就业蓝皮书:计算机类专业领跑薪酬榜 法学专业被亮“红牌”
高考志愿:最有“钱景”专业变了!工资上涨93%!
即将上专科的专科生,学什么专业比较吃香?
高考生:大学不打算考研,可报考的6类大学专业,本科就业率也挺高
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