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康美药业一家中药业的“阿里巴巴”优质公司
  十点价值股 分析的第 8 家公司
  一家中药饮品企业,经过几年的布局发展成了一家平台型的药品贸易公司,近几年的数据表明转型已经取得成功,可以说目前1100亿元市值(合计170亿美金),相对于盈利总额和未来想象空间,才刚刚起步。
  2001年3月19日上市到2017年12月29日,总计17年不到点时间(见下图),总回报高达26倍多,也就是2626%,平均一年收益高达1.5倍,年复合收益率21%,也算超级牛股。尤其是2005年后成长特别快,每一年的阴线都伴随着来年的大暴涨。2008年(2009年暴涨138%)、2011年(2012年涨20%,但次年2013年大盘大跌的情况,它也暴涨了44%)、2014年(2015年暴涨126%),每一年的年度下跌如果买入,次年都是超高收益,说明公司业绩支撑股价长期上涨没有任何问题。
  我们还是从十大方面来全面评测,用数据说话:
  1、有竞争力的公司。
  一家企业赚钱无非是提供产品,或提供服务,或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提供产品,这个太好理解,比如贵州茅台就是卖给我们酒喝的,格力电器就是卖给我们空调的;提供服务呢,也不难理解,比如城市闹区里的停车场,你停车他给你提供地方,然后他“坐地收钱”,自己认为这实在就是一个赚钱太TM容易的商业模式,因为现在在城市里这个钱太好赚了!在互联网时代,马云的阿里巴巴,自己认为,也有点这种停车场似的生意模式,我给你提供一个平台,你开店,我提供服务,然后我利用这个平台服务“坐地收钱”,要不人家马云一跃而成为全国首富呢!
  当然,如果对一家企业真的如以上说的,这么好读懂其商业模式,那投资就是太轻松容易的事情了。不过,事实上当我们面对一家企业之时,实际上有的企业的商业模式并不是这么好容易理解的。康美药业表面一看其生意是打着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愰子”,似乎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在做,它卖中药饮片、做中药材贸易批发业务、投资于中药材源头种植、建设中药材市场、建设中医医院、参与药房托管、还做点西药、直销健康产品,还搞中药材大数据、中药材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台等等。康美药业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公司是在打造中药全产业链布局。不错,“公司践行中药全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在全国各地投资构建了上至DAP药材种植、药材流通交易、专业市场管理,下至生产研发、产品销售、药房托管和医疗服务等中药综合业务集群。”然而,如果这样看待这家企业,自己认为,又有点过于简单。康美药业这些年,在资本市场已经融资一百几十个亿,这是一家通过资本市场这个杠杆做大做强自己的典范!且看它这几年的发展布局,一是从实体上(线下),布局建设全国主要的中药材市场。中药材市场全国布局,仓储配送体系覆盖全国。公司已拥有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广东普宁中药材市场,正在建设普宁中药城、甘肃陇西、青海西宁、广西玉林等中药材市场,实现了全国主要区域的布局。公司通过整合物流、仓储基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铺展物流网络建设,形成现在的中药材流通立体网络平台。二是从线上,它正式发布了“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这是目前我国首个由民营企业编制的国家级中药材价值指数,且其国内、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同时,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e  药谷)上线运行,运营到2014年底,总上市品种达到 20 个。健康云平台项目已启动,旗下康美商城(B2C平台)也已上线运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O2O)的中药材交易平台'康美中药城上线运行。最近,见有报道说,康美的“当家人”马兴田表示将探索以中医药产品与服务为特色的国际化中药电子商业模式。如此,看来,未来的康美药业是不是想将这一线上与线下的蛋糕“通吃”?如果这事做好了,再辅之以其中药的全国全产业链、资源性的布局,自己认为,对于同行业来说,康美完全可以说:试看天下谁能敌?!2013年年报之时,公司曾经提出,“要实现由供应商到服务商角色的转变”。服务商的角色,自然是要包括线上与线下的。在我看来,这或许是康美药业目前为未来做的最大的一个布局!而这种商业模式做好了,是不是也有那种“坐地收钱”的感觉?未来会不会是中药界的阿里巴巴?
  还有人才的竞争力:一家企业来讲,是英雄创造历史。然而若想让这些英雄们发挥出其最大的潜力与潜能,其中的制度建设更为关键。有时,我们并不是缺少人才,反而是缺少让英才辈出、奋进的制度建设与激励机制。康美药业作为民营企业,从一出生便具有民营企业特有的灵活、高效、创新、务实的特征,加之股权激励等激励制度建设,相信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上,将来会有大的作为。2017年净利突破40亿,如果保持现有的增速不变,在未来可以预见的五六年之内,其实现净利100亿,自己认为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奢想。这一条完全符合。
  2、产品单一,主营业务占比高。康美药业是一家中药全产业链公司,从上游的中药材种植与资源整合,中游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中药材贸易,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保健食品、化学药品的生产与销售,现代医药物流系统,下游的集医疗机构资源、药房托管、OTC零售、连锁药店、直销、医药电商、移动医疗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营销网络,中医药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和业务体系已形成,产业资源优势突出。他最值钱的就是销售渠道,公司与全国范围的2,000余家医疗机构以及约15万家连锁药店建立了深度业务合作关系,市场营销布局全国;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建设,开设全国“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相结合的综合型医药贸易服务平台——康美药业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发布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公司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卫计委批准为中药信息化医疗服务平台试点单位和网络医院,设置网络医院、康美医药网、康美中药网、康美健康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设立了分(子)公司和办事处,形成了集医院销售、OTC、西药批发与配送、零售、连锁药店一体。
  康美药业主营业务清晰,主要是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和药品贸易三块,尤其是药材、药品贸易占了其主营业务的61%,绝对的产品(或者业务)单一。同时地区销售不均衡,最高的华南是最低的西南区的将近10倍,所以市场潜力巨大。产品单一,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高,这一条完全符合。
  3、低投入,高产出的公司。
  据公司自身的披露,其拥有国内唯一的中药饮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中药饮片标准重点实验室、建成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 100 多项发明专利。但从结果上来看,公司的研发竞争力仅体现在其参与国家中药饮片标准的制定和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实施中药饮片小包装和色标管理,这些更多的是依靠公司的行业地位、规模优势以及其按照 GMP 标准进行的严格的质量管理所获得的,而非科研实力。结合公司历年来的研发投入占比都很低且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可以看出作为中药全产业链运营的企业,不同于以首仿和创新为核心的制剂企业,研发对公司来说并不是获取竞争力的关,更多的是以获取资源和产品质量控制为主。未来公司不断向向医院、大健康以及保健食品等领域转型,更倾向于消费品属性,对营销能力的提升或许更加重要。
  2017年上半年营业成本93.22亿,同比79.88亿,增长16.70%。成本增长小于收入增长速度。销售费用3.11亿,同比2.84亿,增长9.55%,或0.27亿。销售费用率23.45%,同比25.35%,减少1.9个百分点。公司销售费用的控制还是很严格的。管理费用5.84亿,同比4.36亿,增长34.00%,或1.48亿。管理费用率4.40%,同比3.89%,增长0.51个百分点。随着公司摊子越铺越大,管理费用的适当提高也顺理成章。总体研发投入占比销售收入的0.3-0.6%,比例较低,属于低投入高产出,完全符合这一条。
  4、利润总额高,盈利确定性高的公司。康美药业历年的业绩情况如下:
  年利润近12年来年年正收益,而且保持高增长,净利率增长率保持在20-70%之间,可以说高速增长,从2005年的7264万增长到2016年的33.4亿元,2017年的最新数据突破40亿,增长了将近40倍,其中2006到2009年,连续4年保持超高速增长。利润总额超过40亿,绝对是超高利润的公司,而且高增长,盈利确定性也非常高,双高完全符合这一条。
  截至2018-04-05,6个月以内共有 9 家机构对康美药业的2017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17年每股收益 0.82 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2.94%, 预测2017年净利润 40.67 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21.75%。2018年的盈利预期是49亿,2019年的盈利预期是60亿。
  5、净资产收益率高的公司。
  2005年到2016年12年时间,康美药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基本稳定在10%以上,不能算高,但是也不低,尤其近几年2015年超过18%,2016年将近15%,也算是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公司,这一条基本符合。
  6、高毛利率的公司。
  作为一家销售为主的公司,主营业务的销售毛利率超过25%,而且长期处于高位,并且还在上升,2010年毛利率高达36.5%,2016年的29.9%。能够长期维持高毛利必须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所以这又给未来业绩增加了确定性,这说明公司的竞争护城河非常深了,所以这一条也是完全符合。
  康美药业的销售净利率也保持稳定在15%,说明企业管理稳定,25%的销售毛利率的基础上,能够做到15%的销售净利率,也是非常出色的数据表现。
  康美商业的优势,不但体现在规模上,而且更体现在稳定的毛利率上。他不需要靠价格战来抢市场,而应该是它对产业链的各方面都进行了有效地延伸和控制的结果。渠道优势和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康美成功的基础。
  7、应收款少、预收款多的公司。
  2016年营业总收入达到216亿,应收款30亿元,总体处于健康的流动应收款,而且随着每年的收入增长,同步应收款增长,没有出现明显的大面积坏账,企业运行良好。
  2016年康美药业获得7亿多预付款,说明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话语权,能够先收定金。
  股东权益稳步增长,2011年开始增长特别快,尤其2016年增加到293亿元。【股东权益(即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公司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长额逐年提升,尤其2015年和2016年累计增加了170多亿,可以说企业现金储备很充足。我们一直说要买账上现金越来越多的公司,不要买账上现金越来越少的公司,因为再多的现金,如果越来越少,最后坐吃山空,公司倒闭,风险很大。这一条也是完全符合。
  8、选择一个行业龙头的公司。
  Wind最新发布“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显示,2018年一季度末,康美药业以1118亿元市值,排名第90位,相比2017年底的91名前进一名,稳居中国上市企业市值100强行列。不仅是市值最大的中医药上市公司,而且还是唯一一家进行前100强的中医药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紧随其后的云南白药以1031亿元市值排名第102位。
  公司作为目前国内中医药产业领域业务链条最完整、医疗健康资源最丰富、整合能力最强的龙头企业之一,已初步形成完整的大健康产业版图布局和产业体系的构建,在上游形成对中药材供应核心资源的掌握,并通过夯实对药房托管、医疗机构、连锁药店等核心市场终端的掌握,构建上游药品供应管理优势;在中游掌握中药材专业市场这一中医药产业中枢系统,搭建了“康美 e 药谷”线上中药材大宗交易电商平台,制定并推出了“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从而形成公司独特的战略性壁垒和优势,对公司中药饮片、中药材贸易、保健品及保健食品业务已形成了强力支撑;公司在下游更是打造了集医疗机构资源、药房托管、OTC 零售、连锁药店、直销、医药电商、移动医疗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营销网络;并通过建设经营康美医院、收购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开原市中心医院,推动以智慧药房(移动医疗 城市中央药房)为代表的移动医疗项目的持续落地,成功切入医疗服务这一大健康产业战略高地。
  早在2015年就有人预言一旦康美在全产链、线上与线下的商业帝国版图一旦建立,她就完全可以在业内说:试看天下谁能敌?!现在来看,就整个的商业平台生态来看,在业内已几无对手!特别是其城市中心药房建设、智慧药房建设等,很能打通病患者的一大痛点,这也是公司近几年发展建设的亮点之一。
  总资产在68家中药企业中排名第一名。
  营业收入在68家中药企业中排名第一名。
  净利润在68家中药企业中排名第一。
  以上数据说明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1000亿市值,将是康美药业的新起点!这一条完全符合。
  9、每股收益高和借款金额少。
  首先每股收益,康美药业12年来都是正收益,而且基本稳定在每股收益0.5元以上。
  康美药业的短期借款保持增长,2016年高达82亿,但是根据期200多亿的营业收入,这种流动性的短期借款没什么大问题。
  康美药业的长期借款数据非常漂亮,近5年几乎为零,2016年真的为零,说明企业越来越不缺钱,企业发展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所以利息和资金成本非常低,这样为企业发展添加了砝码。这一条也是完全符合。
  10、选择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行业老大的公司。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14.40亿元,同比增长12.39%。其中,中药饮片加工子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7.88 亿元,同比增长 21.33%; 2017 年上半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686.52 亿元,同比增长15.83%。其中中药饮片加工子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3.61 亿元,同比增长 22.78%。行业对比,康美药业上半年是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增长的。特别是中药饮片、药品贸易、医疗器械等板块收入增长较快,当与其智慧药房、药房托管等业务有关。做中药材贸易本身就是康美的强项。加之其中药材行业指数的大数据的掌握与发布,在这个方面,康美更是如虎添翼。
  中药饮片业务是康美药业的重点业务之一,尽管在业内已经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先行者,然而其市场占有率仍在3%左右。将来康美药业必然是行业集中度的受益者。截至2017年6月,公司智慧药房日处方量最高已达20000 张,累计处理处方250万张,服务门诊医生约 16,000 余人,服务患者约 100 万人。未来公司将加大“智慧药房”的资金投入,全面快速推进“智慧药房”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五大重点城市目标机构的落地实施,同时积极启动重庆、厦门等更多城市中央药房的搭建,逐步形成城市群中央药房,保持先发优势,快速形成公司在移动医疗服务领域的龙头地位。在其它大健康领域,如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对有关医院的收购,实施医院药房托管(目前100家),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也必将对康美药业的业务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表面来看,其业务庞杂,实际上是形散而神不散,无论是上游的种植,中游的市场建设,还是下游的医院、药店、个人等终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其实其核心就是卖药与卖服务(如智慧药房主要是卖服务,最终归结到一点卖药)。理解了这一点,对康美的一系列商业生态布局,就不再难以理解。这个市场2017年的规模是1.5万亿,康美可以说只做了个零头,未来想象空间巨大。可以说目前千亿的市值还是婴儿的资本,这一条也是完全符合。
  从十大方面来分析,康美药业完全符合9条,基本符合1条。这家从2001年上市开始算起,也有18年经营历史的企业,经历了n个经济周期的考验,很好地活下来了。而且历史亏损年份几乎没有,网上公开的可查的历史业绩数据看,2001年至今18年来没有一个年度亏损财报,而且每年都保持高额利润。
  若论增速最快的板块,非保健食品莫属。康美药业保健食品去年翻番式增长,有收购麦金利的因素,今年上半年保持了71%的增速,初生牛犊的直销、有效拓展的OTC和康美电商功不可没。这几个渠道的市场之大,几乎是看不到边界的,由于中药药食同源的特点,以及康美药业未来的各种扩张,未来有没有可能进军商超等日常消费渠道呢?有没有可能和保险、金融产品也对接上呢?不过算了,想想都觉得这个梦太大了,还是不想了。就保健食品来说,他和前面几个产品都不一样,他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除了在产品质量上要严格把关以外,在品牌运作和企业经营上对康美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做好了,这一板块不但可能成为康美营收规模最大的板块,而且有可能助力康美药业从医药龙头向消费品龙头转型的又一次飞跃,他的可发展和可延伸的空间都无限广阔。如果运作不成功,由于目前规模还很小,对康美不至于伤筋动骨,影响不大。
  从经营的态势看,康美刚起步,市场规模又大,发展瓶颈未到,短期内增速依然将维持高位。总的来说,康美药业目前各主要业务都处于非常良性的发展状态,2016年6月份完成增发,80亿资金到账,为康美药业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保障,未来三四年营业收入再翻一番的概率非常高。
  今天是清明小长假,本来不打算写了,但是答应大家每周一篇,今年我们要分析50家优质公司,如果任意缺席,恐怕来不及,我还是坚持一下吧!所以吃完中饭一个人就躲在书房,直到现在才完工,整整7个小时,希望大家都能认真看一看,有点参考作用我就没有浪费这7个小时。
  2018年4月5日
  十点出品
  【我再次申明一点:我给你们分析的所有公司不是荐股,更不是让你们现在就买入,只是告诉你这家公司很好。有些公司当前价位确实高了,但是如果我现在不告诉你这家是好公司,即使将来出现低估,甚至严重低估的时候,你也不会有勇气买入,更没有勇气坚持长期持有。如果当你认可了这家公司,出现了好的买点,你会毫不犹豫买入,而且坚定持有,任凭二级市场如何波动你都不会一丝一毫的纠结。只有做到这样了,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而不是今天买入一个似懂非懂的股票,明天市场一波动就来问我,套牢了怎么办?甚至来骂我让你们高位接盘,你觉得我又不是大股东的亲爹,有必要让你们接盘吗?一切纠结都来源于对你买入公司的不了解,如果你真正看好一家公司了,有足够多的理由说服自己坚定持有,我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用这样的方法帮助你更加了解你想投资的公司,而不是我的说法一定是对的,每个的投资分析角度不同,只有全面了解才让自己更加坚定信念,真正做到宗教般信仰自己买入的公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而不实,美难掩瑕:康美药业的疑云与启示
价值先锋: 再谈康美药业 (再谈康美药业) 康美药业晚间公布2017年三季度业绩公告,主营增长18.59%,净利润增长21.58%,,现金流大幅好...
康美药业“智慧 ”大健康战略分享
康美药业2015年年报亮点点评
康美药业加速布局智慧药房
股市年报解读:资本运作高手康美药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