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90214余杭行系列之二--塘栖古镇

   2009年2月14日下午,刚从德清乾元镇(老城关镇)绕了一圈回来,就全身心投入到塘栖镇的游览中。从地图上看,塘栖镇的位置挺特别的--它刚好处于杭州与湖州两地交界处,大运河在这里分为新、旧两条,一直到江苏吴江才重新汇合。按理说,塘栖在以前是个商贸重镇,千里运河到达杭州前的最后一个驿站,之它为古镇,很觉得勉强,因为镇内的古建筑所剩无几,几条老街倒仍呈旧时模样,其街景与北仑的柴桥相似,但镇区面积要大得多,古镇风貌已所剩不多,虽然塘栖镇官方自诩为“古时江南十大名镇之首”,而且眼下又正值一轮轰轰烈烈的古建筑修复工程。

 

 

塘栖航迹图

 

   塘栖在杭州市郊,小镇内河港成网,据说是隋时开凿运河,四方民工聚居到这个地方,于是取名塘栖

,栖即为居的意思。
   塘栖为杭州的"北大门",在京杭运河为南北交通要道时,到了塘栖便意味着进入杭州地界。舟车乏累

的旅客在塘栖停船打尖,歇脚放松,清洗一路风尘。次日一早挂帆而行,到杭州城正是傍晚时分。或许正

是因为这个地理原因,塘栖渐渐成为一个商业繁华、文化发达的集镇。这个建于1300年前的小镇,在明清

时已经成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都曾驻足塘栖,足以想象那时塘栖盛极一地的景象。
   曾经繁华消散去,旧梦不堪往事提。随着运河功用的淡化,塘栖的繁华失去了运河的滋润,小镇渐渐

衰落。如今,一些塘栖人说起自己的家乡,总会用一种叹息的口气感慨家乡的落寞。的确,比起其他一些

日子过得风风火火的江南小镇,塘栖显得黯淡了许多。其实,相对于其他江南小镇,塘栖并不逊色,运河

的功用虽已淡化,但运河依旧存在,并可给塘栖另一种形式的滋润。而且虽说小镇已经败落,然诸多古迹

散落其间,旧时繁华踪迹犹存,寻访之时更是别有一番意趣。

 

 

   塘栖镇总面积为7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人。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历朝历代以来,塘栖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镇区的东南有超山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

 

   据现存的史籍记载,早在北宋以前,塘栖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打渔村,直到元朝张士诚拓宽了官塘运

河以后,小镇才初现雏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间,通济桥的构筑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这才逐渐形成了一个

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由此可见,是秀丽的京杭古运河哺育了塘栖。

 

   塘栖原属仁和县管辖,民国后成立了杭县,塘栖便属杭县管辖。解放前,塘栖分水南和水北两镇,水

南属杭县管辖,水北属德清县管辖,两县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县城关区双溪乡3村即原水北镇划归

塘栖镇管辖,结束了两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县建制撤消,塘栖隶属于杭州郊区。1961年4月,钱塘

联社与老余杭县合建余杭县,塘栖隶属余杭县。1985年11月,原丁河乡并入塘栖,1992年原塘南、宏畔、

超山三乡又一起并入塘栖,于是,其成为余杭区内的第二大镇。

 

广济桥

  广济桥又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是余杭最著名的标志性古建筑物之一。广济桥横跨京杭运河,全长83米,高13米,上下共有169级台阶,为京杭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中间最大的石拱跨度为15.6米,北南各有三个对应的石拱,跨度分别为11.8米、8米、5.4米。
 
   广济桥相传最早由唐代宝历年间大匠尉迟恭所建,距今应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今存广济桥系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由鄞县人(今宁波鄞州区)陈守清募建。此后历年来又多次修迄。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政府先后对其进行加固,运河改道,实施封航等。近日,余杭区财政拨款200多万元专项资金实施维修工程,计划今年9月30日竣工。


   “一时箫鼓闹如雷,齐向长桥河上来。”清末学者俞樾在《塘栖水戏曲》中描摹了塘栖作为江南名镇,当年广济桥一带的繁华景象。1989年,广济桥被命名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修复后的水北街古建筑

 

广济桥南端的镇区 

 

郭璞古井

  郭璞古井位于广济桥南岸。相传系东晋文学家郭璞所建。据光绪《塘栖镇志》记载:康熙己巳年,玄烨帝南巡,驻骅镇西,汲此井以供茶水。乾隆年间,里人卓晁书“郭璞井”额于上。道光年间重修,里人徐晟镌“汲古”两字于砖嵌诸壁。1983年,镇城建办公室曾对此井进行勘测,探得井内均系以长形条石作井字状层层铺叠而成,此井离运河11米,井内水位竟比运河水位高出两米,但终因荒废日久,水质污染而难以饮用。如今,塘栖镇已将此井疏通排污,加以恢复,成为古镇一景。

看,象不象一对巨型望远镜?

 

运河南端的建筑,以八十年代风貌为主,和北仑的柴桥老街风格相似。

 

 

广济桥西侧的运河。穿越镇区的古运河并没有来往运输船只,只有一些船驳静静地停靠着。

 

下到运河边,终于清楚地看到广济桥的七个孔。

 

正在修复中的水北街,古建筑的整体面貌恢复了不少。

 

以为里面没有,铮铮拍打着房门,惊忧了老房子里的小朋友。

 


 水北街原长2500米,除民居外还有油坊、庙宇、染坊等建筑,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的水北街道全长仅1425米,其中明清建筑沿街长750米,古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留存老店的建筑风格独特,外层街面房,内设风火墙,现有厅堂14座,有平厅、楼厅、前后厅等,一般均带有后花园。


    北街沿运河北岸,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浙江督抚胡宗宪、巡按御史周斯盛奏请朝廷,在水北街耶稣堂西侧设水利通判厅,亦称“添设府”。1751年正月初二,乾隆帝幸临“通判厅”,圣谕立“御碑”。光绪二十五年(1899),英苏格兰传教士金乐德在水北建耶稣教总堂。水北街还有众多手工作坊。如油车、染坊、酒酱作坊、米厂、哺坊,历史上商业曾十分繁华。

 

 等古镇完全修复后,一定会是另外一个模样。希望能修旧如旧,不要搞成太现代化的样子,看上去太假。

 

乾隆御碑

  乾隆御碑位于广济桥北岸的水北街耶稣堂西侧,原杭州府水利通判厅遗址内。御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初二。此碑高达3.35米,宽1.4米,厚0.5米;碑身添有碑额,镌有双龙抢珠石刻,高1米,宽1.5米;碑身下有碑座,碑座出土高度1.1米,宽1.8米,厚1米。整块碑地面高度达5.45米。碑正文429字,款10字,碑文四周镌有云龙纹。

由于过去水北街分属德清、杭县两县管辖,以此碑为界,碑东为杭县,碑西为德清县。加之此碑早被住户砌入围墙,只露出顶端一截,未能见其全貌。所以,天长日久,人们一直将此碑认为是两县的分界碑。

  1985年,塘栖区文化站进行文物普查,觉得此碑仅从碑额看就不像界碑,几次爬上去观察,认出“钦此”两字,于时拟文向县、镇反映。时值《塘栖镇志》刚开始编纂,镇志编纂部门当即实地查考此碑,将碑上之字一个个拓了下来。再查考诸多史籍,历经数月,终于查实:此碑竟是块御碑。原来,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帝南巡,考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纳皇粮情况。查得苏、皖两省积欠额巨,而浙省未予拖欠。为表彰浙省,皇帝大笔一挥,蠲免浙省地丁钱粮三十万两。并将“圣谕”刻石,晓谕官民。

   2002年4月,塘栖镇人民政府出资二十余万元,拆除了御碑旁的房屋,搬迁了居住在此的居民,使尘封已久的乾隆御碑重见天日。

碑文:

   钦奉 上谕:朕巡幸江浙,问俗省方,广沛恩膏,聿昭庆典。更念东南贡赋,甲于他省,其历年积欠钱粮,虽屡准地方大吏所请,分别缓带,以纾民力,而每年新旧并征,小民终未免拮据。朕宵旰勤劳,如伤在抱。兹当翠华亲莅,倍深轸切,用普均沾之泽,以慰望幸之忱。著将乾隆元年至乾隆十三年,江苏积欠地丁二百二十八万余两,安徽积欠地丁三十万五千余瀚,悉行豁免,俾吏无挂误,民鲜追呼,共享升平之福。夫任土作贡,岁有常经,自应年清年款。江苏积欠乃至二百二十余万之多,催科不力,有司实不能辞其咎;而疲玩成习,岂民间风俗之浇漓,尚有未尽革欤?朕以初次南巡,故特加恩格外,嗣后该地方官务宜谆切劝谕,加意整顿。其在小民,亦当溺除旧习,勉效输将,勿谓旷典,。可希冀屡邀而维正之,供任其逋负也!其浙江一省,虽额斌略小于江苏,而积年以来,并无积欠,岂犬牙交错之地,不齐乃至与欤!此具见淅省官民敬事急公之义,而江苏宫民所宜怀惭而效法者也!朕甚嘉焉,着将本年应征地丁钱粮,蠲免三十万两,以示鼓励。

 

大运河在这里分为新、旧两条,一直到吴江平望才重新汇合。

 

镇区西北侧的老式厂房

 

塘栖镇政府

  在镇政府的宣传窗上看到塘栖的经济数据:2008年全镇财政收入4.36亿元,其中镇本级1.75亿,农民人均收入14058元,是个比较富裕的江南大镇。


塘栖名片:
                全国千强镇
                                浙江省文明镇
                                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
                                浙江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
                                浙江省卫生镇
                                浙江省魅力乡镇
                                浙江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示范乡镇

 

镇政府东侧的小公园

来到八字桥

历史上的市南街一带是几个大家族聚居之地,现在已破坏得十分严重。已开始全面修整。

 

 

我们骑着自行车在镇上转了小半天,骑了10公里。天一直阴着,光线通透性不好。

来到晚上住宿的塘栖宾馆附近。二月春来早,柳枝已吐芽。

 

这些沉船不知是作什么用的

 

塘栖宾馆。标间120元,有停车位,无网络。本来在广济桥西南侧去看过“塘栖旅馆”,30元有卫生间,但棉被感觉太脏。所以住到这里。但没想到房间外马路边一夜间不知有何机器声翁翁响彻一夜,搞得我半夜醒来三次。

仿古步行街,生意看上去不旺。

 

 邓丽君《雨霖铃》
 (宋)柳永 词
 古 月 曲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长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啊,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
 好景虚设。
 便纵有、
 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杭州余杭塘栖古镇,十里梅海超山
钟灵毓秀--塘栖古镇(旅游览胜)
行走在塘栖的的街坊廊檐
浙江篇:塘栖古镇1
塘栖,让乡愁变成永恒
江南运河 广济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