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塘栖,新市古镇,杭州拱宸桥游记

塘栖古镇位于杭州北部,离市中心约30公里处。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个标准典型的江南水乡。塘栖镇在明清时富甲一方,有江南十大名镇之首之称。塘栖的古建筑颇具特色,那些明清建筑,深宅大院皆高筑封火墙,隐于弄内,引升出一条又一条的陪弄,据说旧时全镇共有弄堂七十二条半。塘栖又是标准的水乡,处处是河,镇上的街面全都沿河而建,落成在屋檐里面,俗称“过街楼”。为方便那些从水路而来的客商们休息,在那沿河的一面还都建有一长溜美人靠(塘栖人称这为“米床”)。最有趣的是,就连那些高高低低的石桥上,都十分讲究地搭有桥棚,使得来往的行人雨天淋不到雨水,晴天晒不到日头。有俗语称:“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但这些都成了历史。



历经沧桑,时过境迁。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只有这座镇中心的横跨运河的广济桥,还真真实实.原汁原味地座落在原址上,大部份游客,都是为展仰这座古桥而来。

  广济桥乃大运河上唯一一座七孔石拱桥,历朝历代多次被毁重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广济桥乃是明朝重建清康熙年间修建的。广济桥全长83米,高13米,上下共有160级台阶。

虽然是周未,游客不是很多,给我拍摄清楚桥坡提供了机位。

保护桥墩的建筑,肯定是近代加上去的,但也建造的颇有特点。

黄昏时天空露出一点点日色。

桥东边,就是正在重建中的古镇,半新半旧的明清建筑、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店铺,旅游商品,叫人游兴不高。


敬业的女摄友。

全手工传统食品。

有百年历史的老店一一塘栖酱园。

政府出资1500万保护乾隆御碑,兴建了御碑亭、御碑公园和御碑码头,成为塘栖运河的一个亮点。广场南边是塘栖镇水北街上的基督教堂,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美北长老会的传教士金•乐德创办。

牌坊像是近代新建的。正面来一张。

反面再来一张。



为保护这块御碑,政府出资建造了御碑亭,供人们怀旧访古。
这块碑是乾隆十六年正月初二,乾隆帝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君临塘栖。由于其在南巡途中细查了江浙皖三省交纳皇粮的情况,发现江苏和安徽两省积欠数目巨大,而浙江省却从未拖欠。站在这样的民风淳朴的鱼米之乡,为表彰浙江省,乾隆帝下令免去地丁钱粮三十万两以示鼓励,并将此圣谕刻石立碑。

这块乾隆御碑,据考证这是浙江省内现存的最大御碑。御碑立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初二。此碑高达3.35米,宽1.4米,厚0.5米;碑身添有碑额,镌有双龙抢珠石刻,高1米,宽1.5米;碑身下有碑座,碑座出土高度1.1米,宽1.8米,厚1米。整块碑地面高度达5.45米。碑正文429字,款10字,碑文四周镌有云龙纹。

夜幕浙渐降临了,临河边,开出一爿肯徳基,是现代饮食文化和古代文化的结合。

今天没出太阳,但风平浪静,水面平静如镜。

从岸边廊房里看大桥很壮观。

一对情侣在坐在古迹的河埠上享受着浪漫的现代爱情。

昨晚在塘栖古镇住宿,镇里有许多民宿,旅社,大都还算干净,整洁。也不是很贵。

天不亮,起床上古桥上溜了一圈,昨晚风平浪静,今早却狂风大作,河面波澜四起,看太阳照到桥上也要8点,干脆往杭州拱宸桥景区去吧。

手机导航一开,29公里路程,开车一会儿就到了拱宸桥。


拱宸桥西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是近年来杭州市的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秉承着修旧如旧的选择,街区建成后,原住民非但没有被迁移,越来越多另有住处的老住户都被这久违而熟悉的风尘味道而吸引,纷纷搬回来,在这里身体力行这座枕水都市的闲适。


走进运河文化广场,广场的一侧是一座石牌坊,穿过石牌坊,江南水乡独有的温婉风景在天地间铺展开来。站在拱宸桥头,眼前一条大河波浪宽, 载着货物的轮船在水面剪开一道道波纹, 一路北上,带着江南的富庶。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素有“江南运河第一桥”宏伟景观之称。自从隋炀帝下令凿通镇江至杭州的河段之后,到杭州来的天子们,首先在这里接受杭州官民的朝拜,再进城。拱,是迎接的姿势;宸,意为帝王宫殿。高大巍峨的拱型石桥,象征着地方官员和百姓对帝王的欢迎和敬意。拱宸之名,由此而来。

拱宸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区,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拱券石厚30厘米,为拱跨的1/52.7和1/39.7中墩厚约1m,合大孔的1/15.8;眉石厚20厘米。

与昨天走过的塘栖广济桥才78米长度,确建成七孔石拱,拱宸桥长它20米,确只建有三孔石拱,我想也许是根据水流量,或建造成本有关。

这座结实、古朴的三孔石桥,历数百年风雨磨砺,仍巍然跨架在杭州大运河上。其设计之巧妙、施工之精细、用材之考究,都堪称世上之罕见的古迹。

塘栖古桥,拱宸桥,同是大运河南端的桥梁,广济桥没看见一首船舶从桥下驶过,而拱宸桥下,大小船舶川流不息,不知何故?

拱宸桥墩边上建有四个方方的防护墩,上面趴着怪兽的雕像,传说是龙王的九太子。以此作为古桥的守护神,既保护了古桥免遭撞击,又使古桥精美华丽。

从西桥堍往东桥顶来一张,时间尚早,行人不多。

走上桥顶,往下拍一张。五六十米的桥阶十分完整和有气势。

往东面桥下方向。

走往朝东方向桥下,仰拍一张,虽己是冬季,还有点秋的色彩。

桥边廻廊里,当地老年朋友还在谈沦着他们孩童时对这座老桥的记忆。

桥边广场上,广场舞舞者的热情和冬日暖阳里的枫叶般一样的火热。

桥边武林馆门前正举行着杭州市武术比赛。

古桥边的建筑很有特点。

杭州有名的中医百年老店。

拱宸桥碑亭秋色犹在。

新建的拱宸桥碑,上面文字未及细看。

九点不到,已走马观花把拱宸桥东南西北上上下下转了一圈。在景区一家面馆里领略了杭州 风味的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很有特色。然后往返程途中的徳清新市古镇驶去,导航显示49公里,高速约占三分之二路程。






关于新市,这座京杭大运河线上最大水运码头的起源,其前身为陆市,古称仙潭,据镇志记载,晋永嘉二年(308)夏,淫雨一月,洪水大发,陆市淹没,人们在一个英雄的带领下,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征途。终于,他们在这里开荒种田,纺纱织布,生儿育女,然后为了纪念曾经居住的“陆市”,并寄托对全新生活的美好祝愿,他们把陆市改名为“新市”——这片土地,就是他们最初的家园。

新市古镇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而建制历史就达1200多年。千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形成典型的江南风情,新市是浙北地区大运河侧的重要商埠,自古繁华,民风质朴,人才辈出,值得一访究竟。



新市的特点在于她没有像乌镇那样把原住民从镇里迁到镇外居住;也不像苏南一些古镇有着太过明显的人为雕琢痕迹,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所以我很欢喜这里,多次和朋友们光临过此地。

当地居民在自己的家中,卖一些旅游纪念品之类,也增添古镇内涵。

镇里范围虽不很大,但具备有所有江南古镇的特点。

小桥是水乡的精华。

河边的一条长长石板路,阳光把它分隔成冷暖色调。

老太在自家门前美人靠上,悠然地坐了一辈子了,河对面,一对新人正在准备走进婚姻殿堂前的婚纱照。

深深的廊房,是水乡临河民居最大的特点。

小镇处处呈现出休闲而宁静。

矛盾《林家铺子》电影,顾锡东 《蚕花姑娘》电影等都在这里拍摄,可见它有独特的水乡味。


新市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特色,镇内河港交叉,店铺民居傍水而筑。古镇至今尚存明清时期建造的单孔石桥多座。

走累了,随处可休息,吃茶。

味美中国的油炸臭豆腐,也在这里发扬光大。

古镇,虽然很小,但它很静,休闲内秀,清丽雅致。

最后的老手艺。脚桶。

长长的小木船,在河里担当着清道夫的角色。

来一张竖片收场。

周五,几位影友小聚,说要出去转转。于是相约周六下午结伴出行杭州北边三个地方。周日三点己回到家中。

现在出行真方便啊。把这趟行程,每个景点十九张,共57张照片编成美篇,和朋友们分享。

                   王辰熙

                                  2017年12月25日

更新于 2019-09-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座桥堪称中国运河唯一七孔桥,历经500年,比杭州断桥更值得打卡
2023年元月,邂逅最美是杭州-----古镇古桥
杭州最“幽静”的水乡古镇,免费游玩,媲美西塘、乌镇
邮票上的中国古桥——杭州拱宸桥
藏于杭州京杭大运河,有个来历不凡古桥,深入其中,0元畅游!
大运河上的那些古镇啊(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