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翁维根家庭:家谱印亲情,家训鉴德行
0:00 / 03:14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骆驼桥就是我故乡,在细长的小河旁我茁壮成长。妈妈啊妈妈,含辛茹苦把我养大,您的恩情永不忘,代代相传流芳。妈妈啊妈妈,您是我的榜样,千山万水隔不断,深深把您记心上……”这是浙江省宁波市翁维根大家庭的一首“家歌”。它不仅唱出了翁氏家族人的心声和品格,也唱出了散落在各地的家族成员对于家人、家乡的惦念。

翁维根老人今年88岁,他很早就萌发了把父母一辈的精神代代传下去的念头。1992年,翁维根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立即开始着手整理家谱。为了这笔精神财富的传承,翁维根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几易其稿,终于在1996年定稿,1998年印刷成册并分发给家族各成员。

翁维根老人一手整理出来的长达60页的家谱

父辈以身作则,为这个家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翁氏家训有言:“积财于儿孙,不如积德于儿孙。”为防止第三代第四代的独生子女们遗忘这些品德,翁维根老人在编写完家谱之余,开始总结提炼父母言传身教的经验,完善翁氏家族的道德标准,又制定了家风、家规等。翁家的好品德都凝聚在翁维根老人总结的一本60页的家谱、一则12字的家训、一段24字的家风和一篇66字的家规之中。“诚实认真办事、循规蹈矩做人、勤俭刻苦创业、弘扬光大祖训”,简简单单的24个字,无不渗透着他们一家做人做事的哲理。翁维根老人觉得,“人”字好写难为,一撇一捺之间所蕴含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理念。

翁维根说:“我们家是个大家庭,三代人总共有60多口。为使分散在北京、上海、杭州甚至国外的家庭成员能够不因距离而日渐疏远,在我的提议下成立了翁氏家族联合会。”老人为此起草了联合会的全部章程,家族的成员们也纷纷为建立完整的家族体系而出谋划策。

2011年10月3日,翁维根的大家族召开了家族联合会成立大会,各家族成员代表纷纷上台演讲,移居国外的成员也都发来贺电,祝贺大会圆满举行。

大会后,为了方便联络感情,他们建立了家族基金会,筹措用于整个家族每年聚会的经费;他们还创办了网站,供家族内部人员远距离交流沟通;编印了通讯录,并随时更新补充;谱写了家歌,在《大海啊故乡》的曲子基础上重新填词,谱写了一曲充满深情的《爸爸妈妈》。

完整的家训、家风、家规让翁氏家族团结一心。一如家规中所描述的,翁维根和妻子胡藕儿这对携手共进的“教师组合”几十年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和双方的兄弟姐妹均关系亲密、来往频繁。

部分家庭成员合影

随着年龄的增长,翁维根老人住过几次院,老伴胡藕儿总是守候在床边,端茶喂药,擦身换衣,直至康复。平时外出,两人总是同进同出,一起锻炼,一起买菜,一起出门办事,偶尔一个人出门,连卖菜的大爷都会问,“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啊?”有一次,老伴胡藕儿脊椎动了一场大手术,面临着重大的生死考验。翁维根老人24小时守在老伴的病床前,端茶倒水,精心照顾。

翁维根为老伴梳头发

2006年,翁维根夫妇金婚,这一年,他们捐出退休工资的一部分用于帮助社区中生活有困难的老人们。此后的每一年,这种行动不曾间断。除了钱,他们也会捐一些衣服、闲置的物品。“我和老伴都是退休教师,生活很安定,想想自己的生活,再想想那些生活得很苦的老年人,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翁维根又说道:“我母亲说过,‘屋上檐前水,滴滴不错移。’父辈对于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受到父母的影响很大,但愿我的言行也能对后代产生好的影响。”

在这个团结温馨的大家族中,一切正如翁维根所愿:子女们尊敬长辈、热心公益、孝顺父母,尽心传承着父辈可贵的精神财富。

来源/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文字/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樊文军

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 孟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家谱的现实意义
家风家训家规家谱(一)家风(上)
【趣说姓名】姓氏文化之家规家训
【智泉流韵】首席作家王长伟最新原创《侃侃家训》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十二 浙江临安钱氏家训
家谱的体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