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终其一生,只不过为了找到自己



《每个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

文/Sylvia


    活着,为什么?

我在十五岁,也就是高一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而活着?生命有什么意义?然后我得了抑郁症——因为我思考出的结论是生命没有意义,一切都在虚妄之上,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无论在世俗中获得多大的成功,都无法改变这一本质。


我们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不过是细小的尘埃,而历史呢,也往往只会记住少数人的丰功伟绩,我们所有的言语最后都将汇合为沉默。


这让我感到很绝望,尤其是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整天面对那些枯燥乏味的习题与资料让我十分抓狂。我一直认为十五六岁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它应该以一种华丽的方式被浪费掉,这个年龄应该出去旅行,应该恋爱,应该组乐队,应该尽情的狂欢。而不是被扔到学校工厂的流水线上,像一个产品一样被打磨着,磨平你所有棱角后被社会贴上合格的标签,然后成为一个面无表情目光呆滞的成年人,没有灵魂没有笑,想想就让我感到恐惧。


也是在那一年,我遇到了杰克凯鲁亚克


我一直视他为我的第一位精神导师,《在路上》也是我阅读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以一种疯狂的姿态面对着这个世界,几乎颠覆我过去所以世界观,而他的那种对于自我的强烈认知以及对于自由的追求深深震撼了我,让我似乎触摸到了来自灵魂的力量,以及生的意义。

     自由。

     我开始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是自由。

什么是自由?那时的我觉得自由就是像凯鲁亚克一样的满世界流浪;无论怎样,都不是坐在这个教室里消耗自己的青春。我在每一个周记本的扉页写上——生活在别处,变成了一个疯狂的mental traveller;因为我无法说服父母让我离开课堂,于是我坐在教室里让心在全世界流浪。


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写着一个个的公式我总是看着看着却看到了塞伦盖蒂草原的血色夕阳下角马兽的迁徙,体育课时常常跑到学校的一棵大树下躺着听歌看天空发呆恍惚间觉得自己到了托斯卡纳,晚上乘公交车回家却迷迷糊糊的觉得自己好像坐在前往尼加拉瓜大瀑布的末班车上。


既然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至少可以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吧。所以那时的我,宁愿熬夜去看一部好电影然后第二天用第一二节课的时间睡觉;宁愿偷偷去看一本能打开视界的书或者杂志也不想听老师的絮絮叨叨;宁愿每天让思维到处游荡,也不想去做数学题。成绩?高考?大学?都是浮云,I don’t care。


可是我并没有感受到自由,反而是更大的束缚在那样散漫的生活状态之中,我对于自己的情绪与行为毫无控制力;时常会突如其来的悲伤所淹没,完全无法与之对抗。还有来自于外界的指责与压力,我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错与否,这让我常常陷入迷茫之中。

那时的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看了许多电影,听着小众且先锋的音乐,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想法,便觉得自己是个精神独立的人。我幻想着遁世的生活,希望像空谷幽兰的那些居士一般,或者实在不行开一个书店每天看看书赚一点钱维持生计就好。但是这些都无法填补内心的负罪感与无力感,然后我在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里认识了一个同我一样想要出走的少年。


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为他的远行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与方案,体力,财力,生存能力;我在书里看到了自己的软弱,之所有没有自由,并不是因为环境的压迫,而是内心的欲望不够强大,自己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践行。


想要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自由是山顶的空气,任何弱者都承受不了;那些看上去最自由的人,往往是最有自制力的,他们随时能放能收,掌控着自己的生命。


我知道,我必须先承担责任,履行义务,才能去享有这份自由的权利——我知道,从骨子里我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我是逃不掉的。而那时的我而言,这一份责任自然是学习;既然必须要去面对,那么不如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


我是在这样的心态下开始接下来的高中生活的。如果说高一高二的时候我是躁动不安对所有事情都跃跃欲试好像一匹被囚禁的马总说幻想自己在大草原上奔跑,那么高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个在黑暗的隧道里爬行的人,前面一直有一束光,我为了这光默默前行着;这光并不是某个具象的物体,高考?大学?我并不在意。这光是自由。


从散漫状态中抽离进入学习是很艰难的过程,因为制力,记忆力,思维体力,时间管理能力都没有培养起来;同时本身基础就不好,已经落后于他人太多,想要前进必须让各方面都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行。


于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学习方法,同时开始注意调整自己的饮食,作息,娱乐等;我把这个阶段视为自我意志重塑的一年,这样我的应试教育内容本身的方反感大大降低,而且,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之中我开始能够体会它的乐趣所在。

印象比较深的是那时候为了补文综我开始戒掉电影看起大量的纪录片,政治历史经济地理,从CCTV到 BBC,世界历史大国崛起复兴之路华尔街国家地理荒野求生地球脉动所以我可以找到了觉得不错的片子我都看了,当然我本身就对此有浓厚兴趣,总量加起来可能有几百集了,我都是在吃饭与坐车的间隙完成,虽然不一定对考试有直接帮助,但是能极大的扩展知识面并提高人文素养。


我记得我整个高三的状态都很好,困扰几年的失眠不治而愈,周期性的心情不好也消失了。我可以让大脑可以连续N个小时保持思考的状态同时可以随时切换思维模式与内容,也能一声令下让自己休息并迅速进入睡眠状态并在设定的时间里立刻清醒过来。


在我的成绩得到了提高并稳定在班级前几名后,我所得到自由空间也多了起来。


比如在学校的话可以不去上早自习——因为我觉得班级太吵,影响效率,于是自己在家看书或者睡觉;对于我觉得没有太大用处的课我会申请不上然后找空教室自习;在家里爸妈不干涉我做任何事情并且支持我的每一个决定,直到现在。因为老师和父母是信任我的,他们知道我拥有判断力与自控力


也是在那段时间里,我对于责任这样一个概念的体会越来越深刻。我想要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对自己,该明白这生命的重量,不能再那样轻飘浮躁;对家人,该去换位思考,持一份感恩之心,懂得爱与回报;对社会,应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付出自己能付出的,希望这个世界能因为我而变得好一点点。


 其实我的高考成绩并不算好,大学也属一般,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在那三年的时间里掌握了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道了自己是谁,清楚了自己生命的方向。到大学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很顺利,凡是我喜欢并且想做的事情都可以拿下,学习,社团,社会实践应对都轻松自如;每个月进行都会出去旅行,寒假在一个人在东南亚转了两个月,从未有过对未知旅途的害怕,一个人玩遍全世界都没问题。


对于高中时的每一个老师我都心怀感激,他们给了我许多指引;我也感恩那三年的时光,无论是混乱迷茫的还是清晰稳定的,因为每一个过去的时刻塑造了当下的我。虽然我仍然认为人生是虚无的,痛苦的,不过这些已经不足以对我造成困扰。

黑塞有一本书,叫《德米安》,是我十八岁时的圣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

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

或许是诗人、预言家、画家等等。

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

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

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当是这个。

这些只是旁枝末节。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

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与他无关,毫不重要。

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

而不是他人的命运——

然后在心中坚守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公众号:买时间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该读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不自由 毋宁死”!你想要的自由,你知道它的真正含义吗?
其实,你毕生所有的努力和自律,都是为了这件事
《活出生命的意义》——二战集中营幸存者带你找寻生命的意义
领读《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写给不完美的你
新年物语:清零20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