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了】考研方剂重点

全国中医研究生最多

最专业、最敬业的考研微信平台

第一章:总论

1、八法: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程钟龄《医学心悟》

2、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说法始于《黄帝内经》,正式提出是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3、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

4、八阵: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张景岳《景岳全书》

补方之治,补其虚也。和方之治,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治,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

寒方之治,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治,为除寒也。固方之治,固其泄也。因方之治,因其可因者也。

第二章: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杏仁配伍,一宣一降,通调肺气。

炙甘草:缓峻以防伤正,调和诸药

桂枝汤

桂枝

发汗解肌,调和营卫

服法:啜热稀粥,温履被,微似有汗,必不可另如水淋漓

炙甘草:扶正祛邪,调和诸药,合芍药酸甘缓急。

热稀粥:助汗

九味羌活汤

羌活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银翘散

银华、连翘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与桑菊饮比较:治法加方剂共同组成

桑菊饮

桑叶、菊花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麻杏甘石汤

麻黄、石膏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汗出而喘

败毒散

羌活、独活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人参:扶助正气,鼓邪外出,祛邪而不伤正。

再造散

黄芪、人参

助阳益气,发汗解表

阳虚外感

加减葳蕤汤

玉竹、薄荷

滋阴解表

阴虚感冒,为治疗阴虚感冒代表方,是中内常用方剂

加味香苏散

苏叶、荆芥

发汗解表,理气解郁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解肌透疹

升麻:解肌,透疹,清热解毒

治疗麻疹初起,疹出不

柴葛解肌汤

葛根、柴胡

解肌清热


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

助阳解表

表里兼治代表方,阳虚感冒代表方。

参苏饮

苏叶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第三章:泻下剂

大承气汤

大黄

峻下热结

可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发狂;大黄后下。

大陷胸汤

甘遂

泻热逐水


大黄牡丹汤

大黄、丹皮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大黄:苦寒攻下,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

温脾汤

大黄、附子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十枣汤

甘遂

攻逐水饮

可治疗悬饮、实水

大枣:缓毒制峻,培土护胃

济川煎

肉苁蓉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寓通于补

黄龙汤

大承气

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阳明腑实+血虚,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

大黄、芒硝

滋阴益气,泄热通便

参汁:振奋胃气

姜汁:防止拒药,振奋胃气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

温里散寒,通便之痛


麻子仁丸

小承气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特征症状:胃肠燥热,大便干燥,小便频数。脾约证。

舟车丸


行气逐水


增液承气汤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增水行舟

第四章:和解剂

小柴胡汤

柴胡

和解少阳

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见少阳证

柴胡:透泻少阳之邪,疏泄气机郁滞。人参:益气健脾,扶正祛邪,御邪内传

蒿芩清胆汤

青蒿、黄芩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方含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煎

达原饮

槟榔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四逆散

柴胡

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柴胡:透邪升阳以舒郁,合枳实升降调气,合芍药疏肝理脾

逍遥散

柴胡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薄荷:疏肝散热

半夏泻心汤

半夏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苦辛并用,寒热并用,补泻并用,辛开苦降

痛泻要方

白术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防风:散肝舒脾,燥湿止泻

第五章:清热剂

白虎汤

石膏

清热生津

炙甘草:护中,缓峻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

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余热未清,气津两伤。可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强调烦、渴、汗

清营汤

犀角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银华连翘:清热解毒,透热转气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时有谵语,神烦少寐,斑疹隐隐。

犀角地黄汤

犀角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热扰心神,热伤血络,蓄血留瘀

喜妄如狂者:加大黄、黄芩

清瘟败毒饮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桔梗:载药上行。大热渴饮,头痛如劈,干呕狂躁,谵语神昏

凉膈散

连翘

泻火通便,清上泻下

大黄:泻火通便

治法:以泻代清

普济消毒饮

酒连、酒芩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引药上行。寓“火郁发之”之意。

仙方活命饮

金银花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甘草:化毒和中

天花粉:清热散结

用于痈肿脓毒未溃,溃后忌服

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

清泻肝胆实火

清利肝胆湿热

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

左金丸

黄连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胸胁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

黄连:吴茱萸=6:1

黄连:泻肝火,泻胃火

泻白散

桑白皮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哺尤甚

清胃散

黄连

清胃凉血


玉女煎

石膏

清胃热,滋胃阴

牛膝:滋补肝肾,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以止上溢之血

芍药汤

黄芩、黄连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白头翁汤

白头翁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青蒿鳖甲汤

青蒿、鳖甲

养阴透热


黄连解毒汤

黄连

泻火解毒

治疗三焦火毒证

五味消毒饮


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四妙勇安汤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用当归

牛蒡解肌汤


疏风清热,凉血消肿


导赤散


清心利水养阴

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小便赤淋涩痛

苇茎汤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苇茎:清肺泻热

清骨散


清虚热,退骨蒸


秦艽鳖甲散


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乌梅:敛阴止汗

当归六黄汤


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阴虚盗汗代表方,滋阴止汗的同时兼能固表

中内:火不旺用四妙散

第六章:祛暑剂

新加香薷饮

香薷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暑温夹湿,复感于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

清暑益气汤

西瓜翠衣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清络饮

银华、扁豆花

祛暑清热


六一散


清暑利湿

滑石:甘草=6:1

桂芩甘露饮


清暑解热,化气利湿


第七章:温里剂

理中丸

干姜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1、脾胃虚寒证,2、阳虚失血证,3、脾胃虚寒所致胸痹或病后多涎沫或小儿慢惊

小建中汤

饴糖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四逆汤

生附子

回阳救逆


回阳救急汤


回阳固脱,益气生脉

五味子:合人参以益气生脉,合麝香以防虚阳散越。

呕吐涎沫,少腹痛者,加吴茱萸

当归四逆汤

当归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甘草:益气健脾

阳和汤

熟地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吴茱萸汤

吴茱萸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厥阴头痛,少阴吐利,食后欲呕,胸膈满闷。生姜:六两,原方注明重用生姜,为方剂学中用姜量最大的方。

大建中汤

蜀椒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饮粥二升,当一日食米粥

黄芪桂枝五物汤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编辑:陈义政   素材:罗学志   校对:冷燕君

本文来源于国医战队助研团,由全国中医考研整理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西医执业医师历年真题-方剂
中医如何治疗细菌性痢疾的?
UC头条:中药也有基础搭配公式,40种药对配伍,帮你化湿燥痰,健脾益气
赵怀德中医世家经验辑要——退热十五法
【强势汇总】中医方剂学之方剂对比汇总(二)
建议收藏:附药物主治功效的方剂汤歌诀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