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油石化企业的碳资产如何管理


据悉,距离明年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所剩时间已不多,对于重点碳排放行业来说,全国碳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动纳入,履约成本较高;二是主动参与,抢占市场先机。本版今日推出《碳资产如何管理》专题,从主动参与的视角,结合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石油石化行业与企业参与碳交易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提升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的途径与措施。

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自2011年北京、上海、湖北、重庆、广东、天津、深圳7省区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以来,当前国内碳交易主要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配额交易。2011年以来,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区市相继启动,目前国内碳交易试点市场已运行一段时间,尽管各个试点省区市的规则、市场情况有所不同,但基本形式大致相同,目前7个试点碳市场都是现货交易,试点地区的碳交易产品分享配额。配额由试点地区政府发放,分为无偿发放和有偿发放,配额流通范围仅限于本试点地区内,如北京市发放的配额只能供北京控排放企业履约,不能流通到其他试点地区。

第二类是自愿减排ccer)碳交易。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即是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此类项目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相似,项目开发可以在中国境内的任何地方进行,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CER)可在所有试点省市流通。当前各个碳试点地区对核证减排量(CCER)的准入做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核证减排量(CCER)的流动性。

为实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60%至65%的目标,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市场,预计2017年我国将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全国碳交易总量将达到50亿吨,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的2.5倍,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但建立全国碳市场也面临较大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和行业差异较大,社会低碳意识较为薄弱,企业碳排放数据基础差,缺乏相关法律依据。随着碳市场试点逐步走向全国统一,未来政策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区市相继开展碳交易工作,碳交易与碳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参与主体不断增多,各行各业如何提前布局,把握碳市场带来的机遇,降低碳资产风险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载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碳资产如何管理
什么是CCER?为何它如此重要?
三分钟读懂碳排放权交易
碳中和到底是啥?哪些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了解碳交易,看这篇文章就行了(下)
20210713:全国碳市场即将启航 看好 CCER 带来的行业机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