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造釉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来源:网络
颌骨造釉细胞瘤为颌骨中心性上皮肿瘤,在牙源性肿瘤中较为常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的常用分类,通常可将实性造釉细胞瘤分为五种类型,即:滤泡型、丛状型、颗粒细胞型、鳞状化生型和基底细胞型。
一、检查
1、X线检查
X线摄片示颌骨膨隆,不规则多房性囊性透光影像,此影像边缘不光滑,有半月状切迹,分房大小悬殊,波及牙槽骨者可有明显的“根尖浸润征”—牙根尖的牙槽突骨质呈不规则的破坏与吸收,牙根可呈锯齿状或截断样吸收。如有迅速长大同时伴疼痛溃疡等症状,X线表现骨间隔破坏消失,呈斑点状影时,应疑有恶性变。
2、穿刺检查
穿刺囊液常为褐色,有时可有胆固醇结晶,但无角化上皮。
3、病理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4、CT检查
高分辨螺旋CT配合牙科软件技术,特别是多层螺旋CT的容积数据采集技术,不仅能够重组出反映颌骨解剖特点的二维曲面图像和任意方位上的二维图像,而且能够精细显示病变的三维结构;由于CT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还可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囊内容物的密度;此外,应用不同的窗技术,还可分别观察骨、软组织病变的细节,所有这些改善均有助于颌骨造釉细胞瘤特征的显示。
二、亚型
1、常见的、典型的、骨质内的实性或多囊性成釉细胞瘤(SMA)。此型常见邻近牙根吸收侵犯。
2、单囊性成釉细胞瘤(UA):UA通常发生于下颌骨,可见单个或多个结节,起源于囊内壁并突出囊腔,囊壁间也可见单个或多个结节。
3、外周成釉细胞瘤。
4、促结缔组织增生的成釉细胞瘤。
三、免疫组化
单囊性成釉细胞瘤实性和多囊性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肿残余囊肿含牙囊肿
calretinin82%(22/27)94%(29/31)0/220/260/20
四、鉴别诊断
1、牙源性角化囊肿。
2、残余囊肿。
3、含牙囊肿。
五、处理
含有壁内结节的SMA和UA需要放疗,不含有壁内结节的UA需要手术摘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学习] '含牙囊肿'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CT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今日读片】头颈部病例专栏
头颈部病理十大-颌骨囊性病变十大鉴别诊断(四)
颌骨良恶性肿瘤及肿瘤样变影像学诊断路径
【读片时间】第0495期:下颌骨造釉细胞瘤
颌骨囊性常见病变的CT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