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美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指南21条声明!

导读


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肿瘤研讨会(ASCO-GI)会议期间,肿瘤评论曾对由美国临床病理学会(ASCP)、美国病理学医师协会(CAP)、美国分子病理学学会(AMP)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四大学会联合制定的用于结直肠癌评估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指南进行介绍,详见:【ASCO-GI】美发布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新指南

 

日前,该指南已发表于ASCO官方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JCO),以下是该指南中的重要声明。


1.考虑接受抗EGFR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必须接受RAS突变检测。突变分析应包括KRAS和NRAS 2号外显子的12、13密码子、3号外显子的59、61密码子以及4号外显子的117和146密码子(“扩展”或“延伸”RAS)(类型:推荐;证据强度:有说服力/充分,获益大于风险;证据质量:高/中等)。


2a. 结直肠癌患者应进行结直肠癌组织的BRAF p.V600 (BRAF c. 1799 (p.V600)突变分析,以对预后进行分层(类型:推荐;证据强度:充分/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衡;证据质量:中等/低)。


2b. MLH1缺失的MMR缺陷型肿瘤应进行BRAF p.V600突变分析,以评估发生Lynch综合征的风险。存在BRAF突变强烈提示散发性肿瘤。不存在BRAF突变时无法排除发生Lynch综合征的风险(类型:推荐;证据强度:充分/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衡;证据质量:中等/低)。


3. 对于发现Lynch综合征风险和/或预后分层为高危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医师应进行错配修复状态检测(类型:推荐;证据强度:充分/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中等/低)。


4. 推荐将BRAF c.1799 p.V600突变分析作为预测抗EGFR抑制剂疗效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的证据不充分(类型:不推荐;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风险平衡情况不详;证据质量:不充分)。


5. 推荐将结直肠癌组织PIK3CA突变分析用于临床试验之外选择治疗方法的证据不充分(类型:不推荐;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风险平衡情况不详;证据质量:不充分)。


注意:回溯性研究表明,携带PIK3CA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可改善生存情况。

 

6. 推荐将结直肠癌组织PTEN分析[通过免疫组化(IHC)检测表达或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缺失]用于临床试验之外的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证据不充分(类型:不推荐;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风险平衡情况不详;证据质量:不充分)。


7. 在治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检测中,首选标本是转移性或复发性的结直肠癌组织,如果这些标本可获得且数量充分,则应采用这些标本。如果无这些标本,一个可以接受的备选是原发肿瘤组织,应采用原发治疗组织标本(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8. 在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标志物突变检测中,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和石蜡包埋的组织是可以接受的标本。应用其他标本(如细胞学标本)将需要额外的、充分的验证,对组织处理流程进行任何变更也需要额外的、充分的验证(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9. 实验室应用的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必须经过验证,并且用于临床预期用途时具有充分的性能。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的验证应遵循临床分子诊断检测的公认接受标准(类型:推荐;证据强度:有说服力/充分,获益大于风险;证据质量:高/中等)。


10. 必须按照实验室管理规范,对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类型:推荐;证据强度:有说服力/充分,获益大于风险;证据质量:高/中等)。


11. 实验室必须按照实验室管理规范,对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的IHC检测方法(目前是针对MLH1、MSH2、MSH6和PMS2的IHC检测)的性能进行验证(类型:推荐;证据强度:有说服力/充分,获益大于风险;证据质量:高/中等)。


12. 对于临床相关的结直肠癌分子和免疫组化生物标志物,实验室必须通过应用适当的技术(如多组分检测方法)提供临床上适宜的周转时间,最佳利用组织标本(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13. 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并遵循单位内公认的管理规范,及时启动结直肠癌的分子和IHC生物标志物检测(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注意:预约检查可在具体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或者按照医疗人员制定的政策进行。

 

14. 实验室应制定政策,以确保对进行分子检测的组织进行高效的分配和利用,尤其是标本较少时(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15. 患者医疗团队的成员,包括病理科医生,可按照单位内公认的管理规范来启动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查预约(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16. 需要外送治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检查的实验室,应及时将结直肠癌标本处理并送至参考分子实验室(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注意:建议将90%的标本都应在3个工作日内送出作为一个基准。

 

17. 病理科医生必须评估候选标本是否可用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综合考虑组织的质量、数量和恶性肿瘤细胞比例,以确保标本的适用性。应在患者报告中记录标本适用性的评估结果(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18. 实验室采用的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应能够检出标本中的突变,考虑到检测方法的分析灵敏度(检出限值或LOD)和肿瘤富集程度(如显微切割),至少能检出5%频次的突变等位基因(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注意:推荐操作时检测的最低肿瘤细胞含量至少应为检测方法LOD的2倍。

 

19. 应尽快得出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的预后和预测性结果,以便通知后制定治疗决策(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注意:建议将分子诊断实验室90%的报告都应在自接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作为一个基准。

 

20. 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报告应包括结果和解读部分,而且易于肿瘤科医师和病理科医师理解。必须应用适当的人类基因组变异学会(HGVS)和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命名法并结合其他基因命名(类型:专家共识意见;证据强度:不充分,获益与风险均等;证据质量:低)。


21. 实验室必须在总体的实验室质量改善计划中融入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并根据需要确立适当的质量改善监察员,以确保检测和报告流程的所有步骤中都具有一致的性能。特别是进行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的实验室,必须参加一项正式的熟练度检测计划(如有此类计划),或参加一项熟练度保证活动(类型:推荐;证据强度:有说服力/充分,获益大于风险;证据质量:高/中等)。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直肠癌评估的分子标志物》指南的重要声明(上)
ASCO结直肠癌分子检测指南,21条实践要点!
结直肠癌最新进展及诊断思路
202307共识|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2023,广州)
一文汇总│ 分子检测在消化道肿瘤全面开花(上)
王风华:基于“分子靶点的生物标志物”成为结直肠癌研究新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