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发展了急症的中医救治办法,疗效显著提升
userphoto

2022.08.30 安徽

关注

周仲瑛1928年6月出江苏南通,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国医大师。周有世代行医,是当地有名的中医世家。周仲瑛出生时,其父周筱斋29岁,虽然年轻但是凭借高超的医术成为了当地名医。

周仲瑛从小在自家的诊所和药房长大,不仅认识很多中药,而且学到了很多中医知识,更重要的是看到父亲帮患者摆脱病痛,他的心中从小就种下学医济世的种子。

13岁时,周仲瑛正式跟随父亲研习中医。父亲非常疼爱他,但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他的要求,他对周仲瑛的要求十分严格,从《内经》《伤寒》等医学典籍入手,系统地学习了很多中医经典,对于关键的地方,父亲甚至要求他原文背诵。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周仲瑛进步非常快,17岁就可以随父亲出诊,父亲不在时,甚至可以独立出诊。

1947年,已经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周仲瑛考入上海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学习。师从上海著名的老中医章次公、朱鹤皋和蒋文芳等人,这些大师亲自授课并在临床上带教。周仲瑛在这里如鱼得水,不仅夯实了中医的理论功底和临床经验,而且熟悉了各种医派的特长,思路也更加开阔。

2年后,也就是新中国成立的当年,周仲瑛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回到家乡独立行诊。由于医术高超,很快声名大振,甚至超过了其父亲。1955年,周仲瑛再次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习。入学后,周仲瑛非常惊喜地发现,师邹云翔、曹鸣皋、樊天徒等名医都是这里的授课老师。

在学习期间,他不仅对中医经典著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还接受了西医培训,进一步开拓了思路,增长了见识,为后来的中医研究奠定了基础。从1956年开始,周仲瑛开始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担任住院医师。

周仲瑛理论功底深厚,家学源远流长,师从很多流派的名医,加上悟性极高,临床经验丰富,善于综合应用中医的各家学说,所以很快就脱颖而出,并且提出了很多的新论点和治法,特别是在急症的救治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医对急症的救治率。

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时,周仲瑛综合伤寒、温病等各家各派的学说,提出“热毒、瘀毒、水毒”的“三毒”理论,并针对各个病期的特点,提出了“病理中心在气营,重点为营血”的新论点。他据此完善提升了救治办法,疗效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治疗休克时,周仲瑛提出“气滞络瘀、内闭外脱”为休克的病理特点,同时首创气血同治,并创制了系列注射剂,治疗258例,病死率仅为4%。

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周仲瑛认为“瘀热水结、阴津耗伤”是其发病的原因,采用通瘀、滋阴、生津的治疗方法,同时研制成泻下通瘀合剂,治疗230例,显效率89%,总有效率达到97%。

除了急症,周仲瑛研究最深、历时最久、范围最广而成果最为显著的,当属“瘀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周仲瑛就对瘀血学说进行系统研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发现了大量急性外感热病以及很多杂病具有相同的血热证和血瘀证,如果单纯运用清热凉血法或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疗效往往欠佳。于是,他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临床进行反复验证,最终明确提出了“瘀热相搏”的证候。开辟了中医瘀血研究的新境界。

周老提出的这些新观点、发明的新办法,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医,在临床上发展了中医,造福了无数的患者。为了把自己的这些新思想新办法传承下去,多年他一直笔耕不辍,把他对中医药的最新思考全部倾注于纸间。他先后编著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急症学》《中医内科杂病证治精义》等著作。

注: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国医大师 (0219)
国医大师周仲瑛,悬壶桑梓70余载,善用“复法大方”治疗急难重症
访中国首届国医大师裘沛然之子——裘端常
【纪录中医】永不褪色的铅笔(国医大师:周仲瑛)
立法的具体应用--国医大师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七)
中医对急症治疗有很好疗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