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残荷听雨


雨荷心韵

21

11


● ● ●  

残荷听雨


作者简介


泥人



方华,笔名泥人,安徽巢湖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化工记者协会理事,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巢湖市作协副主席,安徽皖维集团报社主编,民刊《巢》诗刊主编。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等类体裁作品100余万字,散见国内、北美、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区千余家报刊杂志。作品入选多种选集,大量作品被文摘类报刊转载,多篇作品被选入选中小学生辅导教材。出版诗集《蓝——泥人诗选》《虚拟的村庄》、散文集《攀在树上的童年》等。

残荷听雨


残荷听雨

    

       水,平复了躁动,也消减了几分碧色。一池的秋意,几枝残荷点缀其上,像一幅简约的水墨。


      雨,如约而至,带着一丝凉意,似是给满湖的秋韵来作诗意的诠释。冷清的水面、凋败的荷叶、单调的雨声,这些萧杀残缺的元素和在一起,却演绎出自然的大美。





      于是,在一千几百年前,一位诗人夜宿骆氏亭,面对残秋败荷,听雨思友,挥笔写下一首传世绝句:“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从此,“残荷听雨”便成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体验,,成为中国文化蕴涵里一个不可或缺意象。





      有残缺,才显美的珍贵,如断臂的维纳斯。有残缺,才是真正的美,如人生。

      回到那首诗,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当时的情形——修竹环抱,湖水清澄,诗人置身在那清幽雅致的骆氏亭,颇有远离尘嚣之感。诗人一直在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小雨淅沥而下,雨滴点点击打枯荷,发出错落有致的声响。



      

      秋阴荷枯,本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却因了不期而至的雨的敲打,变的充满生机而别有一番情趣。诗人“听”到的,已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及其蕴含的人生况味,恐常人难解其味。





      有人说。“残荷听雨”极为悲凉,有一种无奈中挣扎的味道。有人说,“残荷听雨”意味着对叶绿花红憧憬的终结,这种自觉的终结体验,是一种更加真切的精神体验。也有人说,“残荷听雨”是一种对往事的追忆,这一种残损氛围中的回忆,别具温情。




      

      从李商隐的文字语码中走出来,在秋雨萧瑟的日子,寻一处残荷写意的池塘,闭上眼,静静倾听着雨打枯荷的声音。在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古曲神韵里品味,不想岁月冷瑟,不思时光萧杀,一种感悟便在心头油然而生。





      原来,残荷听雨的况味里也深藏着安逸平和的人生,

这天籁之音,也是最平凡的声音。




 文:泥人

图、编辑:雨荷心



残荷听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残荷听雨一一秋韵残荷篇
美石赏析:殘荷听雨
残荷听雨的韵味——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赏析
雨声 (文/珠珠)
子夜文摘 又到枯荷听雨时
【望安山文学】张玉庭 ||诗人笔下的雨(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