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理教育】十分努力却成绩不好?可能你属于“低品质勤奋“!

太空召集令|美国NASA航天营寒假太空游学团

       与美国科技文化零距离接触,体验西方科学思维和科技技能



你有没有遇见过那样的学生,日日早起,夜夜晚睡,永远钉在课桌上读书做题。同学拉他出去打个球,他都说:'没时间啊,要月考了我要在家里背书。'考出来的成绩却永远在中下水平。


说白了,这种努力就是一种无用的勤奋,他们好像很忙,好像很努力,但是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这不叫努力,只是重复劳动


记得原来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同桌,别人学习的时间他在学,别人玩的时间他也在学,但是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他总说自己脑子慢。


有一次考完试,我看他在写什么东西,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他把错的题,一字不差地抄到了本子上。我问他:'为什么每道题都要抄呢?试卷上不是有么?'他非常认真地说:'不行啊,试卷太多容易乱,一本错题集复习起来方便。'并且一脸学习方法优良的表情,似乎站在的勤奋和道德的制高点。


我又问:'那就写核心、重点行不行呢?'他又说:'不行啊,以后翻起来很容易看不懂哪是哪?'我再说:'这些错题的原因你研究过了吗?'他疲惫地说:'我现在哪有时间研究这个,等我抄完再说吧!'


等到了职场,也会遇见这样的人。


我原来有一个同事,经过他电脑旁边的时候,他总是在写文档,写呀写似乎写不完的样子。有一次我问他:'怎么这么多东西要写?咱们最近有这么多案子吗?'他回答:'老板不满意,推了重写,改几遍下来,就相当于多了好几个案子的量啊!'我又问:'他为啥不满意啊?'他很郁闷:'老板说我写的东西不是他想要的,他也不说清楚。'


我很纳闷:'你动笔之前可以先花点时间沟通呀。'他疲惫地说:'哪有时间啊,每次要得那么急,文案又这么多,马上开始写都不一定写得完呢!'


为什么有的人就显得那么轻松?


为什么有那么一群人,不用很忙却得到了很多赞誉?


抄题的他说班里同学:'那个刘X,平时也不怎么熬夜,还考了第三名,唉,不能和聪明人比啊!'


加班的他说单位同事:'那个王X,也不怎么加班,到点就下班,现在都升经理了,论资历,应该是我的。老板太偏心了。'


问问刘X,他说:'错题我先研究为什么错,概念不清、思路错误还是马虎。概念不清的重新研究概念,思路错误的回忆当时的思路,正确答案的思路是什么。以后同类的题是否都是一样的思路。只有特别有价值的才会抄下来。'


问问王X,他说:'写东西之前,我先问清楚老板的要求、目的和背景。他希望达到什么效果,东西是拿给什么人看的,对内还是对外,专业人士还是业余人士。写之前还要先列出大纲,给老板看,确定还有没有增加减少或者修改。确定不会再改之后再动笔。最后完稿的时候通常跟老板的需求都差不多了。'


这就是努力和重复劳动的区别。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事情的低效率环节中,努力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事情最高效的环节中。


(重复劳动在远离核心的事情上周旋,努力却在直奔目标投入精力)


重复劳动最大的特征就是反复地去做对事情结果没有实质影响的事情。就拿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对题,要充分理解每一题的思路。


如何摆脱重复劳动?


要摆脱重复劳动,首先要坚持做最有价值的事。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事?


对目标最有帮助的事,就是最有价值的事。


开始做事前先确定目标,先问问做这件事是要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想不清楚,就先花时间搞清楚。不要因为时间急就匆匆忙忙地开始。


思考是一件难度更高的事,所以许多人宁愿立马埋头干,任劳任怨,也不愿好好想一想。这种看似勤奋的行为实质上是一个人'思维懒惰'的保护色。


这根本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表面上你很勤奋,实际上却刻意回避了真正困难却更有价值的部分——而这种'思维懒惰'的行为最终会导致你成为'低品质勤奋者'。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在进化史上绝对长的时间内,人类都没有被赋予过多深度思考的任务,原因很简单,光是应激反应就足以解决掉过去95%以上的问题了。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对此有过精妙描述。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


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反应快速,但很容易上当;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却很懒惰,经常走捷径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处理方式——面对变化缓慢的环境,基因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不存在任何问题。


但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在急剧地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信息的指数级发展。如果此时还顺从基因,继续思维懒惰下去,我们将无法享受到知识增长和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好处。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想得到与过去不同的结果,就必须做一些与过去不同的事情。


'深度思考才能带来认知升级,从而成为高品质勤奋者。'


结论


勤奋很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是优秀结果的必要非充分条件。那么如何让它变得充分必要?


答案是——拒绝思维懒惰,习惯于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

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爱因斯坦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研究(ID:hantopedu),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课堂:深度思考的学习品质,比勤奋更重要!
缺乏深度思考,低质量勤奋的人永远只能当个执行者
你的勤奋,才是你失败的真正原因(深度)
这才是勤奋的正确打开方式,你那叫“瞎忙”
别再“低水平勤奋”了!努力真没那么重要,35条深度思考值得收藏
为什么说绝大多数人都是“低品质勤奋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