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晚唐·杜牧·七绝】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本诗被选入《全唐诗》的521卷第54首。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850年(唐宣宗大中四年)将离长安到吴兴(今浙江湖州)任刺史时所作。

杜牧,官宦世家,一心想报效国家。他曾在京都长安任吏部员外郎,职位清闲,难有作为。他不想这样无所事事地虚度年华,所以这次请求外放,得到批准后,便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心情。

吴兴郡,即唐湖州(今属浙江)。乐游原:又称乐游苑,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陆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为唐时游览胜地。《长安志》:“朱雀街第四街南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汉宣帝所立,因乐游苑为名,在高原上……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诸掌。”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天下太平之时,像我这般无大才的过得很有兴味,闲时喜欢如孤云般逍遥悠闲,静时就如老僧的静空恬淡。
清时:和平无事时期。有味:过得有滋有味,很有意趣。无能:没有才能。
“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无所作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其时已到晚唐,阶级矛盾、藩镇矛盾、牛李党争已愈演愈烈,但诗人却说“清时有味是无能”。既说现在是和平无事之期,更说自己无能。实在是诗人看不惯当时朝政,自己一心报国却无门,只能远离长安,到基层去。这既是逃避,更是自己对现实的发泄。自己空有抱负,却只能如老僧般闲云野鹤,无所事事。
首联的反话正说,讽刺和无奈意味颇重。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我将手持符节,远去江海,临去之前,到乐游原上去西望那位文治武功煊赫一时的明君唐太宗的陵墓。

一麾:唐时刺史按汉制太守待遇:一车两幡。幡即旌麾。此处一麾,即指外出任地方刺史之意。江海去:指出守湖州。湖州在浙东,临近太湖与东海,故云。昭陵:唐太宗陵墓,处于长安西边醴泉县东北九嵕山。

现在,“我”即将去吴兴这个靠江海的地方任职,(希望能陶冶自己,放松自己的心情);临行前登上乐游原上去西望唐太宗的陵墓。

诗人在世正是宣宗时代,但诗人不说宣宗,而是“乐游原上望昭陵”。昭陵乃唐太宗陵墓,唐朝的开创之雄主。诗人此意,颇有“哭陵”,既赞太宗之明君,当然也就是在讽宣宗之昏君了。

诗人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有学者称此诗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确实如此。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平起首句押韵【平水韵:十蒸】七绝诗。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这首诗是诗人赴任吴兴刺史前作。表达了诗人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更抒发了诗人追怀盛世之情,叹息抱负未能施展之意。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赏鉴: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写下一首诗《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诗歌和旅行更相配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赏析
【唐诗三百首】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赏析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赏析
唐诗赏析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