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臂猿的伐木累| 19种,一种都不能少
生长臂猿目前分为4属19种,在IUCN的红色名录上,有13种濒危,1种易危,4种极危,1种未评定濒危等级。无论身处何处,无论姓名种属,每一种长臂猿的数量都在大幅度持续下降。世界各处,它们的家园在商业或非法砍伐、油棕榈扩大种植、火灾等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不断缩小,非法打猎、宠物交易是它们挥之不去的噩梦。去了解它们的皮毛肤理它们的生活吧,你会相信万物有灵且美,每一种动物都值得继续在这个星球生存繁衍。

白眉长臂猿属 Hoolock
1/19
看哪样看?西白眉长臂猿雌性(左)与雄性(右)并栖树枝间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西白眉长臂猿 Western hoolock gibbon | 
Hoolock hoolock
分类 长臂猿科白眉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印度、缅甸、孟加拉
数量 孟加拉:<>
印度:6,350–7,850 (2011年数据)
缅甸:82,000–110,000 (2013年数据)
档案 因眼部上方有两道白眉而得名。雌雄异色。雄性:褐黑色或暗褐色,白色眉毛不能截然分开,中间有白色毛发相连,下颚和“眼袋”处有稀少的白毛。雌性:大部灰白或灰黄色,四肢颜色与体色相近,胸部毛发较深,面部及眼下方环有一圈白色毛发。与冠长臂猿属不同,它们头顶的毛较长,披向后方,故头顶扁平,无直立向上的簇状冠毛。

2/19
接下来换你给我理了哈。东白眉长臂猿雄性(右)在给雄性(左)理毛 / 摄影:赵超

名字  东白眉长臂猿 | Eastern hoolock gibbon |
Hoolock leuconedys
分类 长臂猿科白眉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易危
分布 中国、印度、缅甸
数量 国:<>
印度:719 (2010年数据)
缅甸:300000 - 370000 (2013年数据)
档案 东白眉与西白眉长臂猿外型、毛色都颇相似,但其中一个显著差异是东白眉长臂猿的两道眉毛明显分开,成年雄性胸部有呈浅银的斑块,下颚和眼部下方的白毛更为明显,雌性手部的颜色较体毛也更淡。

长臂猿属 Hylobates
3/19
真猿示范45度角的忧伤。敏长臂猿雄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敏长臂猿 | Agile gibbon | Hylobates agilis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数量 印度尼西亚:4479 (2002年数据)
马来西亚:分布最多地区,具体数量不详
泰国:约几千
档案 敏长臂猿也称黑掌长臂猿,因其四肢的颜色较体毛略深或同色。雌雄同色,但个体体毛颜色多样,既有黑色、褐色、棕红色,也有银灰、淡褐色、淡黄色。雌雄都有白眉,但雄性除白眉外,脸颊周围还有白色鬃毛。

4/19
前方有果!放开,让我来!未成年白须长臂猿荡于树枝间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白须长臂猿 Bornean white-bearded 
gibbon | Hylobates albibarbis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印度尼西亚
数量 至少19,000(2004年数据)
档案 曾被认为是敏长臂猿的一个亚种,2001年确定了独立物种地位。外形与敏长臂猿相似,但没有黑色“色号”,同时是所有长臂猿中体毛颜色最丰富的,周身上下有灰棕色、金色、黑色、棕色、驼色和红褐色等等。头冠颜色较深,但也间有淡黄色毛。

5/19
望向你灵魂深处的克氏长臂猿雌性or雄性(安能辨我
是雌雄?)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克氏长臂猿 | Kloss’s gibbon | 
Hylobates klossii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印度尼西亚
数量 20000-25000 (2005年数据)
档案 体型最小的长臂猿之一,曾被认为是迷你版的合趾长臂猿。雌雄同色,通体为黑,一生中不经历变色。雌性较雄性略小,但雌性有牙齿如犬,且大小如一。与同属的其它种相比,体毛较为稀疏,尤其是喉部。克氏长臂猿鸣叫较为独特,因它们不存在二重唱式鸣叫。

6/19
哇, 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呢。倒挂在树枝上的白掌
长臂猿雌or雄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白掌长臂猿 | White-handed gibbon
/ Lar gibbon | Hylobates lar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中国、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数量 中国:野外估计已灭绝
老挝、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无可靠数据
泰国:15000 - 20000 (2007年数据)
档案 白掌长臂猿有5个亚种,以体毛色泽的变化为划分依据。手、足为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两性均有暗(棕色到黑色)、淡(奶白色到棕黄色)两种色型,色型与性别、年龄无关,随着分布地的不同呈现差异。所有白掌长臂猿的面部边缘经面颊到下颌有一圈白毛形成的圆环,把脸部勾勒得十分醒目。部分白掌长臂猿的家庭结构中有长期的一妻二夫现象。

7/19
中午吃什么呢?真是一个永恒的难题。银长臂猿雄性or雌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银长臂猿或爪哇长臂猿  |Silvery gibbon/
Javan gibbon/Moloch Gibbon | Hylobates 
moloch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印度尼西亚
数量 4000 - 4500 (2004年数据)
档案 仅分布于印尼爪哇岛。体毛浓密,躯体为均匀的银灰色,顶冠部位呈深灰色,眼眉和脸颊周边形成一个白环状的圈,清晰的勾勒出黑色无毛的脸庞。它们的牙齿较其它种长臂猿明显更大,两性之间无论体型大小或毛色都没有明显差异,它们是长臂猿中除克氏长臂猿外,另一种不发生二重唱的长臂猿。

8/19
静静地看着你,一言不发。穆氏长臂猿雌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穆氏长臂猿或婆罗州长臂猿 | Mueller’s 
gibbon /Bornean gibbon | Hylobates muelleri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印度尼西亚
数量 具体数量不详(在穆氏长臂猿曾经的2个亚种获得独立种地位前,所有“灰长臂猿”的数量总计为250,000-375,000)
档案 穆氏长臂猿也称灰长臂猿,体毛着色变化从鼠灰色到褐色,眼部上方有浓而密的白灰色眉纹,面部和胸部的毛色比身体的其余部分更暗,但个体之间不一,通常随着年纪增长,深色斑块也会扩大。两性异形不明显,但雄性面部边缘有一圈不太完整的白毛,冠簇是棕色而非黑色的。

9/19
给你一个蜜汁微笑,免费的。阿氏灰长臂猿雌性or雄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阿氏灰长臂猿 (自译,尚无约定中文名) 
Abbott’s Gray Gibbon | Hylobates abbotti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数量 具体数量不详(在成为独立种地位前,所有“灰长臂猿”的数量总计为250,000-375,000)
档案 原先被认为是穆氏长臂猿的亚种之一,近期才确认独立种地位。体毛呈中灰色,胸腹部和头冠的颜色较深,但手部和足部颜色较浅。

10/19
全都给我躲开!咆哮的东婆罗洲灰长臂猿雌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东婆罗洲灰长臂猿 (自译,尚无约定中文名) East Bornean Gray Gibbon | 
Hylobates funereus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数量 具体数量不详(在成为独立种地位前,所有”灰长臂猿”的数量总计为250,000-375,000
档案 原先被认为是穆氏长臂猿的亚种之一,近期才确认独立种地位。体毛呈中灰色,胸腹部和头冠的颜色较深,但手部和足部颜色较浅。与其它长臂猿科的同类相似,东婆罗州灰长臂猿的雌性较雄性往往“战斗值”更高,主要表现在对待其它群体的雌性上,同时在夫妻关系中地位也更高,但与其它群体发生领地纠纷时,仍由雄性冲到第一线。

11/19
夫妻双双攀树干,戴帽长臂猿雌性(左)与雄
性(右)/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戴帽长猿 Pileated gibbon 
Hylobates pileatus
分类 长臂猿科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老挝、泰国、柬埔寨
数量 泰国:13000-14000 (2005年数据)
越南:35000 (2005年数据)
老挝:预计不多,但具体数量不详
档案 雌雄两性头顶都有区别于头部毛发的似圆簇冠,故得名戴帽长臂猿。雌雄毛色差异显著,成年雄性全身几近全部为黑,面部有一圈白色毛发(也可能只有白色眉带,或面部两侧延伸到太阳穴的灰色毛发带),手脚掌也为白色。成年雌性体毛为银灰色或米黄色,从头顶到腹股沟腹面上有一个形成倒三角形的大型黑色斑块,面部有一圈白色毛发。

冠长臂猿属 Nomascus
12/19
啊~~~西黑冠长臂猿雄性 / 摄影:范朋飞

名字  西黑冠长臂 Western black crested
gibbon  | Nomascus concolor
分类 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极危
分布 中国、老挝、越南
数量 1100 - 1400 (2012年数据)
档案 西黑冠长臂猿有4个亚种。雌雄异色,毛被短而厚密。幼体刚出生均为淡黄色,在1岁左右逐渐变成黑色,雄性一直保持黑发至成年,雌性性成熟时则大部分体毛由黑色逐渐变成灰黄、棕黄或橙黄色(仅头顶、胸腹部遗留黑色)。成年雄性头顶有短而直立的冠状簇毛;成年雌性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褐色冠斑,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性胸腹黑褐色毛发逐渐增多。西黑冠长臂猿除典型的一夫一妻家庭结构外,还存在一夫二妻的现象。

13/19
看我手长不长!东黑冠长臂猿雌性与幼猿 / 摄影:赵超

名字  东黑冠长臂猿 Eastern black crested
gibbon /Cao vit gibbon | Nomascus nasutus
分类 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极危
分布 中国、越南
数量 约100多(2016年数据)
档案 雌性亦异色。雄性:全身为黑色,胸部有部分浅褐色毛发,头顶冠毛不长。雌性:体背灰黄、棕黄或橙黄色,脸周有白色长毛,头顶冠斑面积较大,通常能超过肩部,达到背部中央,胸部有部分浅褐色毛发。不同于其它冠长臂猿属同类的是,雌性在接近成年前才完成被毛的变色。东黑冠长臂猿也存在一夫二妻的家庭结构。

14/19
许一个愿望等实现。海南长臂猿雄性 / 摄影:赵超

名字  海南长臂猿 Hainan black crested  gibbon Nomascus hainanus
分类 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极危
分布 中国
数量 25 (2016年数据)
档案 仅分布于我国海南岛,故名。雌雄异色。雄性:通体黑色,体形比母猿略小,头顶有短而直立冠状簇毛,如怒发冲冠。雌性:全身金黄,体背为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色的冠斑,恰似戴了顶小黑帽。海南黑冠长臂猿一生中要变换几次颜色,刚出生时为金黄色,长到6个月开始变成黑色,到6-7岁性成熟毛色才渐分雌雄,雌猿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变成金黄色的着装,而雄猿却还是一身黑衣。

15/19
合家欢乐。树枝间的北白颊长臂猿一家三口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北白颊长臂猿 |  Northern white-cheeked
gibbon  | Nomascus leucogenys
分类 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极危
分布 中国、老挝、越南
数量 中国:3群10只(野放)
越南:不到300群
老挝:预计分布最多,但具体数量不详
档案 以脸颊两侧的白毛得名。雌雄异色。雄性以黑色为主,从下巴底部一直延伸至耳朵上方各有一块白色毛发生长在脸颊两侧,头顶冠毛隆起。雌性体毛呈淡黄色至桔黄色,头顶有暗褐色冠斑呈多角形,面部有一圈或完整或不完整的白毛,没有冠毛,胸腹的黑褐色稀少,性成熟之前与雄性一般都为黑色。两性毛发都长而密。

16/19
唔,这个问题我要思考一下。南白颊长臂猿雄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南白颊长臂猿 Southern white-cheeked 
gibbon | Nomascus siki
分类 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老挝、越南
数量 老挝:分布较广,但具体数量不详
越南:数量不详
档案 外型与北白颊长臂猿相似,因此也一度被认为是北白颊的一个亚种,但与北白颊不同的是它们脸颊两侧的白毛只延伸到耳朵下方一半不到,末端呈尖状,并且整个下巴都被白毛包围。毛短,不似北白颊的白须如刷子般向脸外伸展。南白颊雌性与北白颊雌性外型十分相似,体毛也呈淡黄色或桔黄色,头顶有暗褐色冠斑呈多角形,面部有一圈白毛,不易区分。

17/19
谁在叫我?北黄颊长臂猿雄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北黄颊长臂猿 Northern yellow-cheeked
 gibbon | Nomascus annamensis
分类 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尚未评定濒危等级
分布 老挝、越南、柬埔寨
数量 越南:至少200群(2011年数据)
老挝:分布较多,但数量不详
柬埔寨:至少10000只+ 500群
档案 雌雄异色。雄性:以黑色为主,在阳光下毛色闪闪发亮,胸部有一抹棕色,脸颊两旁从下巴两侧延伸到耳下方一半位置的金黄色鬃毛像刷子般向外生长,头冠明显、茂盛。雌性:呈淡黄色到桔黄色,头部有大小不一的不规则褐色冠斑,胸腹部也有深褐色毛发。出生时雌雄都为黄白色,之后变为黑色,雌性在性成熟时再变为淡黄色,雄性则保持黑色毛色不变。

18/19
有事?说吧,我们听着呢。南黄颊长臂猿雌性(左)与雄性(右)/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南黄颊长臂猿 Southern yellow-cheeked
 gibbon | Nomascus gabriellae
分类 长臂猿科冠长臂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老挝、越南、柬埔寨
数量 柬埔寨:至少432-972群+15-273群
越南:至少273群
老挝:数量不详
档案 南黄颊长臂猿与北黄颊长臂猿雄性外型很相似,但雄性南黄颊长臂猿颊部的黄色毛发中间不相连,北黄颊长臂猿的几乎连接在一起,胸部有部分毛发呈铁锈红,两颊毛发为黄色或桔黄色。雌性:头部有形状深浅不一的褐色冠斑,胸前有颜色较深的斑块。与同属的其它种相似,雌性一生也经历3个显著的变色阶段。

合趾猿属 Symphalangus 
19/19
我的声囊是不是很帅?合趾猿雌性or雄性 / 图片来源网络

名字  合趾猿 Siamang 
Symphalangus syndactylus
分类 长臂猿科合趾猿属
IUCN濒危等级 濒危
分布 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数量 印度尼西:至少22,390 (2004年数据)
泰国:数量不详
马来西亚:数量不详
档案 趾猿是合趾猿属里的唯一一种长臂猿,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喉部的声囊裸露,又圆又大,呈灰色或粉红色,鸣叫的时候像皮球一样鼓起;二是第二和第三个脚趾连在一起,呈璞状。它们雌雄同色,均为黑色,体毛长软蓬松,面部裸露,嘴的附近略有一些白毛,眼眉为红棕色。在树上跳跃的时候双臂张开,成一个十字。喜欢单独或者小群一起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6种长臂猿:全部加起来还没大熊猫数量多,
【rlyl物种说】今日--白颊长臂猿(Northern white-cheeked gibbon)
中国珍稀动物邮票 长臂猿
长臂猿科
天行长臂猿命名人范朋飞首次公开讲述发现历程 (上)
独居雌长臂猿突然产崽!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猿性的扭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