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罗斯游记系列(七)——涅瓦河畔的教堂

宽阔清澈的涅瓦河(网络图片)

 

如果说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那美丽的涅瓦河就是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涅瓦河由拉多加湖流至芬兰湾,全长74千米,平均宽度400至600米,最大宽度1200米,最大深度24米。以河水流量来计算,涅瓦河可称欧洲的第三大河流(伏尔加河和多瑙河后)。

宽阔的涅瓦河有着50多条支流,纵横交错地流淌在圣彼得堡市区;有700多座桥梁,将近百个岛屿联结起来,使这个三角洲成为了俄罗斯的第二大城市。因为市内河道密布,圣彼得堡又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河水宽阔清澈,两岸古建林立,一派北欧城市风光。

在圣彼得堡的城市建筑当中,穹顶高耸、金光闪闪的东正教教堂星罗棋布,散发着迷人的古韵,是一道靓丽的风光,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的神秘与魅力。这些教堂是虔诚的人们心灵净化的圣地,为彼得堡市民所世代敬仰,有着至关重要的社会地位……

 

伊萨基辅大教堂

 

位于涅瓦河左岸的伊萨基辅大教堂,被视为俄罗斯的“国家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



伊萨基辅大教堂(网络图片)

 

伊萨基辅大教堂由法国人奥古斯特·德·蒙弗朗[1]设计,由44万人逾时40年,在1858年竣工。教堂地基深达10米,高约101.5米,宽97.6米,圆顶外径25.8米,内径21.8米。外部共有112根整块花岗岩圆柱,其中四面有48根高17米直径2米重达114吨的廊柱,仅次于冬宫广场的亚历山大柱(同是蒙弗朗的作品)、罗马的圣彼得方尖碑和庞培柱,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廊柱。建筑四角竖有不大的钟楼,各带一个相对较小的圆顶,它们与中央圆顶共同组成东正教教堂传统的五圆顶。3扇巨门是用橡木制成的,单扇面积为42平方米。建筑整体重量为30万吨。

大教堂的内外部装修更为考究,仅黄金就消耗了400公斤,其中穹顶外表镀金消耗100公斤,名副其实的“金光灿灿”。


教堂内部金碧辉煌(网络图片)

 

教堂内有许多镀金的、青铜的和大理石雕塑,使用有色大理石、孔雀石、青金石等进行装饰。处处可见多幅色彩斑斓的镶嵌画和宗教画,大部分都是珍品,在中央圆顶下的卡尔·布留洛夫的作品《玉座上的圣母玛利亚》是最值得一观的,而装饰教堂的300多幅浮雕和雕像个个精致无比,和谐地融入整体建筑结构之中。

教堂建筑反映了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的建筑特征,兼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的印记,造型雄伟壮观。站在穹顶的瞭望台上极目远眺,圣彼得堡城风光尽收眼底,别有一番情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伊萨基辅大教堂受到严重损坏,战后20年才修复完毕,留下了教堂门外柱子上的几处弹痕没有修补


在这块铜牌上写着:“这是在1941~1944 年,德国法西斯发射的148478发炮弹中其中一发留下的罪证”

 

 

滴血教堂(耶稣复活大教堂)

 

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二世的马车途经格里巴耶多夫运河河堤时,遭遇“民族意愿”组织极端分子的暗杀(刺客投掷的第一枚炸弹炸伤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卫兵和车夫,亚历山大二世执意下车查看卫兵伤情,结果第二枚炸弹炸断了亚历山大二世的双腿被,被送到冬宫几小时后因医治无效而死亡)。为了纪念父皇,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于1883年在其父遇刺地点,以莫斯科红场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为蓝本,修建了这座滴血教堂。

滴血教堂也称基督复活大教堂,是圣彼得堡为数不多的传统式东正教堂,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位于涅瓦大街不远处的格里巴耶多夫运河旁。在圣彼得堡所有的教堂里,它因为自己艳丽的民族传统外貌而显得别具一格。这个标志性的教堂建筑从1883年开始建造直至1907年完工。



滴血教堂(网络图片)

 

滴血教堂上有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高度约81米,宽阔的外形采用了与莫斯科巴克洛夫教堂相同的构造,轮廓很美丽;与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的区别在于镶嵌复杂,使用了丰富色彩图案的瓷砖和青铜板装饰面等,与古老的俄罗斯风格和附近古典式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典型的俄罗斯16—17世纪传统建筑风格。



教堂带有耶稣受难图案的十字架(图片下中部)


马赛克天花板《基督耶稣》


教堂内中心长形大厅全部由马赛克镶嵌

 

 

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大街上,是专为存放东正教重要圣物——喀山圣母像[2]而建造并因此而得名。教堂由俄罗斯建筑师沃罗尼欣设计,以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蓝本,1801年8月奠基,历经10年,于1811年竣工。大教堂正门两侧由94根圆型立柱构成的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形成一个半圆形广场,宏伟壮观;70米高的圆顶居中耸立在圆柱之上;广场上有一座花岗岩喷泉,还有两位俄国统帅米哈伊尔·库图佐夫[3](1745—1813)和米哈伊尔·波达诺维奇·巴尔克莱·德·托利(1761—1818)的雕塑。


喀山大教堂

 

喀山大教堂的内部更像是一座宫殿,明亮轻快,以柱列分隔的长形主堂高大宽敞,中央穹顶华丽辉煌,仰视可见一幅圣母图,周边饰以圣经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画。



教堂圆顶内侧


膜拜的队列


教堂里供奉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在教堂左侧安葬着一代名将库图佐夫元帅的遗骸,这里还保存了几面法国军旗、钢盔和库图佐夫元帅在俄法战争中攻陷城市的城门钥匙等,以此纪念。

 

 

彼得保罗大教堂

 

涅瓦河右岸的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彼得保罗要塞建筑群中最著名的一座巴洛克式建筑。由瑞士建筑师多梅尼科·特列津尼设计,于1712—1733年在原木质教堂(1703)处改建为石砌的大教堂。



彼得保罗要塞鸟瞰图(网络图片)


彼得保罗大教堂正面图(网络图片)


彼得保罗大教堂侧面图

 

大教堂钟楼总高度为122.5米,是全城最高的建筑。其中,表面粘贴薄金的金属顶尖高40米;天使十字架形的风向标高6.4米;天使塑像高3.2米,双翼伸殿3.8米。大教堂外线条简洁,形象庄严肃穆,尖顶金光闪闪,直冲蓝天,景色十分迷人。

钟楼上原来装有音乐报时钟,1776年改装自鸣钟,其11个钟铃,最小的重16千克,最大的重5吨。1952年再次被改造,每昼夜可自鸣报时四次,成为要塞的一大景观。

大教堂内富丽堂皇,是沙皇皇家墓地,里面葬着自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除彼得二世和伊凡六世之外的所有沙皇及皇后的遗骸(彼得二世葬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天使教堂;伊凡六世遗体被埋葬在施吕瑟尔堡附近,他是俄罗斯唯一没有被找到下葬地址的君主)。根据叶利钦总统的命令,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于1998年7月被迁葬于此;2006年9月28日,亚历山大三世的皇后,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在去世78年以后,从丹麦罗斯基勒大教堂迁葬彼得保大罗教堂。


彼得保罗大教堂内饰

 

 

斯莫尔尼修道院

 

敬神的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决定要抛下尘世间所有的红尘琐事,前往修道院修道。根据她的意愿,在彼得堡建立了第一所女子修道院。

修道院的斯莫尔尼教堂建于1748—1764年,建筑师为拉斯特列里,巨大建筑最终成为了俄罗斯巴洛克建筑中最完美的作品。教堂建在了由修女住所、食堂、图书馆、修道院组成的“十”字型布局中。拉斯特列里还准备在通往修道院的入口处悬挂起一个高140米的巨钟,这个设想由于战争影响,以及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对巴洛克风格的反感,钟楼建筑失去了资金来源,拉斯特列里未能如愿以偿。1828年,瓦西里·斯塔索夫又增建了新古典主义内部,以适应变化了的建筑品味。1835年教堂正式启用,但并未启用女子修道院。

今天的斯莫尔尼教堂主要用作音乐厅。



斯莫尔尼教堂

 

斯莫尔尼宫[4]


斯莫尔尼宫是一座外观典雅的三层建筑,整体色彩为拜占庭蓝白相间,是巴洛克风格和拜占庭风格的融合,在圣彼得堡的诸多宫殿里具有相当高的代表性。1806~1808年由意大利建筑师克瓦伦吉设计建成。正面长220米,主体建筑的两翼伸出,每翼各长40米,组成宫中的主要庭院。20世纪60年代又在正门增建8根壮丽的圆柱和7个拱形门廊,和其右侧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斯莫尔尼修道院浑然一体,合称斯莫尔尼建筑群。



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斯莫尔尼宫

(宫前为列宁雕像)

 

1917年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日子里,列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杨诺夫)把革命指挥部设在了斯莫尔尼宫,直到1918年首都迁到莫斯科为止,这里一直是苏维埃政权的中心。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这里的会议大厅发表对俄国公民的号召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1917年11月中旬至1918年3月列宁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会议大厅、三楼列宁第一间工作室、二楼列宁工作室和起居室,为斯莫尔尼宫的3处革命圣地。斯莫尔尼宫现为圣彼得堡市政府机关所在地。



矗立在斯莫尔尼宫前的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雕像


矗立在斯莫尔尼宫前的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雕像

 

在圣彼得堡,有着数不胜数的教堂,以上仅仅介绍了知名度与人气较高的5座教堂,其他如尼古拉教堂、圣凯瑟琳教堂、弗拉基米尔大教堂、主显圣容大教堂和弗拉基米尔大公大教堂等也蜚声海外。这些教堂与美丽的涅瓦河交相辉映,成为圣彼得堡“颜值担当”的标志风景线。

……

 

 

        [1] 据说,当时大教堂内有一组圣人雕像表现的是对拜占庭圣徒伊萨基·达尔马茨基的出现颔首表示欢迎,其中也有一尊蒙费兰手捧大教堂模型的雕像。为教堂祝圣那天,亚历山大二世的一个亲信让沙皇注意看雕像群,所有的圣徒都微微低首欢迎伊萨基,惟有建筑师傲慢地没有低头。沙皇只字未言,但从蒙费兰身边走过时,既没同他握手,也没说一句感谢之言。蒙费兰黯然神伤,回到家便一病不起,一个月后抑郁而终。他生前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大教堂的穹隆下,这是欧洲自古以来的传统,然而沙皇认为这种荣誉委实过高。于是建筑师的灵柩只绕行教堂一周,然后被葬于涅瓦大街的天主教堂。不久,其遗孀将丈夫的遗体运回法国。

        蒙费兰欲安息在大教堂的遗愿尽管未偿,但立于教堂中殿的蒙费兰胸像,多少弥补了这位法兰西建筑师的遗憾——如果他在天有灵的话。胸像特用伊萨基辅大教堂所用的各种石料制作:面部是白色卡拉拉大理石,头发——浅灰色大理石,制服——灰色花岗岩,制服领——黑色板岩,披风——深红色石英岩,勋带——绿色大理石,勋章——土黄色大理石和深红色石英岩,基座——玫瑰红大理石。

        [2] 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第一次显灵于伊凡雷帝时期。在于蒙古战争时期,多次显灵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逃。第二次显灵于俄法战争,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圣母前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出现从没有过的寒流,这次寒流使拿破仑·波拿巴军队战斗力全无,冻死过半,不战而逃,使库图佐夫一战成功。第三次显灵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圣母再次托梦给教皇说寒流将第二次出现,这次寒流使德军冻死过半,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扳机无法扣动。喀山圣母像每次都会消失,现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内,但人们相信,当俄罗斯再次出现灾难的时候它将会再次出现。

        [3] 米哈伊尔·库图佐夫(1745年9月16日—1813年4月28日)俄罗斯帝国元帅、大军事家,由于在战斗中瞎了一只眼睛,故人称”独眼将军“。出身于军事工程师家庭,在炮兵工程学校毕业。曾指挥独立支队,参加过对土耳其的战争,战功卓著。受伤后到外国治疗,回国后晋升极快。写过专门的军事训练指南,制定出一套新的战术方法。1792年曾任驻土耳其大使。1805年在奥斯特里茨与拿破仑作战失败被沙皇免职。拿破仑一世于1812年发动对俄战争时,重任俄军总司令,指挥博罗迪诺战役和塔鲁丁诺战役。1813年率领俄罗斯军队参加欧洲国家反对拿破仑的战争,不久病死。

        [4] 关于斯莫尔尼宫相关内容与本文没有直接关联,考虑到国人对苏联“十月革命”的印象颇深,而十月革命的指挥机关就设在斯莫尔尼宫,为给读者增加一些再回味的素材而加入了这部分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绸之路 欧洲北道3 俄国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俄国国都)
初到圣彼得堡见闻录(04)——俄渝鄂团自混合游记行
【万家灯火】黄宝平:《俄罗斯城市记忆:冰封圣彼得堡》
俄罗斯游2,游览圣彼得堡,涅瓦河边的建筑,金顶大教堂,冬宫……
“一路向北,再向北,俄罗斯金秋童话之旅” 圣彼得堡(下)
彼得堡美女如云亮瞎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