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既补先天肾,又补后天脾的特效奇穴——下三皇

天皇
位置:屈膝,胫骨内侧髁下缘,胫骨后缘和肌肠肌间凹陷处。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糖尿病、蛋白尿、肾炎、泌尿系统诸症等。
针法:针深五分至二寸五分(沿骨缘下针)。
运用:本穴即脾经之阴陵泉。董氏常用此穴治疗心脏病,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亦常用之。臂痛、失眠、颈项胸膂强紧亦有疗效。此外,因该穴功颤化湿滞、利下焦,故予阳萎、早泄、月经病、阴痛、腹水等均宜用之。而对于急性腹泻小腹绞痛极其特效。又,该穴点刺出血,治疗膏淋(乳糜尿)极验。

肾关
位置:天皇直下一寸五处是穴。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针法:针深一寸至三寸。
运用:本穴为补肾要穴,凡肾虚诸症皆有显效,对于两手麻木疼痛,笔者素喜并取水全,疗效卓绝。对于肩痹尤具特效。此外,该穴用于多尿,夜尿极效,透过肝开窍于目,肾水以滋木理论,治疗眼球歪斜,飞蚊症(伍以正光1,正光2)极其特效。该穴之主治范围亦颇有争议,尝有医家直言谓该穴功能系著者言过其实,此言谬极。概言之,系其针法之误。如治眉棱骨痛,前头痛等症,针需斜刺而获效。直刺则多取胸闷胸痛,强心之效。又如医界传言,景昌奇穴无须补泻即能获效,皆谓手指部诸穴而言。若对大穴而言(即肌肉多处),下针无针感,下针何益?下针而不行针,而难达到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皆谓著者妄言,岂著者之过?
  注:正光1处于攒竹与鱼腰的中点;正光2穴处于鱼腰与丝竹空的中点。
                          天皇下一五,其穴是肾关。
                          共与倒马用,倒食并胃酸。
                          单用治癫痫,眼歪散光专。
                          鼻骨眉棱骨,疼痛亦不难。
                          头晕曾有名,精神贫血患。

地皇
位置:胫骨内侧,距内踝骨七寸处是穴。
主治:泌尿糸统诸症。
针法:针与脚呈四十五度扎入,针深一寸至二寸。
运用:本穴治疗诸如肾炎、糖尿病、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梦遗、蛋白尿、血尿、子宫肌瘤、月经不调、肾虚腰痛等均有显效,唯孕妇禁针。
                         内踝上七寸,地皇淋肾病。
                         与脚四十五,阳萎肢浮肿。
                         宫瘤蛋白尿,早泻遗滑精。
                         尿血经不调,肾亏腰痛禁。

人皇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
主治: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出血、肾脏炎、肾亏之腰痛。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处是穴。
注意:孕妇禁针。
说明及发挥:
※本穴穴位即脾经之三阴交穴,配合地皇、肾关同用,合称下三皇穴。
※三皇穴为补肾要穴,举凡肾亏所致之各种病变皆有疗效。
※三皇穴并用治疗泌尿系统病,消化系统病及妇科疾病疗效甚佳。
※三皇穴治疗神经衰弱效果亦佳。

      下三皇治疗阳痿的疗效还算不错,但在董氏奇穴中,地皇、肾关、人皇合用为下三皇穴(人皇即传统的三阴交,籍于其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功效较强,故治疗上述生殖、泌尿系统疾病颇效。当其它穴位伍该穴时,须注意针刺方向,如治疗足部疾病,应略向后直刺,治躯干部疾病时,针尖应略上斜刺)。所以,取地皇、肾关、人皇为董氏奇穴治疗阳痿的主要手段。在捻转进针30分钟后,将人皇上的针退出至皮下,再向上斜刺2分,然后揉按患者会阴(同时嘱咐患者吸气提肛)。病轻者一次可效。当然,你也可以辨证配伍传统穴位。肾关治疗眉棱骨痛斜刺指的是向上斜刺,地皇穴与皮肤呈45度刺入。
在董氏奇穴里,地皇、人皇和肾关称为下三皇,天皇疗效虽卓,但补肾上不及肾关,特此说明。

        本穴组在董氏奇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区区三穴,堪疗数十种疾病,若予加减变化,为治疗诸虚第一要穴。笔者尝以该穴组行自血疗法,不唯对上症极效,对习惯性感冒及提高自身免役功能堪称一绝(有医者不明注血剂量,不持进针深浅,不谓补泻迎合,而妄言笔者言过其实,奈何!)

下三皇穴组临证应用探讨

       董氏针灸下三皇穴组,是天皇、地皇、人皇三个穴位的总称,三穴共同组成一个穴组,称为下三皇。其中,天皇穴与传统针灸阴陵泉穴暗合,人皇穴与三阴交穴暗合,地皇穴在天皇穴与人皇穴连线中点处,单独设穴,按中国传统文化天、地、人三才思想与天皇穴、人皇穴相呼应,取名地皇穴。本穴组为董氏针灸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穴组,三穴共同组成一个大倒马穴组,举凡一切肾虚之症,皆可用之。

        董氏针灸下三皇穴组,按照穴位空间论的观点,刘毅在《董氏针灸注疏》中言:“------人体小腿内侧有肝、脾、肾足之三阴脉所过,其所设天皇、肾关、地皇、人皇、四肢五穴,在实际临床中由于针刺方向的变化,而可以调理三脉不同之脉气。以足三阴脉从足走腹来看,五穴也很难分清楚到底位于何脉上。说位于脾足太阴脉可以,说位于肝足厥阴脉亦可,说位于肾足少阴脉也有道理。因为经脉是流动的立体,不能以单纯的线状传导来理解。------”经脉既有宽度亦有厚度,此言故然非虚。然则,下三皇穴组之天皇穴、地皇、人皇诸穴毕竟在足太阴脾经线上,董氏先组之所以不在足少阴肾经与足厥阴肝经而惟独在足太阴脾经线上设下三皇穴组之进针点,现在想来是有其深意的。我们知道,肾为人的先天之本,为水火之脏,肾主藏精而非生精,其中一个“藏”字至为重要。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精微,肾之所藏则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同样,肾阳可以温煦脾阳,使脾能健运,运化水湿,二脏相互影响,互相为用,功能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所以从以上观之,董针下三皇穴组,其三穴之进针点因为在足太阴脾经线上,临证针刺之时,是既可调先天之气血,又可补后天之虚亏,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清·许豫和《怡堂散记》云:“善补肾者,当于脾胃求之”。此言,当为董针下三皇穴组功用之最好注解也!

        诚然,《古典针灸大家周左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一版)第39页曾单独论及补肾与补脾胃的关系。其中,列出了刘立公、顾杰,《古代文献中胃经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上海针灸杂志》,2003)。刘氏等人统计古代针灸文献资料,胃经的常用功效共19项,肾经的常用功效共17项。结果表明,胃经和肾经第一位的功效,皆为“健脾和胃”,在这一功效上,二经高度一致!(胃经第二位的功效为疏理下肢;第三位的功效为调治腹疾;第四位的功效为安神;第五位的功效为消肿。肾经第二位的功效为调腹;第三位的功效为安神;第四位的功效为疏理下肢;第五位的功效为壮肾利尿。)是书中论及,《针灸大成》及《刺灸心法》中有足阳明经足三里穴治疗肾经疾病的记录。“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通玄指要赋》);“耳内蝉鸣腰欲折,膝下明存三里穴,若能补泻五会间,且莫向人容易说。------腰连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席弘赋》”;“足三里治风湿中,诸虚耳聋上牙疼,噎膈鼓胀水肿喘,寒湿脚气及痹风。(《刺灸心法》)”。又及,是书中亦论及了肾经太溪穴治脾胃病之例子。其中有言,肾经原穴太溪穴常用功效中的首位是“健脾和胃”,其次才是疏通下肢、壮肾利尿;历代医家多取肾经穴位以治胃经之疾,可见两经之经气相通,亦甚合“胃肾通”之意。五门十变针法中,即有所病经络为胃经,戊癸合化火,化合法实证取行间、二间,虚证取足三里、阴谷,化合法取阴谷;所病经络为肾经,戊癸合化火,实证取少府、通谷,虚证取曲泉、曲池,互合法取足三里。由此可见,胃肾互通,古已用之,且用之颇广。只不过董针之下三皇诸穴,把补益脾肾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罢了------

         网络上在总结下三皇的应用时说,此穴组可治疗一切肾虚之证,还可治疗痛风、甲状腺结节、红斑狼疮、生发瘦身、血液系统诸疾等等------董氏针灸下三皇穴组之应用,还远不止此。比如人皇穴即传统针灸之三阴交穴,在针灸临证时配董针四肢穴,可治腕关节扭伤及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及腕管综合证);配血海穴,可治妇女各种术后疼痛;单用可治踝关节无力、走路东倒西歪呈醉人步态之症;三阴交后一寸,配四肢穴可治四肢出汗异常。;汗异穴(次白穴)+高树中腰痛2点+合谷穴+三阴交后一寸,可治上腹部汗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三皇:补肾强身的要穴 | 董氏针灸 穴位解读
名中医工作室传承人学习分享(八)—董氏奇穴之“下三皇”
董氏奇穴治疗糖尿病的特效穴!
董氏奇穴治疗漏尿的特效穴位有哪些
【董氏针灸十大处方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中医, 董氏奇穴下三皇应用发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