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贫困镇到全球胜地,达沃斯的三步进化史丨空间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一直被称为「东方达沃斯」,每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优秀企业家们都会不远万里地聚集到亚布力这个地方,不谈理论,不谈成就,而是根据每年不同的主题,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所思所得,如今已经是第 17 个年头了。


但在更遥远的瑞士,在更久远的 1850 年,格劳宾登州一个偏远、贫穷的小镇达沃斯,因为一个名叫亚历山大的德国医生,悄然开始了变身国际高端经济会议中心之路。



亚历山大:

发现全世界空气最洁净的地方

 

亚历山大在没有成为医生之前,是一名真正的革命者;革命失败后,他流亡瑞士,在那里学医,并成为一名主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乡村医生。 


1853 年 11 月,大雪飘飞的某一天,亚历山大医生一路颠簸,从热闹的苏黎世孤独漂泊到名叫达沃斯的一个小镇。



小镇人口不多,没有苏黎世那样的咖啡馆和影院,起伏的山谷和安静的飘雪以一种别样的安宁呈现在亚历山大眼前。稀疏的民房分散错落在山谷上下,哪怕遇上一段像样的公路,也会显得无比奢侈。


这个小镇直到现在人口才有 1.3 万人,所以不难想象他初到此地的落寞。没有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不必要的人际往来,医生很快以职业的敏感性淡化了略显枯燥的生活现实。


此时, 1853 年历史的天空下,全球都为肆虐的结核病而困扰,亚历山大和所有同行一样,都在四处寻找解决方案。


亚历山大发现,小镇里的人身材匀称,都有强壮的胸肌和心肌,长距离的徒步和频繁的翻越峡谷竟能如履平地。更重要的是,但凡小镇居民,基本上没有发现结核病史。




为何上帝会独独偏爱这片土地上的子民呢?


亚历山大开始着手寻找老天独赐的那份神奇免疫力。最后他确信,这里的人没有任何呼吸系统疾病,绝大部分是这里的空气和水在发挥神奇作用,尤其是空气更为重要。


亚历山大坚信自己发现了全世界空气最洁净的地方,而且通过空气和水疗法完全有可能攻克结核病难题。


接下来的日子,他以革命者的激情传播这一有可能真正治疗结核病难题的重大发现。但这套极具创意的空气疗法没有预想的那样,得到太多人认可和接受,倒最终吸引了两名病重的德国人,他们远道而来,表示愿意冒险一试。


结果,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的两个德国人很快成为活广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达沃斯小镇。



人气大增的的达沃斯很快引起了荷兰投资人威廉姆·霍尔斯博尔的注意,他说服亚历山大联手经营,成立了小镇第一家大型水疗酒店 Hoelsboer-Spengler ,以及铁路沿线的 Landquart 和 Schatzalp 疗养院。

 

于是,不差钱的名流人士也来达沃斯疗养身体,像 1929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大家较为熟悉的他的大作《魔山》,正是他与妻子在 1912 年在达沃斯接受肺结核治疗时,以自身经历为蓝本所创作出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看来的确一点不假啊。



而福尔摩斯之父阿瑟·柯南·道尔则在此疗养之外,还依据当地优势,顺手学会了滑雪,也算是意外人生收获。


还有《金银岛》和《化身博士》的作者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也曾在 1881 至 1882 年在达沃斯疗养。



小镇不再只有单纯的原生地貌和生活在此地的原生居民,更多的人因为这个亚历山大医生的努力,开始奔赴这个疗养之地,呼吸这全世界最洁净的空气。


小镇也以几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偏僻落寞贫民村镇成长为一个时尚的大城市,这里慢慢有了电灯和马车,有了酒店和电影院。人们可以缓慢地在街区散步,一起相约下午茶,聊聊小镇发生的故事,听一场愉悦身心的经典音乐会。



而我们的亚历山大医生则始终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为更多穷人的免费治疗上,直到 1901 年去世为止。如今,达沃斯在医学界的地位不减当年,每年仍有不少国际医学大会在此举行。


想一想那里的好天气,我们就会对经常性接收到的雾霾预警深恶痛绝,分分秒的妒忌心就这样生起。每当这个时刻,我们就会更加向往达沃斯那个地方,更加感谢和怀念那个名叫亚历山大的德国医生。

 

运动度假胜地:

冰雪世界,人人都是孩子

 

来达沃斯深呼吸一下阿尔卑斯山中特有的洁净空气,这肯定是喜静的都市人的选择,醒脑、沉思,谁会不喜欢呢?


但是喜动的越野派风也会尘仆仆赶来,因为他们都知道,那里有条全球著名的 700 公里长的徒步长廊。


此时的达沃斯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经过前人亚历山大的基础性工作的累计,他们开始不断尝试以更好的方式来面对全世界的探访。


在 1877 年,欧洲最大的天然冰场在达沃斯落成,很多世界级的选手汇集此地,集中在这里开展专业性训练。此外达沃斯还建了一座冰雪体育馆。有了这个体育馆,每年赛事不断,成为冰雪运动者最大的乐事。



网络版说把达沃斯从疗养区升级成为旅游胜地的是一个旅店老板。大概的意思是说,当时达沃斯的观光客很少,而且都只在夏天为了避暑才来。


这个旅店老板向顾客许诺:如果他们肯冬天来度假,第二年夏天的房费全免。如此占便宜的事,客人简直没有理由拒绝诱惑,纷纷赶来,结果发现这里的冬天更好玩,达沃斯小镇从此天下闻名。

 


实际上,自 1900 年后,达沃斯看到更多客户们更为注重休闲和体育运动,于是他们加紧行动起来:世界上第一条雪橇道、第一条滑雪索道、第一个高尔夫球场等等,就这样应运而生。


看来达沃斯人的市场敏感度和办事效果好高,那个年代有此意识,还是一个小镇,试问还有谁?



又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达沃斯根据需要不断升级改变自身面貌,确保成为阿尔卑斯地区旅游的绝对先驱,并让冬季旅游旺季的发展带动和完善夏季旅游,最终使得达沃斯成为全球少见的全年旅游胜地。


有数据统计说,在滑雪旺季,会同时涌进  70  万游客来这里度假。云南大理的周边村庄,平均一年大约接待游客数量也就是 70 万人次。大写的一个服字。

 


没有亲身走进达沃斯,可能无法感受达沃斯的美。去过达沃斯的人,多以傲娇姿态来描述达沃斯的美。


他们形容达沃斯的美,美在安静无风的雪,因为那缓慢而落的雪花,给足欣赏它的人以时间去欣赏。


他们还说达沃斯的美,美在如中国山水画般的黑白相间,白的是雪,黑的则是程度不一的村落、峰峦和树木。


他们也说达沃斯的美,美在人与自然的结合,这里的雪花飞扬、林木漫山,而房屋不高,一切人为因素全被包裹在自然环境当中。


一切和谐得自然天成,活在童话世界里一般。此番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关于达沃斯小镇的安静,很多人说那里的夜晚,躺在房间里时,可以寂静到听到自己的心跳。这让活在喧嚣世界的我们有多尴尬,若真能在某一刻听到自己的心跳,可能会被这不适应的安静吓一跳。


冬天的达沃斯,街上的人群明显更多,老老少少都在冰雪世界里撒欢,前面在打雪仗的,后面的可能就是两个趴在爬犁上比赛的老头,可能这个时候,我们才会体会人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这句话的深刻。

 

克劳斯·施瓦布:

用 46 年时间喊全世界经济精英来开会

 

把会议和旅游产业放在一起来做,这是达沃斯迈向新领域的一个开端。但是真正喊来全世界经济精英来达沃斯开会的老人家——克劳斯·施瓦则是把达沃斯推向全世界的最大功臣。


实际上,早有媒体透漏,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之所以选址达沃斯,是因为时年 32 岁的论坛创始人、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先生酷爱滑雪。看来这是一个相当任性的绝对玩家啊。




 当然,早在 1969 年,达沃斯会议中心建筑部分皆以建成。从那以后的 40 年中,达沃斯不仅承办了许多会议,更使一些世界之名会议在这里安家。


今天,最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自 1970 年以后,基本都在达沃斯举办。这就使得世界经济论坛与达沃斯一同发展,同时达沃斯因为世界经济论坛和它的客人们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也许是受了达沃斯小镇自身独特的轻松、休闲气息所感染,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从最初便把非正式、平等、休闲的概念浓缩为达沃斯精神,使得论坛成为了一个在轻松、休闲气息中探讨国际经济走势和风云变幻之地。


只有两条街道的小镇,在会议期间顿时拥挤不堪;房间也很小,小得只能容下一张小床和小桌子的房间。


如此狭小的达沃斯,每年却聚集了来自全球 2400 多位各国政界、商界重量级的人物,酝酿着影响世界的重大话题。



于是,问题来了,如此级别的国际级会议,钱从何来

 

创始人尽管努力告诉媒体说自己只是个艺术家,而不是商人,但的确他很早就做好了最初的商业设置。


比如费用这一块,论坛的经费维持主要来自会员的会费,参会企业的缴费、合作企业的资金和物资支持以及各类捐献等,这些来源的持续性保证了论坛的财务持续性


 

通过多年良好运作,论坛的经营和管理、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已经形成良性循环。嗯,很优秀的一个商人艺术家或者说艺术家商人,框架设置都很实在、落地嘛。


达沃斯小镇自身也会对应如此刚需的游客和会议人群,打造达沃斯版的雪地小屋,租金嘛,大约 14 万美金,不打折且要排队,想一想达沃斯人好有头脑。


盛传有钱的比尔·盖茨为了能在达沃斯旅游或参会方便,能保有一个稳定居所,不惜提前十年把租金都提前预支了。

 


每年,大公司都有在达沃斯开 Party 的壮举,达沃斯本身也积极提供这样的服务,服务费用为 60-80 人一小时的费用在 8000 美元。 Google 办过一个数百人的 party ,一夜的花费在 25 万美金左右。


初步估算,对于参会的企业家来说,大约需要百万美金左右,这是在普通公务舱往返、青年旅社住宿、没有任何娱乐开支的前提下。

 


不在乎多少钱都要去参加这个论坛的秘密,就在于很多企业家都受益于这个行业会议,这样无法在正式议程上找到的会议,是以私密的方式进行的,参与者也均是行业巨头,恐怕参与者在乎的不是钱,担心的只是时间太少、会议太多而已。


也因此,成功的论坛很好地滋养着这个小镇的发展, 1.3 万居民中,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就有 4000 多人,这就很大比例地解决了小镇居民的就业问题。每年,这个小镇至少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 230 多万名游客。

 


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这个小镇,如今发展成为地球上最适合开会的一个小镇和顶级精英最想去参会的一个小镇,这有几代人的努力,有全球格局变化的影响,更有一些不为察觉的因素的多方面加持,使得它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认为理所当然的样子。


其实想一想,曾经的那个避难的革命者亚历山大,假如在他还没有成为医生亚历山大前,就已经知道有那样一个小镇,是否还愿意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留在那里


还有那个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如果他不是因为喜欢滑雪而选择确定固定论坛场所,是否会有今天意义上的达沃斯?




我们都曾盛年,和他们一样曾为理想奔波,但是真正唤起我们热血的,可能并非一个地方、一个小镇,它只是因为我们到了那里,然后彼此包容、成全,最终以最为合适的方式呈现给了全世界。


所以,更实实在在地坚定我们探索、创新和展望的内心,未来我们也终将收获一个独属于自己标示的那个达沃斯小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世界』瑞士冰雪小镇达沃斯(图)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如何应对达沃斯租金上涨?租什么租,直接买!
旅游小镇特辑(一)--瑞士达沃斯小镇
特色小镇经典案例:桐乡乌镇 VS 达沃斯小镇
国外“特色小镇”为什么很成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