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文人的情趣有多变态?居然如此吟诵“三寸金莲”!

华夏文明史录

关注

2023-03-24 21:51

来自重庆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一个重口味的话题,话题的内容是关于“金莲”的。当然大家先别接着联想到马某,笔者说的是“三寸金莲”。

大家可能都知道,以前的中国有一个陋习,那就是“缠足”。尤其是家里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的朋友都清楚,缠足带给老年人的痛苦有多么大。小编这么说可不是蜻蜓点水,小编的奶奶就是一个缠足的受害者。每当到了冬天和夏天,奶奶的脚就会疼得受不了……

先给大家掉个书袋,讲讲“三寸金莲”这一名称的来由。其实这里的“莲”指的是裹过的脚。而不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具体来说,大于四寸的脚为“铁莲”,大于三寸小于四寸的为“银莲”。由此可知,三寸的则为“金莲”了。

那么中国女性缠足的陋习开始于何时呢?现在许多史学家根据众多史料考证,初步确定了缠足风俗开始于北宋时期,在此之前,中国的女子是不缠足的。

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有诗句为证的。比如古代的一些大诗人就曾大量作诗来咏叹古代女子的双脚。比如魏晋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就作诗:“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再比如陶渊明也曾作文:“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作诗:“一双金齿履,两足白如霜”;韩愈作诗:“一婢赤足老无齿”……这里说得都很明白,如果真缠足了,诗人的表达方式就该是另一种诗句了。

但是到了北宋,诗人们关于脚的诗句就变了另一副模样,中国诗词史上第一首专咏缠足的词出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他在《菩萨蛮》中曾这样写道:“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看见了吗?“须从掌上看”的脚肯定是经过缠足的。北宋开了一个头之后,到了南宋,由于“朱子理学”的盛行,缠足更是在各地兴起。甚至文人们也玩出了新花样,他们煞有介事地提出了自己关于小脚的审美,什么有“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之类的。说实话多少有些让人反胃。

缠足到了明代彻底进入了兴盛时期。这时候的文人们对裹足的形状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三寸金莲”的说法就是诞生于这个时期。文人们要求脚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还要弓弯,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明末有个杀人成瘾的恶魔叫张献忠,在他率兵屠川的时候曾把四川妇女的小脚都砍了下来,堆成了“金莲峰”。

到了清朝,满清的贵族们崇尚马上打仗,所以对缠足曾多次明令禁止,但是收效甚微。太平天国时期,也颁布过类似的法令,但最后也不了了之。

自辛亥革命后,一些接受现代化教育的知识女性开始逐渐自觉地放弃了缠足的陋习,但是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缠足依旧兴盛不衰。直到新中国建立后,缠足的陋习才彻底走进了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痴迷缠足,短于三寸的叫“金莲”,长于三寸叫什么“莲”呢?
揭秘“三寸金莲”背后秘密
魂销千古的三寸金莲(图文)
“三寸金莲”是谁发明的?
中国古代女性缠足起源于何时
妇女缠足是明清陋习?清初曾明令禁止女人缠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