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量子论是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发现,虽然量子论在技术领域取了巨大成功,然而时至今日,科学家仍然没有搞清楚量子论的内在机制究竟是什么,可以说仍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量子的诡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观察创造实在。微观世界的粒子在没有被人观察之前,其特性都是不确定的,直到有人观察它的那一刻,它的不确定性才会消失。就像一个班级,没有老师的时候,学生吵吵嚷嚷,乱作一团,老师突然出现,学生立刻安静下来。微观世界的粒子也是一样,在没有被人观察时,粒子按照波函数,以概率波的形式弥漫于整个空间,像幽灵一般虚无飘渺,没有实体。但是,一旦有人观测,波函数则瞬间坍缩,一切幻象,所有的概率波瞬间消失,粒子便以一个实体出现在你面前。一旦观察者离开,实体粒子又化为虚无飘渺的概率波。犹如老师离开教室,学生又开始乱作一团。许多人一定认为,粒子在没有被观测时一定是在某个地方,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而已。起初科学家也是这样想的,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代表,并说了那句著名的话:“难道我不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存在?”但是在微观世界情况的确如此:粒子在没有被人观测时是一团虚无缥缈的概率波,只有被人观察时才立刻变成实体粒子。而观察只能是人的观察,假如放一只动物在那里“观察”,则粒子的波函数并不会坍缩,粒子仍然是一团虚无缥缈的概率波。量子论的实验研究表明,客观物质世界不是独立于观察者之外的,正是观察者的意识改变了观察结果。量子论的每一个说明都牵扯到人的意识,否则没办法解释。 近年来,世界各2012年11月8日佛在三千年前提及,「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即是说,大至世界,小至微尘,都能随着我们的心性改变,我们起心动念所产生的波动能改变周遭...量子论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世界观,即使最富于革命精神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也难以接受这一全新的理念。1926年爱因斯坦在写给波恩的信中说:“量子力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不是真的……我毫无保留地相信,上帝是不掷骰子的”。爱因斯坦始终站在反对量子论的第一线,至死不渝。事实证明他的抗争只是徒劳,上帝确实在掷骰子。搞错了方向致使他此后的工作几乎一事无成,荷兰作家亚伯拉罕·派斯调侃说,就算1925年之后爱因斯坦改行钓鱼度过余生,对于科学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这说明人的意识是一种带有信息的能量,观察能够改变一切。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存在?”。如果粒子在没有被观测的时候真的在某个地方,那么在干涉实验中粒子便只能通过一道狭缝,而不会出现干涉条纹。如今,量子论已经被无数实验所证实,至今没有一个实验结果与量子力学理论发生矛盾。 的确,粒子在没有被观测的时候根本就不是实体,而是一团虚无缥缈的概率波,一旦被观测,立刻变成实体粒子。在量子力学中不存在与观测无关的实在,而“观测”只能是人的行为,如果放一只动物在那里“观测”,粒子的波函数并不会坍缩,等于没有观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根据量子力学效应,多少人同时撞墙才能穿过去一个?
《上帝掷骰子吗?》| 柴知道解读
相对论和量子论之间根本分歧在哪里?
科学网:量子力学后哥本哈根时代(刘全慧的博客)
物理大师的困惑:概率从何而来?
量子物理的巅峰对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