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华伴读】青岛地名文化系列(四)|沂水路的背影

第四期

Geographical name culture series

地名文化系列(四)

沂水路的背影

文 李明   解说 云华


沂水路不长,自东北向西南拐了一个弯。

起点是美国驻青岛领事馆,拐弯处是德国总督府。

1902年军医科尼希的家,在美国领事馆的隔壁。

在1914年前,总督府是德国青岛总督设施行政权的地方。根据1906年10月的《胶州发展备忘录》的记载,在这个年度,总督办公大楼已经建成并交付使用。德国人在里面行使权力的时间,没有超过8年。17年后,在同样的地方,穿着臃肿冬装的日本军人,成为了这里的主宰者。

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前总督府又成为胶澳商埠督办公署,1929年7月成为青岛特别市政府所在地。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这里成为伪青岛特别市政府驻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再次将前总督府作为青岛市政府所在地。1949年后,这里开始成为新的人民政权的办公地。现在,它则是地方人大和政协的工作场所。

标志着沂水路开端的美国领事馆,最早是德国建筑师里希特的物业。1911年至1912年间,里希特在这里投资建造了住宅。里希特在青岛期间,设计了包括吉利百货公司在内的一些知名建筑。

1906年,美利坚合众国在青岛设立领事馆,1934年迁至沂水路1号。1941年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驻青岛领事馆被日本当局封闭,1945年12月领事馆重新开馆,1946年9月升格为总领事馆,

1947年5月2日,在青岛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被邀请赴山东大学演讲,礼堂现场突然出现意外,一名山大学生走上讲台,宣读了《致大使书》,要求美军交还占据的山大校舍。

司徒雷登在山东大学的遭遇,成为了美国驻青岛领事馆退场的预演。历史很快就进入了新的一页,这个变化的速度,不仅是司徒雷登所不曾预料的,也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府所不曾预料的。

今天,进入到这个前美国驻青岛领事馆的两层建筑,已经看不到一点点早年历史的遗迹,在被彻底改变了面貌的室内,人们突然意识到: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包括时间和前面曾经光荣着的过客。

编辑/小晶工作室

本系列专题片由青岛地名文化协会出品

转载自:云华伴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最美建筑(上)
青岛市区有条很小的“青岛路”,德国领事馆旧址在此
【云华伴读】青岛地名文化系列(二)|百年老院劈柴院
让外国人惊叹的青岛灵魂建筑
青岛美呆了的12座老建筑,游玩拍照美美的
青岛第一旧址——胶澳总督府旧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