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指迷“上中下同病”
userphoto

2022.08.16 甘肃

关注

同学们讨论上逆所表现的症状,有人说咳嗽,有人说呕吐,有人说头晕,有人说嗳气······

淼师:如果咱们把上逆的症状都清晰的列举出来,估计能写满一屏幕。如果只说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万一表现出来的是非代表性的呢?所以不能看到这几个症状就诊断为上逆,要升级这个思维。升级的过程就是推演的过程,推演上逆后会出现哪些可能的症状表现。或自己推演,或通过医案,或通过条文。经过漫长的积累,自然就具备了判断上逆的能力。如此练出来的诊断方法,是实打实的。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推演,只是根据几个症状直接得出结论,遇到非典型的情况就难免不知所措。

就比如,咱们对于六经的定义不是症状,而是功能。功能异常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可以是多样的,不一定是提纲上的那几种。于是所有学六经的人都会对这个提纲进行扩充。但是扩充后马上就会面临一个困难——有些症状此经也有,彼经也有。这样的症状就没用了。逐渐思维就被逼入死角——没有某症状或者必须有某个症状才能对应某个证。可是偏偏对于人的机体来说,这种高概率直接对应的信息又非常少。于是就不得不通过大量的记忆症状组合来对应病机。这么学,越往后学就越无穷无尽、浩如烟海。势必会产生一个结果——病情一旦错综复杂变化多端,就不知所措了。这是咱们中医现在的普遍问题。

学生:上逆、中虚、下陷共存之证如何处理?

淼师: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处理。因为单看上逆就有多种原因,单从邪气角度分析就有气、风、热、痰饮等上逆。再结合上哪一脏、哪一经的上逆,就更加复杂。再叠加上中虚、下陷,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孰因孰果也难以辨清。比如:

下陷造成上逆——下陷的表现是气机陷于里,而升发不足。升发不足久了,也会造成肃降不足。因为人体是循环往复的,肃降的源头是升发,升发的源头是肃降。

下陷、上逆和中虚互为因果——人体一气周流而循环往复,必须有中土斡旋中央。如果中土斡旋不住,就不会得到四维良好的支持。就像一个国家,如果中央出了问题,就会四分五裂。中土虚,四维就会旁注不足,于是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该运化的不运化。反之,四维不能补给中土,中土驾驭四维的能力也会不足。如此一来中土与四维之间就已经很难梳理出孰因孰果了,更何况还有各种邪气的传变。比如,一种阻滞会影响整个人体,继而在不同地方阻滞出不同的邪气、不同的虚。表现为热寒并现,风湿并现······于是在理论上,这种问题似乎无解。而实际临床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所用到的思路,老学员已经耳熟能详了。所以咱们的讲解也只是借不同的机缘,反复的表达这些最核心的思想。对不同问题的深入理解,本质只不过是对核心思想的组合变化而已。如下:

虽然梳理不清孰因孰果,但能分别辨清楚上逆、下陷、中虚的性质。比如,上逆的是痰湿,还是热;下陷的是气机,还是寒;中虚的是阴,还是阳。以此为前提,参照补中益气法和柴胡龙骨牡蛎法,拟出自己的治疗方案。注意是参照这个法,而并非直接用原方。

补中益气汤原方主要是恢复中土的气、燥、风(升发力),如果是其他的问题,此方治不了。但是参照此法加减变化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比如,如果需要更强的升发力就得增加柴胡的量;如果气不足,就增加黄芪的量来益气;如果大虚,黄芪力量不够,就得用人参;如果中气大虚的同时还有严重淤滞,用人参就颇为掣肘。解决这种问题的关键就是在变化中不断抓住当前的失衡点和阻滞点,随证处理。这就是复杂病机的处理思路,不存在一个通用的方法可以从头用到尾。而简单病机就无所谓了,比如单纯的上逆,有时强行降下来都能搞定。只是背后的原理有可能想不到。例如痰湿在上焦造成的咳喘,用了强行肃降之法就会把痰湿攻到中焦。此时上焦的咳嗽症状自然会消失,转而变成了中焦的症状。再治中焦的症状,最后也治好了。反思一下这种肃降法是正治吗?说是正治似乎不妥,说误治也不妥。因为确实最终治好了,还顺便处理了一遍中下焦的问题。所以治病根本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柴胡龙骨牡蛎汤给咱们演示的是左右升降平衡的思路。只要是左右升降失衡的情况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加减使用,没必要拘泥原方。

于是在尚不能清晰的分析出虚实的因果关系时,就用这两法试探。补虚的同时,让上下左右运化通行起来,避免大攻大伐大补大泄。在此之后,隐藏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而顽固的问题就会缠绵难愈。而那些由顽固问题生出来的“果”,都会随之减轻。显然未减轻的就是因,减轻的就是果。于是因果关系也随着治疗的进程渐渐的清晰起来,使得治疗越来越有把握。而如果只用一个方法解决一个问题,一个钥匙开一把锁的思维方式,就解不开此局。因为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同时解决三个问题。

注意,避免陷入线性思维误区。比如,看见上逆就想用肃降法,这就是典型的思维固化。按咱们的说法就是,在忽略整体的前提下,任何正确的方法、正确的回答,都只是一时正确。而整体是极难通过语言传递的,几乎不可能单凭语言就讲清楚。所以要把这套东西表达出来,就得讲很多。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铺垫,听起来就像胡言乱语。比如,有人提问一个问题,一位热心的同行或老师给了一个解答,此时我站出来说“任何回答在有失整体的情况下,都有失正确”。这不是不给面子吗?

讲中医,说少了没用;说多了,条件不予许,招人烦。真正对学生有意义的是——逐渐随着他的机缘,帮着他建立起适合他自己的整体思维。真不是我给出一个正确答案,他听懂了一个正确答案,就能学成的。

诸气上冲皆属失和


感谢整体观中医问答群的付小医同学审核校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玉宾中医学习群【临床带教7月11日网络课】后附病案资料
失眠:胃不和则卧不安?这里有“和胃五法”
【李玉宾老师讲舌诊二】之舌诊的中土脾胃【下】
根尘老师讲《四圣心源》(二十四)
对比呕症——破除“对应”
佳明经方讲堂(2):经方治疗眩晕的体会(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