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融绘画丨栀子花开

对于栀子花的认知起初源于中国,但最初的关注不是因为花,而是果实。栀子果实形状非常奇特,像一个小酒杯,杯壁有着七道棱,包裹并守护着椭圆的果实。其最初的用途是用作印染丝绸的染料,在以颜色划分等级的上古社会,贵族们从植物和矿物中提取染料。这小小酒杯一样的果实之所以被命名为“桅”,实在因其形状恰似古代的青铜酒器“卮”。由此判断栀子花的命名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因为那时候,盛行以用器物象形命名植物,这属于那个时期的正常的认知范畴。之后渐渐地人们对于栀子花的关注从果实转移到花了,汉朝时期,随着佛教逐渐传入中国,上层人士开始用最美的栀子花供佛,普通民众争相效仿,栀子花这种芬芳奇妙的花朵就被误认为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西域佛花。有些不事农商的文人,未经认真考证草率地认为栀子之种来自于天竺,把栀子花称之为“檐卜”。所以很长时间里,栀子花都是很分裂的存在,树木果实是中国的,花却变成外国的了。然而这栀子花的清香,是对得起“佛花”这个称号的。

栀子花开 音乐: 文武贝 - 味觉钢琴

栀子花的审美,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的贵族富豪流行建设园林,广泛收集珍稀草木充实庭院,并将可以药用的草本亦收纳其中。当时有诸多名流与权贵如齐国的谢朓有赋诗描写栀子果实,亦有梁朝皇帝欣喜于水边栀子花开的纯美景象等轶事。

栀子花开|之一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两叶虽为赠,交情永未因。
同心何处恨,栀子最关人。
南梁·刘令娴《摘同心栀子赠谢娘因附此诗》

这首诗是现今留存下来最早的关于栀子花的诗,是南梁女诗人刘令娴写给闺蜜谢娘的,后世所说的同心栀子的典故即来源于此。刘令娴家里栀子开花,她特地包了两朵最可爱的栀子花送给闺蜜谢娘,由此可知栀子花在当时还很稀少,物以稀为贵。而栀子花被誉为同心花的原因是因为开花时花瓣向心依次打开,呈现以花蕊为中心的均衡圆润美。同时,栀子谐音“知子”,暗喻知己:“我送给你一点栀子花,是因为我珍视我们的友谊。你看栀子花的花瓣向心而开,就像我和你的心灵和友谊,洁白同心,纯洁无瑕。”

栀子花开|之三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密帐真珠络,温帏翡翠装。

楚腰知便宠,宫眉正斗强。

结带悬栀子,绣领刺鸳鸯。

轻寒衣省夜,金斗熨沉香。

 · 李商隐《效徐陵体赠更衣》
这是一首宫廷诗,李商隐在秘书省履职时曾护送从宫廷里发放到道观修行的宫女。而他也曾深爱过一个公主的侍女。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宫廷掌管服装侍候皇帝的女官,她品级不高,但是因为随侍皇帝,骄傲严谨,也备受嫉妒。这个女子身材纤细柔,很得皇帝的喜欢,俏皮漂亮的宫妆眉毛,显示出优雅的气质。你看她身上垂戴着栀子花,领口绣着双鸳鸯,这个栀子花,表明她心中有知己爱人,而鸳鸯则表明皇帝已经对她超出了普通宫女的喜欢。但是她仍旧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夜晚打理皇帝的衣裳。这个栀子花的情节就很让人产生联想。是李商隐和她之间有同病相怜的默契吗?亦或这个得宠的宫廷女官在某处有了真正知心不言的人?

栀子花开|之四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栀子同心裛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

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

 · 罗虬《比红儿诗》


罗虬为情痴狂。他喜欢一个官伎杜红儿,为她写下百首情诗,这是其中之一:“栀子花正在雨露中飘香,想送给红儿又恐怕别人不知道他的心思。于是他摘下栀子花故意摆放在酒桌上引来微醺的客人们纷纷来向其打听:'这么美的花,你打算送给谁呢?’ 他才得意的说:'不送给红儿,那我还给谁?’”

栀子花开|之八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 王建《雨过山村》


雨中的山村里依稀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声,小溪夹岸绿竹苍翠,掩映着山村小路穿过斜板桥。婆媳相互呼唤一起去浴蚕选种,那庭院中间静美的栀子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

栀子花开|之二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

 · 张祜《雨过山村》


在夏天,信州水边多种植茂盛的栀子花。建立在水边的庭院,笼罩在栀子花的花海和花香中。这样大规模种植栀子,在唐朝主要是实用价值,获得果实用于药用和织染。但是栀子花馥郁的香气分明使人沉醉,且李商隐的诗中亦有“锦带垂栀子”,这是传统夏日佩戴在身上,同时表示深厚情谊的美诗。这种感觉,很典雅,很传统,很中国。

栀子花开|之六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六花薝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

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

北宋 · 苏轼《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
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寄托于宗教,产生了大量关于西天极乐世界的美妙冥想,包括佛经中的薝卜林描述大量出现在诗里,这折射出乱世宗教抚慰心灵的作用。一般的花大多是五瓣花瓣,而栀子花花瓣有六瓣多组,如雪芬芳,迥然有别其他花朵,因而被附会成了佛国仙花。于是有民间传说里认为栀子花就是西域的薝卜花的说法开始流传。其实薝卜林是佛教中一个香花馥郁的佛国园林,相传薝卜是巨大的开着黄花的树,这和栀子是有显著的区别的。曾有人考证,在当时印度最类似黄色薝卜花的是印度的黄色木兰树,它们都和和栀子花并不相关。北宋早年大力弘扬佛教和传统文化,也因此发扬了很多唐朝流传下来的以讹传讹的传说。后来北宋的苏轼写了至少十首栀子花的诗,都称之为薝卜花,也推动了这种说法。

栀子花开|之七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清芬六出水栀子,坚瘦九节石菖蒲。

放翁闭门得二友,千古夷齐今岂无。

南宋 · 陆游《二友


在陆游的心目中,栀子花和石菖蒲就是伯夷与叔齐,象征先秦风骨,这就是陆游的风骨:“那清香如雪的六瓣栀子花正在绽放,那嶙峋有节的石菖蒲也芃芃生长。这两位好友静静地隐居在我小小的庭院里,它们就是古代的伯夷和叔齐,我看见的是古人的气节与风骨。”

栀子花开|之五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海榴如火发高丛,空斗炎炎烈日红。

争似栀花浑是雪,净香薰透一池风。

南宋 · 张鎡《池上


这是一首描写盛夏栀子花开的诗,石榴红似火,和炎炎夏日争艳,美是美,就是太热烈。怎比得上栀子花开,那是如雪的清凉。那纯净的幽香清净了一池的夏风,让人如在清凉境地。

栀子花开|之九   宣纸设色  2023   丁融

六出英英九夏寒,短丛香玉映清湍。

主人自出无人管,输与泠然隔岸看。

南宋 · 张鎡《赠耕堂栀子花
六瓣如雪的栀子花轻盈展开,这个夏日分外清凉,丛生在水边的花枝倒映水中,景象如画。庭院的主人自顾外出只留下栀子花自在开放,而徘徊在对面的我却只能静静地隔岸遥观。

画:丁 融     文:初衣胜雪



关于画家
画家丁融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和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画家广泛游历于祖国的山川湖海,对这片土地的风土与美好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成为他的创作源泉。这片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深地打动着他,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通过对于自然美好造物的观察,结合其对于东西方美学思想的思考,近年来他创作了一批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绘画作品。
中国著名美术理论家卲大箴评论丁融的画:丁融抒怀,辋川卉境;天地灵气,浑然一体。
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徐建融评论丁融的画:丁融赋予了他的花卉独特的生命力,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又加入了个性化的理解。他通过一片叶一枝花抒发着自己空灵的意念想法,赋予禅意的人生体味,让更多的人感受着当代纸本中的中国传统绘画魅力。
画家主要个展
2021,“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丁融绘画展”,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2021,“映山红遍 --丁融绘画作品展”,江西省美术馆
2021,“卉生卉色 --丁融绘画作品展” ,上海市青浦博物馆  
2020,“卉观天地 --丁融绘画作品展 ”,上海新天地壹号公馆
2019,“春华秋实 --丁融花卉作品展” ,上海市文史馆 
2019,“典藏逸品 --丁融现代国画作品展”,上海国拍艺术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栀子花语大集锦 栀子花图片欣赏
花花世界42
栀子花开,so beautiful so white
栀子花
栀子花竟是染料的一种 ——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就是它
栀子花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