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秘广西系列
userphoto

2023.01.24 广西

关注

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生息繁衍在广西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西瓯和骆越人是壮族的祖先,是秦汉以前就生活在岭南一带的古代氏族部落。“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而人类的起源与饮食文化的产生是同步的。在人类形成和发展的二三百万年间,广西始终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植物茂盛、动物繁多。广西各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百多处,与距今5万年的柳江人同时期的柳江土博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就有:剑齿象、大熊猫、猪獾、瓜哇豺、虎、华南豪猪、竹鼠、弥猴、野猪、鹿、麂、羊、牛等。广西发现的距今一万至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近千处,在一些遗址的文化层中发现有烧过的兽骨、植物果核、灰烬、木炭、灰坑以及陶、釜、三足陶罐等炊器,说明壮族先民已过渡到半定居的生活,不仅知道熟食,而且由火烤烟薰的自然烤法进入了使用陶制器皿的蒸煮法,是壮族先民饮食文化的一大进步。进入渔猎时代,食用的品种进一步扩大,在广西原始人类居住遗址文化层中,出土了渔猎工具和许多鱼骨骼和牙齿、各种软体动物等。在渔猎时代,不食草木,而食鱼和动物,故当时病者选择的药物以动物为主,因此壮医养生以动物药膳起源最早。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壮家人饮食文化也进一步发展,由过去采集野果,烘烤兽肉的单一型结构向食肉和食谷物相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发展,药膳搭配较为合理,摄取了比较均衡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各种维生素,使得体质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寿命相对增长,人口繁殖增快。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壮医养生分为食疗壮药和食疗药膳两大类。食疗壮药是指具有营养保健和防病作用的食物性壮药。在古代,壮族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可药食两用。包括谷物、水果、干果、蔬菜、调料、禽兽、水产等。食疗药膳是由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和调料配制而成的膳食。既可单独由食用壮药加工制成,又可以壮药和食品为原料,按照一定的组方,加工、烹调而成。有药汁(鲜汁)、药饮、药酒、药汤、药粥等。

壮族地区草树繁茂,四季长青,使壮医形成了喜欢使用生药的习惯,并提供了使用新鲜药物的环境和条件。临床实践表明:有不少新鲜药物,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在壮乡广西靖西县,每年端午节都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药市,上市的生草药达数百种之多,赶药市者上万人。可以说这是交流药材知识和防治经验的良好机会,也是壮族人民崇尚医药的体现。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抵推测出其功能作用。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便于吟诵和传授。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驱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节大跌打驳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酸涩收敛涤污脓……等等。

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加上壮汉文化的交流,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壮医养生之道。

壮医身边的养生宝物

肉品也有疗效

在壮医当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喜欢用“血肉有情之品”做药。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院长林辰介绍,所谓“血肉有情之品”,是指一些动物,如飞禽走兽等,“这些东西既是美味佳肴,又是很好的养生补虚良药”。

在壮族地区不仅壮医熟谙其法,不少普通群众也了解这一医理。不少妇女会以山羊肉、麻雀肉、鲜嫩益母草、黑豆制成食疗方,治疗子宫虚冷等效果很好。对于阴伤干咳的人,壮医会用猪肉、老母鸭、水鸭或鹧鸪煲莲藕,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薏米健脾利湿

在林辰看诊的病人当中,有一些骨质疏松的老人。他们来到诊室,总想求得健身的药方。林辰说,南宁的气候潮湿,容易造成脾胃湿困。“脾胃不好就好像交通堵塞了一样,各种营养成分很难输送。”对此,林辰会给病人开些苡仁,即平时所说的薏米。

薏米是壮医常用的药,主要源于南方的气候原因,薏米对健脾利湿很有效果。曾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 东汉名将马援领兵到南疆打仗时,军中士卒病者甚多。他见民间喜欢用薏米来治疗,也依样画葫芦,效果显著。马援平定南疆凯旋时,特意装了一船的薏米带回京城。

林辰介绍说,薏米作为一种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称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功能。可以做成粥、饭、各种面食,对老弱病者更为适宜。

舔蕉心验蛊毒

喜欢看武侠小说的人,对于放蛊应该不陌生。作家金庸笔下的苗族女子蓝凤凰,就是一名放蛊高手。蛊毒不但在苗族地区出现,在壮族地区也有。唐代诗人沈俭期路过广西北流时写道 “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这就是壮族人民聚居地环境的写照。

因为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加上多雨潮湿,草木茂盛、虫类滋生,造就了一个多毒的环境,人极易感染患病。南方在过去被视为瘴疠之地,人们因害怕,想象出放蛊一事。

林辰介绍,蛊病其实没有那么神奇,用科学的观点解释是 一种情况是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认识的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等病症,是因虫毒结聚脏腑、阻滞经络而出现的症状;一种情况是毒药引发的腹痛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的病症。

壮族人对于诊断是否中了蛊毒也有自己的方法。林辰搜集资料时,在龙州县就采访到一位彭先生,彭先生亲眼目睹了父亲中蛊毒的全过程。当时彭父又吐又泻,面无血色。当地的壮医让他砍断一棵小芭蕉树,然后用舌头舔蕉心,次日如果芭蕉树又吐新苗,就说明没有中毒,身体将无大碍。

桂西的壮族老人常常对外出者告诫说 “如果外出吃饭,可以先吃些蒜,蒜能防蛊。”大蒜是一种很有效的防蛊植物,壮族人民很早以前便知道了。现在的研究表明,大蒜中的某些成分能降低血压、胆固醇、甘油酸脂等,可预防有害物质在血管内壁积聚。

凉茶功能多

广西人爱喝凉茶,以南宁人最为突出。不说不知道,广西凉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这是有出土文物为证的。贵港罗泊湾一、二号汉墓和平乐银山岭汉墓出土的铁冬青,就是很好的证明。铁冬青是传统凉茶的配方之一,也是一味常用的壮药。

广西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很早以前壮族先民就开始利用当地丰富的野生草药资源,当时的草药茶就是现在凉茶的雏形。林辰介绍,凉茶所用的草药原料,大多数是当地及周边地区常见的野生品种,雷公根、茅根、一点红、鱼腥草等。

在这些草药中,有单方也有复方,功能依据草药种类和分量而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本地的配方面临着绝传消失的危险。

近年来,广西圣保堂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发掘传统壮医壮药,先后研制成功并生产了一系列以民族药为主要原料、功效确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防治肿瘤药品、养生产品。其中,参红祛瘀散结胶囊有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既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又能配合加强临床上各种治疗肿瘤方法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壮族医药
壮族用药习惯与经验
壮医方药 - 概述及认识方法
广西民间草药
壮族药王节
道地药材广西田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