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老子的道家文化,就能找到孩子叛逆的根源,因为道含一切
对于孩子的叛逆,是每一位父母都倍感头痛的事情。

有关孩子叛逆的形成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现在的书籍和网络上,众多的专家和医生都对此有着深刻的论述,他们所提供的方法也很有针对性。百度一下“孩子叛逆”这样的词条,就会跳出来很多的内容。可见,目前仍有不少的家庭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很多的父母对于这个问题,还是颇为重视的。


百度百科这样解释:所谓叛逆,顾名思义,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正常的合理行为相反,常常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叛逆是一种“长大了”的感觉,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用不恰当或“特别”的方式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叛逆这个行为的发生,当然也是有原因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的叛逆呢?

有人说,是家庭的原因,特别是单亲家庭或缺少感情的家庭,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有人说,是家长、老师或者其他什么人的不正确的言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造成了孩子的叛逆;也有人说,这是孩子的大脑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经历等等。

如果用老子的道家文化,来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就会发现我们所分析的这个问题,本来就是错误的!我们把孩子的叛逆作为一个问题来分析,就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现在我们这些大人,也都是从小孩子过来的,与其问孩子为什么会叛逆,还不如问我们小时候有没有叛逆?

如今的每一个大人,都是从孩子成长起来的,每一个孩子长大了都会变成大人。每一位大人只要认真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为什么会叛逆,也就知道了现在孩子要叛逆的原因了。


也有人说,我们小时候可一点也不叛逆,我们小时候是很听话的,大人说什么我们就听什么,有时候只要大人看我们一眼,我们就乖乖的听话了。

这样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其实并不尽然,因为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弄清楚,就是小时候的我们,是自己很愿意听话呢,还是不敢不听话?

记得我自己小时候,也是个听话的乘孩子,但是我所表现出来的听话,当然不是自己很愿意的听话,因为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我是不敢不听话、不得不听话。

有好多次,已经跟小朋友们约好了的事情,由于爸妈的反对而只好作罢,让我失信于小朋友,闹得大家都很尴尬,尽管心里气得要命,却还忙着安慰小朋友;每当爸妈当着别人的面数落自己的种种不是,真恨不得当场拔腿就走,但为了父母的脸面,只好强装笑脸;每当爸妈把自己的一些私话毫无顾忌的说给别人听,真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也为了父母的面子而依然假装满不在乎。总之,小时候的自己有很多想做的事情,由于爸妈的反对而没有做成;有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被爸妈逼着去做。自己心中的那个生气啊,真想狠狠的叛逆一下,但一看到父母每天田里累死累活的样子,也就不忍心再让父母难过。更可气的是,我越是忍得住,父母就越以为孩子就是归他们管、由他们说的,他们越管得多、越说得多表示他们对我越好。

我小时候的这种经历,不知道你们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如果要说叛逆的话,我就是最有资格叛逆的人之一。所以说,所谓的叛逆,就是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心中的不愿意;所谓的乖孩子,无非就是孩子强忍着心中的不愿意,而逆来顺受不予发作而已。


作为父母的为什么会这样做?难道是故意想惹孩子生气吗?当然不是的,拿父母们常用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这都是为了你好”,但就是这“都是为了你好”的好心,却往往做了最伤害孩子的事情,当然也引起了孩子的叛逆。

那么,是父母的做法错了吗?如果站在父母的立场上,用父母的眼光来看问题,父母们是肯定不会认错的,他们会认为是孩子错了,如果不给孩子纠正这些错误,就是父母家长的失责,所以做父母的会拼了老命也要想方设法、苦口婆心的管着孩子、说着孩子。

那么,是孩子的做法错了吗?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上,以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些事情,其实也不是什么错误,大多数的情况无非就是一些闹着玩的事情。

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在孩子眼里一些很正常玩耍的事情,在父母看来就是错误的苗头,非制止不可,至于对孩子会不会造成伤害,就不是父母考虑的事了,如果孩子出现了不愿意的表现,就给孩子套上一顶叛逆的帽子。

更有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就是父母的私人物品,是必须由父母来掌控和支配的。但是,由此种种而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做父母的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也许只有孩子自己心里才知道,这也为以后的家庭矛盾埋下了根源。


孩子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只能以孩子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孩子心中的难过和抗议,这就是父母眼中孩子的叛逆。

那为什么以前孩子的叛逆比较少,而现在孩子的叛逆比较多呢?

其实,这不是以前的孩子不叛逆,只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让孩子有了叛逆也不便发作。一,以前的父母贫穷辛苦,孩子的年龄虽然很小,但也能看到父母的辛苦和家里的贫穷,每当父母生气的时候,也就想着不再给父母添麻烦,出于孩子对父母的考虑,就没有太多的叛逆,这也就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早懂事。二,以前的父母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来管孩子,只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为了不吃眼前亏,也就逆来顺受了。

现在的家庭就不一样了,绝大多数父母的文化程度都不错,也有较多的时间应付在孩子身上,而且每一个父母都自以为自己很懂,在别人面前也是表现得优雅自信,这样的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很多的关爱,却很少愿意接受孩子对父母的关爱,即使有孩子要为父母考虑什么,也会用“你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这样的话,把孩子的一点好心给狠狠的弹了回去。所以,现在的孩子,很少看到父母辛苦贫穷的一面,也没有为父母考虑什么的习惯。况且,现在的父母都不太会对孩子有很严厉的惩罚,让孩子吃眼前亏的情况很少出现。这几种情况,就导致了孩子只顾自己而很少顾及父母,又没有了遭受惩罚的后顾之忧,孩子就可以没有顾忌的叛逆了。

虽然,现在的父母也非常重视孩子的叛逆,也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包括网上咨询、专家就诊等等,但平心而论,这些方法无非就是用尽了种种温柔的、感化的、诱惑的、劝导的、精神的、物质的等种种方法手段,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办法改变孩子的想法,把孩子的想法引导到父母的、老师的思想观念上来。在看这篇文章的各位家长父母,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在做的呢?


非常奇怪的是,为什么很少有父母,愿意把自己的思想当作是孩子的思想,让自己也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心理上,来看待这些事情呢?

这就是道家文化的方法,道家文化向来就讲究通过抛开自我来看清真相,所以就要求父母们抛开父母的身份,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心理上,来看清孩子们到底是怎么想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是怎么样的心理状态。

如果能用这个方法来想一想,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因为每一位父母都把自己是孩子父母的这个身份,看得比天还大,紧紧的抓住自己是孩子父母的这个自我观念不放,却就是不知道,做父母的都这么强化自我,做孩子的就不需要自我的观念了吗?干嘛非要用尽种种从专家教授那里学来的方法,用在自己幼稚的孩子身上,来逼着孩子放弃孩子的自我而依从父母的自我呢?

每一个孩子也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独立的自我,就像每一个正常人一样,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一切,而不是让别人来支配自己,也包括不让父母来支配自己。举个例子说,就算一碗菜很好吃,“很好吃”这三个字也要由孩子来说,这才是对孩子自我的肯定,宁可由孩子说菜“很好吃”,父母再来附和说“是很好吃”,而不要父母先说“菜好吃”,然后让孩子来附和说“是很好吃”,这样就成了对父母自我的肯定,而不是对孩子自我的肯定了,这种否定孩子的自我只会使得孩子故意叛逆的说“不好吃”。

每一个孩子在小时候的长大过程中,对自我的认定非常重要,孩子最反感父母否定孩子的自我,如果做父母的屡屡挫伤、打击、压制、否定孩子的自我认定,不管父母采用的是何种方法,其结果就是越发激起了孩子的自我认定,于是就造成父母越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方法用尽,其结果是孩子越叛逆。



曾经看到过一对母女走在大街上,女儿向一个熟人很开心的打了一个招呼,并且边走边聊了几句,结果一旁的母亲似乎不乐意了,开始斥责女儿“啰嗦什么”、“还不快走”,这不是做母亲的逼着女儿叛逆吗?

也曾经看到过很多的父母,只要求孩子听父母的话,却从来不肯听从孩子一句话。我就跟他们开玩笑说,你现在只要求孩子听你的话,等你孩子长大了,也就只学会了听别人的话,却没有学会让别人来听自己的话,你还指望孩子将来能走上领导岗位吗?

如果能用道家文化来看清了这些情况之后,再来解决孩子叛逆的这个问题,方法也就很简单了,因为最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不是让孩子放弃自我来依从父母,而是父母先要放弃自我,再帮助和鼓励孩子来认定自我。

至于如何帮助和鼓励孩子来认定自我,我们将在以后的文章中与大家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才是孩子青春期叛逆的根源,要是还不明白,这父母真是白当了
叛逆之根源
青春期孩子
找到叛逆期孩子的逆反根源,家长才能更好地和孩子相处!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一个人成为“废柴”的9大根源!越早知道越好
孩子叛逆期分阶段,在这个年龄之前,家长大可不必担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