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家邓运华:咬定文学 放飞梦想

“多面手”作家邓运华:咬定文学 放飞梦想

文/诗影

邓运华,湖北省作协会员,武汉作协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二届签约作家,迄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百万字左右。


儿时埋下作家梦想

邓运华七八岁时迷上了看书,他用自己抓鱼、养蚕、摘草药挣的钱,买了很多小人书。尽管识字不多,他用囫囵吞枣式的阅读,配合图像的想象,一次次翻过来看过去。他的小人书从几本、几十本到上百本,《火烧赤壁》《智取生辰纲》《小兵张嘎》等深深印在脑海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阅读文学名著,《隋唐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成为爱不释手的读本,《宋词三百首》《围城》等更是成了他的枕边宝贝,他每看一部都写一些心得体会,一些精彩片段和感人情节让他受益匪浅。

参加第四届“三江笔会”合影

在他的书柜中,一本“古老”的《红楼梦》页面发黄,当中不同颜色笔迹的附注,显示不知被他翻阅了多少回。他常常沉浸在书中的情节,与纸上人物同悲喜。他在畅游书海中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也在心里埋下一份当作家的种子,那是他最美的人生之梦。
长篇小说《疤痕》出世
梦想的萌发,往往在不经意间。邓运华闲暇时写了篇《我的爱情没有结尾》,这篇两三万字的小说发到“榕树下”网站,阅读量达到几十万,留言数百条。
此时他已过而立之年,觉得是时候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了。2004年春节刚过,他报读了鲁迅文学院小说函授高级班,因成绩突出被授予“优秀学员”。这一年他正式投入创作,不分昼夜历时半年写成18万字《疤痕》。这部长篇小说在全球华文大赛中脱颖而出,他因此成为新浪网签约作家。

参加省作协第四届高研班合影

《疤痕》讲述2003年中国农村税费改革这个历史大背景下,一个普通的乡镇干部在官场、商场、情场上的矛盾困境、爱恨情义。它是一部反映现实主义的作品,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沉浮状态成为一个阶层的样本,故事背后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在改革阵痛中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是一部兼具艺术性、思想性、社会性的佳作。

散文随笔遍地开花
2004年7月1日,邓运华在《长江日报》副刊发表处女作,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在《湖北日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以及《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上百家报刊发表了大量散文随笔,他的文章被《读者》等刊物转载,很多作品被选编入书并获奖。

发表散文随笔一览

小试牛刀就初露锋芒,更加坚定了邓运华文学创作的信心和决心。他认为在文字大厦里,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还要善于观察社会和观察生活,做到有感而写,有感而发。他平时爱花惜草,阳台上种了百合、茉莉、海棠等花卉,怡心养性的同时,《桂花三弄》《白菜当花养》《水仙的眼泪》《城市的地锦》等一篇篇优美的文字流露在他笔端。他爱下厨房做家常菜,外出就餐也很注意一些特色菜肴,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一次次灵感激发,《腊肉“偷”泥蒿》《花生对美女》《番茄嫁鸡蛋》《演绎一道香辣虾》《不妨来道“乱炒菜”》等一系列美食作品见诸报端。他的文章引起了不少人注意,《南京晨报》《中山日报》等报刊为他开辟了个人专栏,他因此成为专栏作家。

用心经营小说世界
2010年,《芳草》杂志选载了《疤痕》,这部长篇小说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2012年,《疤痕》由长江出版社出版发行,长江日报以《黄陂乡土作家出版长篇小说〈疤痕〉》为题报道,《长江商报》以《湖北首部乡镇干部题材长篇小说〈疤痕〉面世》为题报道,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长江网等数十家媒体纷纷转载,相关书评《不能忘却的伤痛——读邓运华的长篇小说〈疤痕〉》和《长篇小说〈疤痕〉的艺术魅力》等作品评论引起很多读者的关注。

发表小说等作品一览

邓运华喜欢读小说,希望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小说世界。早在2004年,他的短篇小说《瑜璞》发表于《晶报》,小小说《花儿在生命中开放》发表于《经典阅读》。《疤痕》出版后,他把写作重点放在小说上,先后有中篇小说《和尚班记事》《住读》《车祸》发表于《四川文学》《芳草潮》《芳草小说月刊》,短篇小说《除夕之夜》《幺三九》《黄金帅》发表于《长江文艺》《湖南文学》。

在西藏体验冰川之美

邓运华喜欢旅游,自驾西藏后,创作了戍守边疆主题的中篇小说《亲爱的你慢慢飞》、两代人情感主题的短篇小说《走吧我们去冰川》、旅途偶遇主题的散文《我的好友丁则仁青》等,这些作品以壮美的雪域高原为背景,描绘了亲情、友情、爱情,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报告文学记录主流
邓运华刚开始写报告文学,是因为身边有鲜活的事例,可以“妙手偶得之”。2005年,他采写了3000多字的《堂嫂的故事》,发表于6月9日《长江日报》副刊。一个月后,他采写了约5000字的《融化雪山的父爱》,被《深圳侨报》副刊整版发表,不久被《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转载。
2015年后,他积极响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关号召,记录社会主流进程,反映民生主要关切,采写和发表了大量纪实性作品,仅在《武汉印象》就发表了《大“菊”为重,英雄之城》《印象木兰山》《腾飞的龙》《边镇》等作品,在《雕塑大武汉》发表了《凤凰涅槃姚家山》《腾飞中的前川新城》《滠水老河道蝶变》《精准发力,标本兼治——蔡店街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纪实》等作品。

就宣传文化工作交流发言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邓运华一边积极深入抗疫一线工作,一边抓紧采写战疫感人事迹的文章,大力弘扬武汉人民的抗疫精神,先后在《湖北日报》“东湖”副刊发表《隔离点二三事》,在《广西日报》“花山”副刊发表《那一刻,我代表一座城》,在中宣部2020年重点出版物《众志成城——武汉战“疫”记》发表约6000字的《隔离点见闻》,在被誉为“武汉战役日记”的《英雄城记》发表《当了几天“菜贩子”》,在《中华文学》发表《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当代老年》发表《我在隔离点的工作实录》。

粗略统计,他已发表纪实性作品二三十万字,这些作品讴歌了人间大爱,讲述了中国好故事,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文学编辑为人嫁衣
邓运华用一支笔演绎喜怒哀乐,描绘人性的真善美,以文字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滋润了读者的心灵。
早在2005年,邓运华创办了季刊《人文前川》,17年来按期出刊从无延误。作为《人文前川》主编和《黄陂文艺》执行主编,他甘心为他人做嫁衣,培养了大量文学新人。邓运华在政府部门当过几年专职文秘,公文写作功底也很深厚,曾采写和宣传“全国道德模范”马旭、“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杨汉军等先进事迹,获得全省“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奖。

获“武汉读书明星”奖,被市委宣传部聘为“阅读推广人”

在武汉市第二届读书明星活动中,邓运华荣获“武汉读书明星”奖,被市委宣传部聘为“书香江城阅读推广人”。他积极发挥个人影响,组织举办读书会等活动,带动更多文学爱好者创作,不断壮大当地的文学大军。

在“书香黄陂·墨香有我”读书会上交流发言

“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放飞文学梦。”谈及未来,邓运华的脸上风轻云淡,眼光里却坚定有力。

(本文由作者诗影授权代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2岁才开始识字,58岁加入省作协,山东农妇王秀云创造文坛奇迹
成了作家也不怎么样
“珠江阅读”欢迎您
【散文】 “大象山人”咏叹调 一一作家郭大国不能不说的故事 | 楚帼
H14826
白烨:陈忠实写作《白鹿原》的前前后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