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深不知处 毛坝青岩村

图文//任茂盛湖北利川

初冬时节,慕名前往一个“云蒸霞蔚,仿若仙境”的,被世人遗忘、仍藏于深闺的小地方,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青岩村。

青岩村位于毛坝集镇西北方向,距集镇8公里,距利川城区38公里。青岩由于特殊的地形:南有安家山、北有老鹰岩,山势险峻,人畜不能过。唯有西北面的青岩山(包含大茅坡)、东面星斗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正可谓“山中才一日,世间已百年”,保住了这一方水土及百姓的平安和文化的传承,这里儒家、道家、土司文化交融;这里是湖南入川、四川入湘鄂的古盐道必经之路,村里风景秀丽,文化底蕴厚重,全村因茶叶和坝漆而闻名。

为观日出时的云海,我们早上五时半就驾车从城区出发。天色微明,便来到著名的毛坝大茅坡云海观测点,向导告诉我们大茅坡的云海特点是气势宏大、广阔,而青岩的云海则是小巧、灵动、变化多端。由于大茅坡我们多次前来拍摄,于是继续驱车沿着盘山公路前行,来到巨大的青石岩下,停车观望。

青岩的云海

只见山谷间流云奔涌,群山浮动。将远处的星斗山和近处不知名的群山相连接,似乎只差一叶小舟就可以漂移而去。

这滚滚的云流,时而变作一团团的棉絮,温柔地爱抚着这一片绿水青山;

时而化作长长的绫罗,绕着这个山峰飘忽而来,又向那个山峰飘忽而去;

时而化作流水瀑布,气势磅礴,呼啸而过,将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时而化作波涛滚滚的大海,让那一座座青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于云雾之中。

蓦然,一轮红日腾空而起,万道光芒洒向大地,刹那间,山有了颜色、风有了形状,云海更是被镶上了金边、盖上了金色的披风,有的晶莹剔透灵动美丽、有的金光闪闪随风起舞、有的绕山飘逸将一缕缕金色铺向时隐时现的山峰......

那如飘带般的盘山公路、农舍、茶园、红叶时隐时现于金色的阳光下......

随着气温上升,那云雾如妙曼的轻纱向上萦绕而来,我们便逐渐裹上了轻纱,阳光将又将身影投放到不断不变化的云雾上,仿佛腾云驾雾来到仙境......

一阵略带寒气的清风带走了云雾,那山下袅袅升起的炊烟、层林尽染的群山、九曲回肠的公路、泛着波光的小溪,错落有致的民居,迎风而立的漆树,满山遍野的楠竹林,便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青岩的古盐道

“桑木扁担两头尖,上挑棉花下挑盐。脚板磨起血泡泡,肩膀痛得直叫唤......”一阵阵悠扬、如诉如泣的歌声从大山深处传来,那是早起的牧童唱着远古的《挑儿歌》。

原来,这青岩地界上还有一条鲜为人知的古盐道。这是连接四川与湖北、湖南茶盐道大动脉之一。

我国历史上曾有两次“川盐济楚”运动,运动中大量的川盐从自贡、西沱古镇、大苍古镇穿越大巴山、武陵山,经鄂西到达湖北、湖南。其中横亘恩施的古盐道是通往江汉平原的唯一通道,故这条“盐大道”被人们喻为“南方的丝绸之路”。但随着近代川盐的枯竭和现代公路的贯通,川盐古道逐渐被人忘却。数百年来,它虽然深藏崇山之中,却曾经是 恩施 沿线土家族人重要的经济命脉和对外交往的传播路线,积淀的无数文化宝藏让人惊叹和折服。

青岩古盐道的修建却具有传奇性。相传那是清朝时期,毛坝穷山恶水,地瘠民贫,交通闭塞,乡民们行路艰难。乡贤刘玉成(原名刘祖旺,大清光绪年间科举举人),倾家荡产率乡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用毕生精力(1835-1897年)修筑一条从咸丰黄金洞的金洞寺至 利川市元堡乡的蒋家桥50公里的茶盐古道,其中最为险峻的是“陡梯子”。

我们驱车来到覃家沟,迈过干涸的小河沟、踏上崎岖的山路,穿过整齐的茶园和农舍来到一片田园,一位正在田间劳动的老乡送来大大的红薯让我们解渴。

再向前有一片相对平缓的沙地,向导说这里就是当年贺龙枪毙“白匪”头子的地点。继而小心翼翼地走过长满青苔的小桥,便来到“陡梯子”的起点了!

这是一条依山势而上、弯弯曲曲、或宽或窄、或陡或缓,时隐时现、飘飘荡荡直通茫茫的云际的青石板路。

我们正挥汗如雨向上攀登时,“老挑儿呢!你莫忙呃~太阳过了还有月亮呃~~~”这是向导吼起了当年的山歌!

突然,我们眼前赫然开朗,原来是古盐道遇上盘山公路,一时间,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在这里不期而遇,好像前世与今生的相逢,是那样的突然又是那样的融洽!

这“陡梯子”上曾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红军三过陡梯子,青岩山水只等闲,长途奔袭汪家营,沿着古道勇向前!”。唱的是贺龙率领红军“三打汪家营”途经此地宣传革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壮大红军队伍的故事。

“联产承包就是好,家家有了多余粮,挑着担上陡梯子,为国储粮心欢畅!”唱的是实行联产承包后,丰收的青岩人踊跃争送公粮的豪情。

一条古盐道,一曲挑儿歌,一首首民歌,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浪漫、多少艰辛、多少温暖、多少激情,留下多少故事、多少传说......。

古盐道上的塔与桥

青岩是因为被巨大的青岩山包围而得名,它位于利川城区与毛坝镇之间,在未修通公路前是利川城与毛坝的必经之路,随着公路绕行开通,该地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曾经的辉煌与悠久的历史却留下了世世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

沿乡间公路,路过青岩村党员活动中心继续向前约1公里,便来到了始建于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的字库塔。这是一座呈六角三层楼阁式空心石塔,通高5.7米,二层西壁开窗,额题“步青桥”、三层西壁阳刻楷书“字库”。体现了古人对纸的珍惜和对字的尊重、崇拜。这是用于处理废纸和书信的“圣地”,必须择吉日到字库塔行叩拜之礼后焚烧。

在字库塔的旁边是一座与该塔同建的古老拱桥,名为步青桥,该桥南北向跨青岩河,为单孔石拱桥,长21.4米,宽4米,孔跨7.2米,拱券纵联砌置,桥下是潺潺的清流。 步青桥有平步青云之意,是指有了步青桥,茶盐古道上的商旅往来就能更加方便快捷,如履平地,青云直上。

此外,还有节孝碑、关庙、八角庙、黄门陈君墓、街坊和驿站。

古茶盐道终将被现代公路替代,那昔日繁华的客栈、精壮的“挑儿”、精明的商贾、多情的老板娘都随时光远去......然而,传统文化,造就了青岩人尊敬文化、民风淳朴、勤劳勇敢、爱憎分明、讲究孝道的品格!

而今的青岩人正自信地保护这青山绿水的家园,满怀信心地建设美丽的家乡,笑迎八方来客!

小贴士:毛坝镇是 湖北 利川市 的一个乡镇,这里是著名的国宾茶——“ 利川 红”、享誉世界的“坝漆”原产地。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气候宜人,是备受 武汉 、 重庆 等地“候鸟”非常青睐的地方!该镇的“五一村”“五二村”“ 蓝田 村”、“大茅坡云海”成为各地摄影师趋之若鹜的摄影地。“ 蓝田 村”的民宿更是“一房难求”!而青岩村,这个“云深不知处”的美丽地方将会以崭新的美颜展现在世人面前。

如果乘火车可先到 利川 火车站,然后乘坐到毛坝的班车即可到达。如果是自驾游可沿G50高速公路在 利川 城区出口下,约一个小时车程直奔毛坝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利川毛坝发现“悬空”奇石,很少见!
雨亭沉浮录 第十回 石龙闲人著
牟少华【散文】红色足迹印夹壁
什么是利川红冷后浑
利川红 何以红
云海大利川:香淹坝——日出云海天际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