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过这个后,没人敢不孝

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始终崇尚“孝德”,也有不少名言章句对“孝”做了详尽的诠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这句诗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像这样宣扬孝道的文字古文里随处可见,今天带大家一起重温经典,相信看过这个后,没人敢不孝。

1

《论语》(春秋)

作者:孔子弟子

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第一》

释义:

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

释义:

孔子说:“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第四》

释义: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2

《礼记》(春秋)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简介:《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释义: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

3

《孝经》(春秋)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简介:它是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全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指出孝是诸德之本,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释义:

孝是天经地义的。

4

《孟子》(春秋)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简介:《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离娄上》

释义: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上》

释义: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5

《大学》(战国末期至西汉)

作者:曾子

简介:《大学》是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释义:

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6

《三国志》(西晋)

作者:陈寿

简介:它是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三国志·魏书》

释义:

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7

《名贤集》(南宋)

作者:南宋后儒家学者

简介:它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汇集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有些还渗透了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等思想,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释义:

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8

《古人云》(宋)

作者:林逋

简介:《古人云》丛书是从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相关著作中选出几十种小书编辑而成,是我国民间(私人、家庭)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古人云·省心录》

释义:

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

9

《增广贤文》(明)

作者:佚名

简介:《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集结了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释义:

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释义:

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释义:

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10

《劝报亲恩篇》(清)

作者:佚名

简介:文中大力宣传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广泛流传,影响极大。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释义:

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

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释义:

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释义:

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释义:

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释义:

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释义:

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释义:

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

11

《弟子规》(清)

作者:李毓秀

简介:《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释义:

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释义:

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释义:

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释义:

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首孝弟,次谨信。

释义:

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释义:

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

孝敬父母的道理古人尚且理解得如此通透,当今时代,无论以何种方式,我们都应当将千古孝道好好传承下去。反观自己,你做到孝了么?

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汇编

编辑:陶恒

关于“图雅”

赏明媚画面

图雅致生活

扫描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文名言谈孝顺:为人儿女要学习
孝顺名言
关于孝心的名言
孝道
孝道名言警句集萃
关于孝敬老人的名言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