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越罗布泊之三:楼兰,楼兰
       10月3号下午6点30分,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铁板河的地方。

       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传说中的楼兰古国区域。古楼兰王国一直以来都显得极为神秘,据史料记载,它于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630年消亡,可考的历史有800多年。国土范畴东起古阳关,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尔金山,北到哈密,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门户。古代“丝绸之路”的南线、中线就是从楼兰分道的。

       楼兰遗址的发现堪称20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1900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带队考察罗布泊地理情况,偶然发现了楼兰遗址。之后陆续又有包括斯坦因在内的多名学者多次进入罗布泊考察,均有重要发现。1980年,中央电视台为拍摄《丝绸之路》组织了50人的大型考察队赴楼兰考古调查,结果就在我们今天所在的铁板河一带发现了一批楼兰早期的墓葬群,发掘出了距今3880年震惊中外的“楼兰美女”。

       西安的几位车友一路上一直要求我们的刘向导带他们去楼兰遗址看看,因为在前期召集队员的时候,刘向导可能故意地混淆“楼兰”和“楼兰遗址”这两个概念,让一些不明真相的队员以为去楼兰就是去“楼兰遗址”,但实际上,“楼兰遗址”作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地,没有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准,是不允许私自进入的。所以我们的刘向导对他们的这个要求一直采取闪烁其词的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他就这么拖着。不过碰到较真的队员,他是需要为自己前期的大忽悠买单了。

       晚上大伙在铁板河安营扎寨。通过GPS定位,我们的营地距楼兰遗址直线距离约为24公里。西安方面的闵队提出第二天徒步进去,刘导最终拗不过他,决定第二天带队徒步进去。

       一般人,在平路上一个小时也就能走个4、5公里,24公里的话,来回也需要一天的时间。何况这是在楼兰,地形极为复杂,前后左右都是一个个的小土包,人与人相隔10来米就会看不到对方,极容易迷失方向,极易迷路。所以我们队伍里也有一些队员认为不应该去冒险。因为没有一定的体力和户外经验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刘导还是决定带队徒步进去,并要求大家根据自身体能情况报名参加。不参加徒步的队员,就需要在原地呆一天。当时除了西安方面4个车友外,我、Rains、蝎子也报名参加,加上刘导一共8个人,组成了明天的徒步楼兰小分队。

       大家开始分头行动了起来。我、刘导和闵队开始将什么事先准备的一条横幅撕成小条,路上做标记用。胖子一直不赞同大家徒步进去,认为太过危险,但他作为司机,拗不过刘导。所以他就给大家强调明天路上的一些注意事项。包括:

      1、每名队员必须有双肩包,带足8瓶以上的矿泉水。

      2、各自备足自己两天的食物。

      3、随身必须带一盒火柴。

      4、尽管当天就赶回来,但每名队员还是必须带上羽绒睡袋,以防意外。

      5、路上走热了,脱了衣服必须扎在腰上或背包上随身带着,不能嫌麻烦扔掉。

      ……

       我们的队伍中,来自河南的一名女队员跟刘向导私交比较好,可能网上谈的比较多吧,路上还比较说的来。就在胖子给大家强调路上的安全守则的时候,她开始当众责怪起刘导来,认为他牺牲大多数队员的利益,而去满足个别队员的欲望。觉得他不从队伍的安全性上考虑,不应该不顾队员的安危而同意带队徒步楼兰。作为领队不应该只考虑去迎合满足少数队员的私欲,而让大多数队员为之担心。说着说着,竟情不自禁落下泪来!

        她这一说一哭,一下子把大家都哭醒了!

        我必须承认,我当时并没有坚定站在反对的一方。因为我内心也想去楼兰古城遗址,我想这辈子不可能再来一趟罗布泊,再走一回楼兰了。现在近在咫尺,有机会我当然愿意去尝试一下。当时我想,既然西安那几位车友能走进去,我们几个经常玩户外的难道还能走不过他们?他们能走,我们当然也能。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我当时的想法的确是太幼稚了。试想如果队伍中有一个队员走了5公里或者10公里走不下去了,我们全队人员就必须全部返回!这种地方是不可能让一个人落单的,那只能是必死无疑!

        的确,我们当时有些队员的考虑和选择太过自私,太过危险也太过幼稚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虽然我不是这次事件是始作俑着,但也没有站出来理直气壮地反对。现在想来,在罗布泊、在楼兰,我们竟然在不知不觉间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第二天一早,大家正打算根据昨天晚上一致的决定,途径楼兰保护站前往罗布泊湖心。这个时候从前进桥方向开过来3辆挂重庆牌照的车。在罗布泊能够遇到其他的车队还是比较难得的事情,大家免不了要问候打听一番。从交谈中得知,他们是从34团请了一个当地的向导,说是这个向导知道一条开车去楼兰遗址的路。这下,西安的闵队又来了劲,再次跟刘导交涉,要求跟着34团的向导开车进去。

        于是,吃过早饭,我们的行程再次被临时更改,大家都随重庆的车队跟着34团的向导往里面开。可谁知,34团的那个向导根本就不知道路,楼兰遗址本来在我们营地东南方向,34团的向导却一直带我们往西走,越走反而离楼兰遗址越远。这个时候,刘导做出了一个让大家都觉得匪夷所思的决定,他要带大家走另外一条路开车进去!

        由于我们的车是头车,在许师傅明确表态不开车进去的情况下,刘导竟然跳下车,径自上了西安方面的车,连给我们阻拦他的机会都没有,带着西安车队和重庆车队他们6辆车回头从另外一条路往楼兰遗址方向开了进去。

       我们的车和胖子还有朱师傅都停在路口,没有跟进去。大家通过手台喊话,指责刘导缺乏原则,让他不要再做这样无谓的冒险,赶快回来。许师傅说,他们走不远,马上就回来了的,因为根本就没有路,不可能进去。果然,也就半来个小时吧,他们进入也就3公里左右的样子,就再也无法进入,自好悻悻地退了出来。而且最后西安的皮卡和重庆的三菱帕杰罗还是朱师傅拖出来的!为此,刘导得到了我们全体队员的鄙视。胖子和刘导还因为车队的安全问题在路口的土堆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差点动手打了起来。 

        平心而论,刘导也不能算是一个坏人,看上去还是挺老实巴交的一个人。也还算有点文化,把罗布泊这一带的功课做的也挺好。就是缺乏做为领队的基本素质。可就是这样一个既没有魄力,有缺少管理和协调能力的人,却在网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装备精良的职业领队,雇了几辆里程数70万公里左右爷爷輩的丰田4500,带队走的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区域!没有卫星电话,也不用GPS,完全靠肉眼认路来走罗布泊!如果出了什么状况,那他的所作所为,就是世上最大的恶了。现在回想,他面对未知的危险时的那种满不在乎的姿态,让人不寒而栗。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意外就不是户外”。狗屁!户外,就是一定要杜绝意外。

============================================================================================

       铁板河一带的地形非常复杂,一望无际的雅丹地貌,人走在其中,四周那些土包子像是一个个的魑魅魍魉,阴森可怕,最容易出事。 

 

 

 
       这是铁板河前进桥。60年代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有水,当时这里还建了桥。这个地方也就因此而得名。从现在遗留的木头桥墩子来看,当年这河还挺宽的。可仅仅过了50来年,这里却变成了沙漠,看着眼前这些木头桥墩子,让人觉得难以置信。
 
 
 
       铁板河这一带路况极为复杂,在这种路面上想要开车到楼兰遗址,简直是痴人说梦。(大怪物摄) 
 
 
 
       在路口的漫天灰尘中的我。。。。(大怪物摄)
 
       最后放几张楼兰遗址的实拍图。由胖子友情提供。
       楼兰城中最显眼的建筑区遗迹是城中部的“三间房”。这三间房的墙壁是城中唯一使用土坯垒砌而成的,坐北朝南,直接对着南城门。东西两端的房屋都是木结构,有的木料长达6.4米。木料上还残留着朱漆,不过现在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
 
 
 
       楼兰城内最高建筑物是位于城东部的一座高l0.4的佛塔。塔身是由土坯加木料垒砌而成的,塔基为方形,每边长约19.5米。塔身的南面连接着一大片大型建筑遗址,堆集着许多木料,这些木料都经过精细加工,现在都裸露在地表,看上去一片狼藉。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8年前一次悲壮的罗布泊之行
楼兰国探古
四天走出罗布泊,受够了黄沙习惯了颠簸
一考古队遭遇沙尘暴,以为必死,谁知睁开眼那一刻,所有人惊傻眼
罗布泊干涸之谜揭晓:没有任何水源补充2
神秘的古楼兰 探索那些未知的谜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