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婚妈妈冲击道德底线 农村未婚生育现象日趋严重
userphoto

2013.09.24

关注

未婚妈妈冲击道德底线 农村未婚生育现象日趋严重

2013年09月24日 08:46
来源:半月谈

未婚妈妈:冲击道德底线 游走法律边缘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未婚妈妈”群体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这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群体——“未婚先孕”冲击着传统道德底线,“小三妈妈”更是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

这又是一个弱势群体——“未婚妈妈”不仅要独自承担育儿的重担,而且要承受世人的冷眼和“众叛亲离”的打击。她们的孩子还面临落户、上学等一系列难题。“未婚妈妈”群体面临的难题,确是一个待解的社会问题。

接受责任,“失去”亲人

小沫(化名)已经连着几个月没睡过安稳觉了。孩子一哭,就如同耳边掠过轰炸机,“嗡”的一下,她就醒过来。然后便是一系列规定动作:喂奶、哄睡,有时还得换尿布、清洗等等。这样的成套动作,一晚少则两三次。

小沫今年28岁,儿子4个多月。一个人照顾孩子,她用“身心俱疲”形容自己的处境。孩子的父亲,是她两年前在一家网吧做收银员时认识的。两人在一起半年多,小沫怀孕了。“他当时没逼着我打掉,而是说再攒点钱,就和我结婚”。小沫说。

有了男友的承诺,小沫安下心来。因为身体不好,发现怀孕一周后,她就辞了职,专心安胎。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男友回家越来越晚,当时他解释说想多挣点钱,所以又找了份兼职。

“他嘴挺甜的。”小沫无奈地笑笑,“大概过了4个月吧,有天晚上,他整晚没回来。”小沫打了一晚的电话,又找到男友的工友,对方的一句话,让她的心瞬间跌入谷底:“他不是前天就辞职回老家了吗?”

那是小沫长这么大过得最懵懂的一周,每天除了流泪,就是从冰箱里拿出点冷饭,逼着自己吃下去。“毕竟肚子里还有宝宝呢。”小沫说,她不忍心把孩子打掉。

小沫本打算和男友回家谈婚事时,再把怀孕的事告诉父母,但眼下的处境,让她不得不拨通家里的电话。如她所料,母亲号啕大哭,父亲接过电话,沉默良久,说:“你和你肚里的娃跟我们没关系,我们丢不起人。”

小沫原来每月只有一千多元的工资,几乎没什么存款。为了省钱,她产检都没做。而因为没有准生证,她甚至想好要自己在家生。可生产那天,实在疼得受不了,最终还是被邻居送去了医院。因为怀孕期间总是吃素,孩子生下来营养不良,住了一周保温箱才回家。而近万元的医疗费,她至今还欠着,无力偿还。

坐月子时,小沫的母亲来照顾了10多天,临走留下了2000块钱:“别告诉你爸钱的事,我是瞒着他出来的。”因为觉得丢人,就连爷爷去世,父母也只是打了个电话告知,坚决不同意她回老家。

“有时朋友过来看看,我和宝宝就能借机吃顿好的。”小沫说,她每天只盼望两件事:儿子的笑容和QQ群里同是“未婚妈妈”的网友的安慰和鼓励。“没有她们,我早就带着宝宝告别这个世界了。”小沫说,众叛亲离后,自己的精神世界几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生计怎么办?孩子未来上户口、上学怎么解决?小沫说,她也许会和其他“未婚妈妈”一样,等宝宝两三岁了,随便找个条件差点的人嫁了。她在网上看到有母亲为自己智障的儿子寻亲,“嫁这样的也行,宝宝能上户口就行。”

缘何当了“未婚妈妈”

今年6月初,湖北武汉市拟对“未婚妈妈”征缴社会抚养费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未婚妈妈”开始以群体形象走入公众视野。前不久,上海“未婚妈妈”周某将意外怀孕产下的婴儿从12楼抛下,让人唏嘘之余,“未婚妈妈”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便格外引人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未婚妈妈”大致分为四种:一是双方均为单身,由于感情破裂,或男方逃避责任,女方被迫成为“未婚妈妈”;二是男方移情别恋,女方不忍割舍孩子,独自抚养;三是女方不愿受婚姻束缚,生下孩子后独自抚养;四是农村妇女生育年轻化,未到法定年龄,“罚款”生子。

而在记者接触到的“未婚妈妈”中,第一类居多。在传统伦理道德和婚姻家庭观念依然占据主流的中国社会,大多数人会选择走进婚姻殿堂,对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等行为嗤之以鼻。“未婚妈妈”通常承担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

2012年11月的一天,25岁的其其(化名)带着三岁的女儿来到武汉市区一家照相馆拍摄亲子婚纱照。“没想到第一次穿婚纱,身旁竟是我女儿。”拍照的前两天,其其和孩子的父亲正式分手,结束了一段难以为继的感情。

“我时常在想,我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受害者还是‘小三’?善良还是恶毒?”和其其一样,许多“未婚妈妈”每天都在经受这样的挣扎和拷问。她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被迫成长,被迫坚强。

更直接的困难来自现实生活。与男友分开后,其其独自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这个曾经集家人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女,如今则要开始学着打点母女二人的生活。请保姆、购买生活用品、租房子……而同事的议论和邻居的冷眼,更让他们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

农村“未婚生育”现象日趋严重

虽然刚满23岁,但家住湖北潜江的郭楚已经是一个3岁半男孩的母亲。“我18岁时认识的他,不到一年怀孕了,然后在当地摆酒请客,这就算是结了婚。”郭楚说,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很普遍,只要向计生办交纳1000元罚款,就能拿到准生证。

就算没有一纸婚书,只要家庭和美,倒也算是幸运。然而老公的暴力、背叛、消失行为让郭楚伤透了心。郭楚说:“他在外面还有一个女人,也是90后,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孩子。”

虽然只有23岁,但郭楚年轻的脸庞已经刻上了沧桑。她回忆说,婆婆曾斥责她“若不是未婚先孕,才不会让她过门。”正是这句话让她毅然离开了那个家。由于自己的父母都是聋哑人,没有照顾孩子的能力,郭楚不舍地把孩子留在了男方家,自己在镇上工厂找了份工作,暂时离开儿子,离开了家。“孩子才3岁半,已经开始憎恨他爸爸了,嘴里常骂他爸爸。”郭楚说,自己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懂得作为母亲的责任,就算没有婚姻的约束,两人应该对这个家庭、对孩子共同负责。

“孩子是无辜的,我必须出来工作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如今,郭楚每月收入2000元,她的目标很单纯,尽自己的努力,把孩子接过来和自己生活。

记者调查发现,在农村,“先孕后婚”的情况越来越多,有些农村妇女要先证明自己具备生育能力,男方家里才会同意成婚。“这种封建思想仍难以根除。”华中科技大学人口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石人炳认为,以婚姻习俗取代法律婚姻,使得妇女权益难以保障。一旦这样的家庭瓦解,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家庭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其身心健康往往出现问题。

期待更多宽容与保障

有专家认为,不宜把“未婚妈妈”当做特殊群体,而应称其为一种社会现象。面对近年来时有耳闻的“未婚妈妈”丢弃、贩卖子女,甚至残忍杀子的极端事件,希望全社会充分关注“未婚妈妈”们的生存困境和权益诉求。

“是时候好好审视这种现象了。”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舒心表示,仅靠“未婚妈妈”一人支撑,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人格的健全,以及日后与社会的融合。

今年以来,舒心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已为20多位“未婚妈妈”做过咨询。“非婚生育医疗费用报销难、孩子上户口难、社会抚养费高昂、适龄孩子入学难……每个妈妈的诉求都能写上几页纸,但仍无法浓缩一个女人抚养子女的苦与难。”舒心这样说。

“受制于传统观念和政策的不完善,社会对未婚生育有着先天歧视,未婚生育也被单纯看成道德问题,这阻碍了社会帮扶政策和公益救助项目的制定和开展。”舒心认为,眼下“未婚妈妈”在网络中抱团取暖的方式不可持续,政府和社会如不正视这一群体的权益诉求,必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自2008年以来,上海女律师联谊会在市妇联帮助下,做起了女性婚姻家庭免费法律咨询工作,未婚妈妈维权近年来逐渐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能做的还十分有限。”上海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谭芳坦言,律师们通常只是帮助“未婚妈妈”在一些协议的法律效力审核上做工作,尽可能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但由于现有政策因素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不配合,婚姻法中关于“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的规定难以落实。

有更多专家谈到“未婚妈妈”现象背后的教育问题。如今青少年普遍早熟,而结婚时间却一再延后,这意味着他们从成熟到婚前,有一段超过10年的真空期。在这段时期内,性教育、生育关怀都不可或缺。

“女孩未婚先孕,父母、学校都应该负有教育失当的责任,未婚先孕的女性如果不能首先被家庭理解和接受,怎么可能获得社会尊重呢?”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顾问孙小琪说。

舒心认为,发生未婚先孕问题,如果一味指责女孩“不自爱”,这对女孩不公平。“道德评价不应该僭越对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我们呼吁,社会在加大对这一群体宽容度的同时,对她们享有的合法权益应予以保障。”(记者 俞菀 吴振东 刘巍巍 喻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拷问”道德底线
忽视“未婚妈妈”问题是社会失职
湖北新规未婚妈妈可办出生证为孩子落户 与结婚证脱钩
单亲妈妈怎么办准生证 怎样给孩子落户
一个未婚妈妈和她的孩子.火灾真危险
中国单身妈妈们的困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