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实录:安庆土葬习俗全过程。
userphoto

2014.12.03

关注

2014-11-25 10:08:16   安庆塔影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43440 次 | 评论 1 条


公元2014年完整再现记录安庆桐城土葬全过程。。。
   
桐城地处安徽省南部安庆市的一个小县城,在当地存在一种延续多年的习俗——葬坟,葬坟的过程很复杂,需要逝者家人尽早做准备,首先必须要请风水先生(桐城叫地匠)根据逝者的相关信息及子孙后代的生辰八字、属相等,寻找所谓的风水宝地,地点找到后用罗盘找方位,即棺材的摆放位置(这一点尤为重要),然后风水先生会算计安葬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时刻,因为在当地人看来,只有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示执行,才能保佑逝者的后人家和万事兴。

具体到安葬的过程,以本组拍摄的亲身经历为例。地匠选择在凌晨13点“发引”,即在这个时间段需要将逝者的寿材(棺材)搬运到之前选好的地点,为了确保不误时辰,在凌晨12点半就要动身出发了,首先与专门从事葬坟工作的师傅们汇合,一起来到逝者的寿材前(桐城当地在人去世后先不下葬,需要在野外找个地方放置至少三年)

揭除掉一些遮盖物,露出寿材,这时逝者家人需要摆好祭拜物品(包括鸡鱼肉、米饭、酒等),一挂鞭炮响后,师傅开始动手移动棺材,这叫“发引”,然后用绳索绑好,同时在寿材上面需要绑上一只公鸡,然后将寿材抬到一辆小卡车上,然后再放一挂鞭炮。。。

启动车子,前往安葬目的地,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逝者后代要一路撒黄纸,并且每经过一座桥时,需要向桥下抛个硬币,当地人称为买路钱和过桥费,运往目的地后。

首先需要进行开馆,开馆的目的是整理下棺材内的一些物品,清除一些旧物,同时将逝者的姿势摆正(这都是当地专门从事殡葬工作的师傅们的事),然后给逝者重新准备一些新的物品,盖在逝者身上,同事逝者的后代会准备一些物品放在棺材里,比如暖身衣(当地的叫法),最后重新合上棺材盖,等待下葬。

然后师傅们开始挖坑,坑必须挖的相当平整,坑的大小刚好能容纳一副棺材放下,且只能露出棺材的盖板,这也很有讲究的,坑挖好后,开始在坑底敷上木炭和石灰,然后铺上芝麻、大豆和稻子的秸秆,然后点火烧成灰,当地俗称暖坑。
时辰一到,将收拾好的棺材放在烧尽的草灰上面,然后开始填土,这不是一般的土,而是用黄土、沙子和石灰搅拌而成的(当地叫三观土),用木头夯实,直到最后整个棺材全部被埋起来,最后在上面加上田土,以利于草皮的生长,防止坟被雨水所洗刷,接下来就是安装早已准备好的墓碑,最后就是再摆好祭品(与之前一样),逝者后人开始烧纸,并磕头祭拜,全部磕完头后点燃鞭炮,这就算葬坟的所有程序都结束了。

随着安庆市新的殡葬制度改革,火葬取代了当地传统的土葬,类似这样的土葬过程以后再也不会看到了,社会在进步的同时,那些遗传下来的当地风俗也在慢慢的消失!




在江北安庆的农村地区,有一种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丧葬风俗---厝(cuo)柩。

  厝柩,一种将死者棺木放置在荒山野岭的寄柩所。这种寄柩所两头是水泥砖砌起来的墙,上面用石棉瓦盖着,棺木横置于其中,棺木的两边暴露在外(古时用木材和稻草盖成)。这种寄柩所只是棺木临时寄存的地方,待寄存满三年以后还是要正式的入土下葬,不同于其他地区在人去世时就入土下葬的风俗。

   这种独特的丧葬风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历史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八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与陈友谅张士诚军曾经在沿江一带军事重地安庆、江州(今江西九江)爆发过极其激烈的战争。双方经过激烈血腥的较量,朱元璋最终取得胜利,但是这场战争使得安庆地区遭受世所罕见的巨大破坏,人民伤亡殆尽,田地大量荒芜。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大明朝之后,当时江南地区土地大多为豪强地主霸占,他们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势力雄厚,而且他们还过分压榨农民,既和国家争夺赋税来源,又不利于经济的恢复。朱元璋为了打破江南地区强大的宗族势力,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巩固其统治,就颁布“移民令”,强制江南大量人民被迁往江北苏北一带开荒屯垦,并且不得回迁原籍,隔断移民与原籍地的一切来往,史称“洪武赶散”。

在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中,临近安庆地区的江西移民大量迁入安庆地区。据清初桐城派学者朱书说 “然元以后至今,皖人非古皖人也,强半徙自江西,其徙自他省会者错焉,土著才十一二耳”。大量的江西移民达到安庆地区以后,被朝廷告知不得回迁原籍,兄弟亲戚之间不得往来,否则受到重罚。但是这些背井离乡的移民中心中始终抱着有朝一日能回到故乡的幻想。因此,在当时那些移民过来的老人们在去世后,按照逝者的生前遗愿棺木暂时停放在寄柩所,不要入土下葬,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魂归故里。由于朝廷的移民不得迁回原籍的强制政策始终未能松动,移民们回归故里梦想在岁月无情的流逝中渐渐的破灭了,原本暂存寄柩所的棺木最终也不得不入土下葬了。

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慢慢流逝,早期移民对故乡无限思念的丧葬方式就在安庆地区渐渐地成为一种独特的风俗,并一直沿用至今!(引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林农村土葬仪式,墓穴里放进去四个金蝉,一切安排都有讲究
直击河南农村土葬全过程,很隆重,逝者安息
土葬棺木的标准尺寸是多少
京城记忆——白事儿
慈航:母亲的千年屋
丧葬习俗[五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