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 针灸之道 】廿五、常用针灸配穴(下)
中风手指拘挛

中风偏瘫是针灸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见于脑溢血、脑梗塞等脑血管病,病人以偏瘫为主要症状,有的还伴有失语等。许多病人都会出现患侧手指能屈而不能伸的情况,呈拘挛状,一般的针灸方法较难见效。

腕骨 对于中风后手指拘挛者,针腕骨手指可立伸。试针之,果然针后病人手立伸开,屡试屡效。针腕骨治中风是《针灸甲乙经》早就记载:“偏枯,臂腕发痛,肘屈不得伸,手五指掣不可屈伸,腕骨主之。”

乳腺增生病

是30到50岁女性常见病。主要临床特征为一侧或两侧乳房出现单个或多个肿块,多数伴有周期性乳房疼痛。且多与情绪及月经同期有明显关系,一般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加重,行经后仲块及疼痛减轻。如连续三个月不能自行缓解。本病即非肿瘤,亦非炎症,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原因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所致。

本病机理:是肝脾失调,气滞痰凝。从经脉循环行看,足阳明胃经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是太阳脾经行乳外侧,足少阴肾经,任脉行乳内侧,冲脉散胸中。所以本病病在胃经,涉及肝、脾、肾及冲任二脉。

难度:★★★★★

人迎穴 乳房在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人迎穴治疗乳腺增生病是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本穴和标穴是经脉脉气有较强的调整作用。十二经脉皆有标本,足阳明经之本,“足阳明之本,在厉兑;标在人迎颊挟颃颡也。”人迎就是足阳明胃经之标穴。

难度:★★★★★

总之,人迎恰在人体的咽喉要道,脾经、心经、肾经、肝经、任脉、冲脉、阴跷脉、阳跷脉等均与之相通或是相连。人迎在颈部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针刺人迎穴应该避开颈动脉,针刺要求较高,手法不熟练者应谨慎使用。

急性腰扭伤

是指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节等急性损伤,俗称闪腰、岔气。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很多,有41穴治疗案例如下:腰部3穴(阿是穴、腰四夹脊穴、腰部正中穴),头项部7穴(人中、睛明、攒竹、百会、天柱、大椎、龈交民异点),上肢部17穴(后溪、养老、中渚、内关、支沟、下廉、手三里、曲池、孔最、腰痛穴、上都穴、扭伤2穴、挫闪穴、扭伤穴、闪腰穴、腰宁穴、经验穴),下肢部10穴(秩边、因门、委中、承山、条口、跗阳、太溪、承中穴、腰伤穴、行间太冲之间穴),耳针2穴区(腰区压痛点、外生殖器),腕踝针2穴区(双踝上5区、双踝上6区)。特点:一是用穴广泛,并有继续增多的趋势;二是多远道取穴,且多取三阳经穴,所取穴位多有压痛、结节、酸胀等明显反应处;三是大都强调强刺激,用泻法,但也有例外;四是皆强调针后配合腰部活动,远道取穴时尤其如此;五是对于获效机理,可用“经脉所通,主治所及”和全息对应来解释。常用穴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 1.人中 人中主要是在督脉上的穴位,是治疗腰部脊柱正中在督脉循行线上的扭伤,对腰部其它部位扭伤效果就差。进针方法有两种:一是横穿人中沟,从人中的一侧进针,另一侧出针。二是朝鼻中隔方向斜刺,以病人眼中流泪为度。两种方法进针时均应让患者配合腰部的活动。针刺人中较痛,站立位治疗时应注意掌握刺激量,防止晕针。

  • 2.后溪 这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对于腰部正中督脉线上的扭伤,也有佳效,尤其是惧针人中的病人,可用后溪穴代替。此外,后溪是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相通,所以后溪对腰部一侧或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的扭伤也有良效,疗效尤于人中。

  • 3.龈交异点 是在龈交穴附近上唇系带上就会出现突出的血肿或硬结,名为龈交异点,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毫针刺并留针10到15分钟,同时活动腰部。

  • 4 .手三里 如果扭伤部位,压痛点在腰椎的右侧相当于夹脊穴处,便以指代针按压右手侧的手三里,压痛十分明显,按压同时让患者活动腰部,如果减轻了,再用随咳进针法针之并让患者咳嗽的同时用力跺脚数次,腰部疼痛立即消失,活动恢复正常。

  • 5.太冲穴压痛点 如果针后溪、腰痛穴、阿是穴无效,可在太冲靠近行间穴附近寻找非常显著的压痛点,按压几次后,让病人活动腰部,等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幅度增大,一针下去稍一行针,病人疼痛就会消失,活动自如。压痛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与腰扭伤的程度无关,而是与腰扭伤的部位有关,越离腰椎远,此穴的压痛就越明显。指压与针刺的效果才越好。

  • 6.腰痛1穴到腰痛5穴 如果把双手掌相合,则大拇指一侧对应的是前正中线,小指一侧对应的是人的后正中线,腰疼穴则正好是腰部的全息对应部位。腰部正中疼痛,最显著的压痛点在第五掌骨尺侧腰部对应区(后溪与腕骨之间,靠近腕骨处)为腰1穴,主要治疗腰部正中即督脉的腰扭伤和各种腰痛;腰椎一侧相当于夹脊穴的疼痛,最显著的压痛点在第四五掌骨之间腰部对应区(原来的腰痛穴之一)为腰痛2穴,主要治疗腰椎旁相当于夹脊穴处的扭伤和各种腰痛;足太阳经膀胱经第一侧线(距离腰椎三指左右)附近的疼痛,最显著的压痛点在第三四掌骨之间腰部对应区为腰3穴,主治腰椎旁相当于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的扭伤和各种腰痛;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距离腰椎一巴掌左右)附近的疼痛,最显著的压痛点在第二三掌骨之间腰部对应区(原来的腰痛穴之一)为腰4穴,主治腰椎旁距离腰椎一巴掌左右的扭伤和各种腰痛;距离腰椎更远的疼痛(一巴掌之外),最显著压痛点出现在第二掌骨侧腰穴,为腰5穴,主治距离腰椎较远部位的扭伤和各种疼痛。

  • 7.笔者实践中治疗得出奇穴:腰痛1至4穴(后溪)、手三里寻找压痛点针刺后活动腰部,出针即效。

膝骨关节炎

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丢失、破坏,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疾病,主要症状是膝关节酸痛,活动不灵活。特点是:清晨起床或久坐后感觉关节僵硬疼痛,稍活动才能行走;站立或行走过久又觉关节疼痛需要坐下休息;上台阶费力,下台阶腿软;下蹲困难,有时需要扶持才能站立起来;膝关节伸屈活动时会听到“喀嚓”的摩擦声;活动过度膝关节会肿胀疼痛加剧。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间隙变狭窄,有骨刺形成(骨质增生)”,也叫长骨刺。

中医认为:病在筋骨,与肝肾亏虚有关。主要穴位为:

  • 1.大杼 凡是膝关节疼痛者大杼穴都有条索状物的压痛,先按压再针刺,或用三棱针刺络拔罐,同时令病人活动膝关节,大多都能即刻减轻。针刺时注意不可针刺太深,一般是向下斜刺0.5寸左右即可。

  • 2.尺泽 膝骨关节炎疼痛部位比较明确和局限者,可采用关节对应取穴法,在对侧的肘关节附近找到对应的压痛点针刺。具体方法见第四章之缪刺与关节对应取穴法。对于疼痛在膝关节内侧为甚者,可在对侧的尺泽穴处寻找对应的压痛点针刺,即左膝疼痛针右尺泽,右膝疼痛针左尺泽。取站立位,用随咳跺脚进针法针之,多能立刻减轻。但难以除根。

腓肠肌痉挛

中医叫“转筋”俗称小腿抽筋或小腿肚子转筋。常是睡眠中小腿肌肉突然抽掣拘挛,扭转急痛。此症多由气血不足,寒湿侵袭或局部肌肉过劳(游泳、过度运动等)所致。

选穴:承山 《灵枢》说凡是经筋病的治疗,都应该以局部取穴为主。腓肠肌痉挛的部位正好是承山穴,临床上多刺承山穴,用湿补手法。常一次见效或痊愈。

癔病性失语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多见于青年女性。常因突然而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发病,表现为一系列精神的、神经的、躯体的症状,但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癔病性失语是属于癔病的一种表现,以遭受到各种精神刺激后(如惊恐、暴怒等)突然失语为主症。认为卒然失语,病位在会厌,是由于会厌不能开阖所致。会厌位于舌部及舌骨之后,形如一树叶,柄在下,能张能收,呼吸发音时则会厌开启,饮食吞咽或者呕吐时则会厌关闭,以防食物误入气道。

行于会厌的经脉主要是足少阴肾经,此外,会厌之脉还上络任脉;所以主要从足少阴肾经论治本病,也可取任脉天突穴。“两泻其血脉”,当指舌下近舌根处两脉络,相当于金津、玉液或稍下处。临床治疗上因考虑舌下刺血操作不方便,病人有恐惧感,所以取足少阴之根穴涌泉,强刺激,配合心理诱导,可一次治愈。

腕、踝、膈、脐四关可治五脏之疾。

膏肓俞穴、无所不治。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的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名曰脖泱,脖央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

即:病在心针大陵(心包代君受邪),病在肺针太渊,病在脾针太白,病在肝针太冲,病在肾针太溪。肓之原脖央是在脐下1.5寸的气海穴。此外,我们前面已经提过五脏在肚脐周围都有对应点,所以也可以针这些对应点以分别治疗五脏之疾。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即六腑有病取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治疗胃腑病好理解,为什么能治疗六腑的病呢?《灵枢》说:治疗大肠小肠病: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邪在大肠,刺育之原、巨虚上廉、三里。气在胃肠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邪在胆,逆在胃,胃气逆则呕苦,取三里以下胃气逆……。

治膀胱三焦病,小腹痛肿,不得小便,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肚腹三里留。

合治内腑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良好,常用的穴位有天枢、上巨虚、阿是、曲池等。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曲池是大肠的下合穴,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于委中,胆合入于阳陵泉,合治内腑所以针之。

关于合穴和下合穴的治疗六腑病的区别,一是普通列车每站要停,比较慢,一是直达专列,一站不停快。

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 灵枢中说:内阴阳、外也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故曰病在阴者之阴者,刺阴之荥输。”所以阴之阴是指内为阴,是指五脏为阴。也就是说病在五脏者,可取阴经的荥穴和输穴。阳经和阴经的荥输穴主治特性有异,阳经的荥输穴主要治疗外经病,阴经的荥输穴则主要治疗内脏病。灵枢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之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所以五脏的病取所属的阴经,而不是阳经,如肺病就应该取手太阴肺经,而不是其它阳经,困为肺经属阴。五脏原穴可以主治五脏病,而在阴经中,输穴即是原穴,所以阴经输穴治疗五脏病就好理解了。

阴经的荥穴:井、荥、输、经、合合称为五输穴,阴经和阳经五输穴的属性是不一样的。从井穴到合穴,阴经是木、火、土、金、水,阳经是金、水、木、火、土。

阳经的荥输穴主治外经病,阴经的荥输穴则主治内脏病。

如《灵枢》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这是阴经的荥输主治五脏病。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足太阳之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这就是阳经的荥输治疗外经病。

十二井穴治疗小儿高热惊厥

有一天值夜班,来了一位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我看了一下患儿,立即点刺十二井穴出血,术未毕,患儿已经停止抽搐,大声啼哭,神识清楚,面色转红。

十二井穴即:少商(肺),商阳(大肠),厉兑(胃),隐白(脾),少冲(心),少泽(小肠),至阴(膀胱),涌泉(肾),中冲(心包),关冲(三焦),足窍阴(胆),大敦(肝)

刺激井穴具有很强的醒脑、苏厥、开窍作用。历代医家皆常应用,如《针灸甲乙经》载:“隐白、大敦治尸厥死不知人,脉动如故。”凡初中风跌倒、暴卒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仍起死回生妙诀。

井穴点刺出血有很好的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临床上对于五脏的实热证,也常取井穴治疗。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俞募穴的应用。

背俞穴是脏腑之气注于背腰的部位,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部位。脏腑之气不是经络之气,临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心肌梗塞,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少人误以为是胃痛。正常的胃痛,双手拇指按压其至阳、灵台穴约数秒至5分钟就会疼痛缓解、止痛。

如果没有明显效果有可能是心肌梗塞。可用双手按压内关、郄门穴。立即去医院进行抢救。这种疼痛反应多在中脘附近的巨阙穴,巨阙穴在脐上六寸,前正中线上,是心的募穴。巨阙穴下2寸就是胃的募穴中脘,所以需要仔细观察,莫把心痛当胃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针疗法相关内容
[转载]腰痛奇穴
简析《一针疗法》
禅一病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针灸绝技
浅谈急性腰扭伤的一针疗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