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缘时代的玉溪文学——玉溪新闻网
边缘时代的玉溪文学
http://www.yuxinews.com 2011-08-08 22:26:04
市、县、区文联主办的刊物是玉溪文学的主要阵地,也是玉溪作家作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散文诗人谢家雄在创作
玉溪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赵家鹏  文/图)随着社会越来越物质化,文学渐渐退去了它昔日无上的荣光,文学的边缘化或许是很多作家心照不宣的事。目前,玉溪的作家队伍虽然数量在壮大,文学氛围也相对活跃,发表作品和以前相比也更多,但仍面临尖子作家不多,整体创作水平不突出的问题。尤其是文学创作队伍的老龄化倾向,“断代”对文学的传承形成了挑战,让玉溪作家队伍可能面临后继乏人的状况。
1  不断壮大的玉溪作家队伍
黄昏的光线有些懒散地斜照在聂耳公园的湖面上,白天的暑热渐渐退去,散步的人们没有人会知道,那个拖着笨重的摄影脚架,端着相机,身体单薄的女摄影者有另外一个身份——作家。
也许连她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不断壮大的玉溪作家队伍中的一员。这个一面游弋于光与影的奇妙世界,一面用文字构建属于自己宫殿的人,叫梁艳波。
每个人都与生俱来地具有表达的欲望,只是最后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梁艳波选择的是文字。和许多内心怀有文艺情结的女青年一样,她喜欢在自己的空间里、博客上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成为她后来小说创作思路上的一把把钥匙。网络为玉溪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他们写着快乐着,于是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作品的愿望变得不是那么强烈了。那么,梁艳波又是如何从网络转移到纸媒,并成为玉溪从网络中成功走出来的几个作家之一呢?“写着写着,就被红塔区文联主办的《红塔》杂志的编辑看中了,便开始向杂志社投稿,自己也越写越有自信。”梁艳波告诉记者。
和梁艳波不同,红塔区李棋街道办事处薛井小学教师谢家雄早在1998年以前就在写作了,那时候的网络还不像现在这样大众化。谢家雄当时写的主要还是诗歌、散文,后来以散文诗为主。其实在1998以前他并不知道何为散文诗,据谢家雄回忆,与散文诗结缘于1998年的一天,逛地摊的时候,他在一些杂乱的旧书堆里,无意中淘到一本当时发行量不大的杂志《散文诗》,并爱不释手。
此后,谢家雄便开始尝试着散文诗的创作。散文诗是谢家雄找到的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也是最接近他心性的一种文学样式,因此创作一发不可收拾。在工作之余,谢家雄喜欢把自己关在家里,一方面潜心创作,一方面大量阅读国内有名的散文诗人的作品。这个含蓄内敛的玉溪本土作家目前已结集出版个人散文诗集《湛蓝时空》。
梁艳波、谢家雄只是玉溪作家的一个剪影。据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市作家协会主席王尚宁介绍,市作协目前已发展会员200多人,从年龄层次上看,有耄耋之年的老作家普飞,有80后的青年作家宋艳珊,尚有一部分未进入作协但仍坚持写作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业余写作,有的是机关干部,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农民,有的是下岗工人……
2  活跃的文学氛围
随着社会越来越物质化,文学也渐渐退去它昔日无上的荣光,文学的边缘化或许是很多作家心照不宣的事了。尽管如此,记者走访的一些玉溪本土作家普遍认为现在的文学氛围比过去活跃。
市、县、区文联主办的刊物是玉溪文学的主要阵地,也是玉溪作家作者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使他们的创作水平得到更进一步提升,并不断发现文学新人和文学新作,市作协在经费短缺、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举办各种文学活动。据王尚宁介绍,市作协近几年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文学笔会,来自全市八县一区的作家作者们齐聚一堂,进行文学上的交流、探讨,取长补短。笔会还邀请到省作协副主席、《滇池》主编张庆国,省作协理事、昆明文学院院长冉隆中为会员授课。另外,抚仙湖片区的红塔区和江川、通海、华宁、澄江县文联共同举办的“五县区文学作品联展”和由哀牢山片区的峨山、新平、元江、易门县文联共同举办的“哀牢山四县文学联谊赛”,也极大的丰富了玉溪的文学活动,调动了一大批作家作者的创作热情。
市文联也积极与社会各界联合组织征文活动,征稿面向全市市民,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除市、县、区文联举办的活动外,从民间自发组织的文学沙龙也可以感受到玉溪活跃的文学氛围。据了解,文学沙龙每月都会组织一次活动,活动场所不固定,活动主题每月由一名参与者提出并主讲,其他人参与互动。文学沙龙因为轻松、自由、快乐、热烈的气氛而受到社会各行各业文学爱好者的欢迎。他们在对作品进行交流、切磋,提高自己创作水平的同时,还能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是高校文学爱好者。“大学校园往往创生着文学最初的体温”,很多人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能写作,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学生时代培养起来的文学兴趣。玉溪师院作为高校,是80后、90后青年最为集中的地方。在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些暑假留校学生中,他们认为师院文学氛围相对是浓的。比如对于三棵树文学社、小荷文学社、星星散文诗社经常组织的征文活动,响应的学生很多。09级数学系的罗学宣同学因为对文学感兴趣而加入三棵树文学社,据他介绍,社团内部会举办一些文学讲座、诗歌朗诵之类的活动,参与人数都在四五十人左右。
玉溪文学的不断发展不仅表现在作家队伍的壮大上,更表现在创作水平的提高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能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是相当困难的,记者从市作协了解到,新千年之后,全市作者在《花城》、《大家》、《边疆文学》、《滇池》、《诗刊》、《诗选刊》等国内著名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玉溪人》、《铁血流芳》等多部文学著作相继出版发行,青年作者李莎英、宋健强、李海明等分别创作出版了个人作品集。
3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逐梦者
尽管作家队伍在壮大,发表作品也较以前更为容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个人的价值取向在一点点发生变化,人们的注意力也在发生转移。文学不作为谋生手段,其吸引力已日渐式微。王尚宁说:“越来越多的人对物质的追求已经大于他们对精神的追求。”于是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茶余饭后邀几个好友坐下来畅谈文学的情景变得越来越遥远。玉溪本土青年作家郑阳也发出同样的感慨:“现在人们对文学的需求弱化了。”
在记者的采访中,虽然有很多人半途而废并最终彻底放弃了文学,但在玉溪文学创作队伍中依然有像普飞这样古稀之年的老作家,有像李仕学这样始终守望文学之梦的农民作家,有像徐霖这样已经出版了多部小说的下岗工人……他们始终不渝地坚持着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理想和追求。
谢家雄是玉溪少有的几个散文诗人的代表。与谢家雄见面以后,他很开心的将自己的散文诗集《湛蓝时空》递到记者面前。当记者接过这本集子时,感受到的不只是集子本身的厚重,更多的是一个散文诗人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为文学梦想付出的心血。为出版这本集子,谢家雄共花去9000多块钱,等到出版之后却市场惨淡,单本25元的定价,到现在所有卖出去的加起来也只有几百元钱的样子。其实谢家雄也并不指望文学能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善,他说只要几日不坐下来写写东西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晚上睡觉也会不踏实。
相比谢家雄有份稳定的工作,作为自由职业者的郑阳却无固定收入,微薄的稿酬是他不多的经济来源之一。在谈起是什么让他始终坚持着文学创作的时候,郑阳抽了口烟,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他纠正说,写作就跟做其他事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不强求故不存在坚持。写作如同生命机能一样,是融入他血液的,他说:“创作是个愉快的过程。”他享受这样的过程。
4  “断代”现象对文学传承形成挑战
然而,一个不可回避也无需争辩的事实是,当代文学的附属功利性越来越强。受现代价值取向的影响,文学的价值实现过程也发生了很多扭曲,一些作家不再重视文学在精神层面的显现,不再重视文学自身的艺术品位,作品一时之间不免泥沙俱下。
此外,玉溪文学面临的现状是尖子作家不多,整体的创作水平不突出。另外,从年龄结构上看,文学创作队伍有老龄化的倾向,80后、90后青年作者少之又少,而这些人正是未来文学发展的后备力量。“文学需要的就是青年人的激情和活力,应该有更多青年人加入创作队伍才对,但是玉溪却很少。”王尚宁对此也感到不解和无奈。他认为,“断代”现象的出现,对文学的传承与长远发展无疑是一个挑战。
高校是80后、90后青年最为集中的地方,他们中理应有一些人充实到玉溪文学创作队伍中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毛同学就是一个文学的追随者,上大学以前他便开始创作小说,但是没有一个作品是自己满意的,他说他常常撕了稿子再写,写了再撕。而他其实并不太懂写小说的技巧,写作全凭经验,凭着一腔热情。随着网络在校园的普及,毛同学正在构思小说的时候,很多学生却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花在了聊天、游戏上。罗学宣同学告诉记者,他虽然喜欢文学,但是文学作品却读得很少,对文学缺乏足够的认识。记者在玉溪师院随机采访的一些学生中,并不乏真心想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但他们抱怨最多的就是一句话,“缺乏正确的引导”。
而作家队伍中80后、90后青年作家很少的原因是什么呢?西班牙《世界报》的一篇报道对此作出了一个很好的诠释。“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编辑:王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录】西平文学大事记(之二)/整理:奚家坤
作家培训班笔记整理
大力加强文艺队伍思想建设 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实力 ——郑州市文联主席徐大庆一行新春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
文学采风游记
群英荟萃话文学,济济一堂谈创作 ——新蔡文联第23期公益讲座圆满结束
梁河县清明节诗歌专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