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海银制工艺:如何延续光荣与梦想
[ 玉溪网   发布时间:2014-12-17   进入社区    来源:玉溪网   点击:535 ]
策划人语:
1962年夏天,朱德委员长访通海时,曾题诗通海:“……手工艺术巧,百货畅无虞”,对通海的手工艺制作给予了赞赏。银制工艺品作为通海手工艺中的佼佼者,经历了数百年的流传,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彰显着民间手艺人的慧心巧手,讲述着动人的故事与传说,也见证了传统手工艺的盛衰沧桑。通海银制工艺品在历史风云中前行760多年,一直保留其一家一户作坊经营模式,如今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成为一个年产值上亿元的产业。
步入新时代,走市场的路千万条,通海银制工艺品长盛不衰、站立潮头浪尖自有经验可讲述:尊重市场规律,顺应潮流、不断创新出奇,以现代管理成就一段手工艺的传奇故事……
通海银制工艺品在历史风云中前行760多年,至今保留其一家一户作坊经营模式。
百年辉煌:
工艺在敲敲打打中绵延至今
在通海县文联古色古香的办公室里,文联主席、县银饰协会主席林启龙向我们展示他收藏的银饰。“这些女性、儿童佩戴的挂件,都是我在通海彝族、蒙古族生活的地方收集到的。挂件上有蝴蝶、云纹等造型,设计别致、精美大气,还镌有一些玉片,是地道的汉族文化符号、汉族工匠的手艺活。推算一下,应是清朝、民国年间通海工匠打造的,寄寓着中国传统文化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可见当年通海银制工艺品普遍渗透到当地各民族的生活中。通海银饰文化得以源远流长,与各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林启龙说。
其实,历史上说到的通海银制工艺品,指的就是银饰。
通海银饰文化历史最早可上朔到元朝蒙古人入滇,至今历时760多年。元、明两代,通海、河西“戍兵屯田”,随着中原、江南移民和文化的进入,其手工艺中精雕细琢的技法渗透到了通海银饰制品里。境内个体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银饰制作得到飞跃发展。
清代中期,通海工匠制作银饰品已成规模。原通海、河西即有制作银首饰的能工巧匠。民国初期,县城的银楼、店铺已发展到十多家,有80多个品种200多个花样。随着“官马大道”经通海、红河南下东南亚,上世纪初随着滇越铁路通车,作为商业流通的重要中转站,通海银饰南下流传到滇南和东南亚地区,北上流传到昆明、省外。
1980年,通海在原来银器社的基础上,成立通海县民族银饰制品厂,被省上列为云南民族用品企业。1981年,银饰厂正式注册商标“孔雀”牌,“孔雀珠宝”进入了真正的品牌市场化运作阶段。1984年,企业成为全国知名的轻工业企业。
1984年,16岁的师学伟进入当时响当当的县民族银饰制品厂工作,开始了靠手艺生活的人生之路。“我花了16年,才算完整地学到了手艺。当年的师傅现在都80多岁了。”在师学伟的讲述里我们得知,上世纪80、90年代,是银饰制品厂的辉煌时期,银饰制品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在民族地区获得较高的信誉。傣族的银腰带、银镀金插头针,佤族的花边手镯、腰箍等品牌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的奖励。“当时,白银、黄金加工首饰都有定额。随着企业壮大、声名远扬,省内各州市都把国家分给加工饰品的原料白银,转交通海县民族银饰制品厂代为加工。工厂不愁市场,效益很好,是通海的纳税大户,我们都很自豪是银饰厂的工人,工资收入不错。我当时就想在企业稳稳当当干一辈子了。”师学伟说。
2000年,通海县民族银饰制品厂改制,一批像师学伟这样技艺精湛、年富力强的工匠离开了企业。从此,这些工匠们像繁星散落民间,凭着自己的手艺,开始为自己的生存之路奔忙。同时,他们把通海银制工艺传承散播并发扬光大。
师学伟离开银饰厂十多年来,一直在家中为银饰厂代加工产品,直到2012年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店销售银饰品。2013年,师学伟凭借自己精湛的手艺赢得了“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殊荣。
适者生存:
繁华背后的隐忧
通海现有银饰加工户30多户,多以加工传统妇女佩戴的银饰为主,款式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县城中心及附近村子。其中,秀山街道的万家社区是从事银饰制品加工最为集中的村。由于该村的部分村民曾是民族银饰制品厂职工,企业改制后,他们利用手中的技术在家里做起了银饰加工,通过传艺带徒,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80多人参与制作手工银饰品。他们加工的银制饰品达200多个品种800多个花色样式,年产值3000多万元,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周正斌2000年从银饰厂出来开办自己的小作坊,是万家村银饰制品加工规模最大的一家。主要是根据对方提供的款式进行来料加工,有着长年固定的客户,但没有自己的品牌,他只好给自己的产品取了个名号“荣誉”,在每件产品上都打上这两个字,算是一种安慰。小作坊里,除夫妻俩,还聘请了8名工人,加工的饰品畅销省内各州市,并远销北京,产品供不应求。
位于老城区西街上的“通海蔡家山”小店,二三平米的店铺,65岁的蔡春连和42岁的儿子蔡伟是老板也是工匠。蔡春连本是蔡家山的打铜匠,蔡家山铜器也是通海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我自小就跟父亲学打铜,后来看到打银饰更赚钱,工艺都是相通的,就转行了。老铺子、老工艺、老工匠,回头客就是奔着老板的诚信和手艺来的。20多年前在城里开了这间小铺子,现在不仅带出了儿子,孙子也出师了。”老人自豪地说。
丁勇的易生银饰店位于文庙街上,在这个几平米的小店里,倾注了丁勇和儿子所有的心血。2000年从通海民族银饰厂下岗后再创业,丁勇开了一家小店“易生银饰”。银器制作行业竞争激烈,像丁勇这样的小作坊,危机四伏。靠精湛的手艺,丁勇竭力在款式上创新,在实用上贴近生活,维持着不大不小的生意、不痛不痒的生活。丁勇给自己的小店取名“易生”,意思就是变化者生存,也求在世道上容易生存一点。2008年丁勇独创了“薄坯高雕錾花工艺”,原创出独版系列仿金高级工艺挂画,为此荣获“玉溪民族民间工艺师”称号。
与这些家庭作坊的手艺一脉相承的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公司,走的却是另一条发展道路。这家改制后成立的公司现在的当家人是总经理马维凯。他告诉记者,公司现在总资产1.8亿元,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公司产品除了传统的民族银饰品外,还研发了各种仿古银工艺品、现代各类饰件、雕塑摆件等以及具有装饰效果的银制生活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共计2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花色式样。这些产品远销省内外及东南亚。2007年以来,公司先后在省内外建立了21家直营店和15家加盟店,并在天猫、淘宝网开设直营店进行网络销售。
通海县文产办主任旃双丽告诉记者,目前,在通海县30多家银制工艺品企业、作坊、银铺中,经营户既有本地人,也有外地商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公司,其他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和民间银铺;从业人员300多人,特技工匠18人,市级民间工艺师3人;年生产量达20多万两,产值近3亿元,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年产值上亿元的1户,100万元以上的7户,其他都是产值在百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公司外,通海县本地的银饰加工铺及作坊大多受传统手工业的传统习惯影响,生产经营模式仍然较为传统,大多处于小敲小打的家庭式生产及经营方式。小作坊生产出的产品工艺虽然精湛,但款式、包装不够精美,产品上不了档次,与市场需求还不相适应。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制约了通海银制工艺品业发展。
目前,通海的银制工艺品只有民族银饰制品公司注册了商标“孔雀”,张文龙注册的“张氏福昌”,形成了自主品牌。其他银饰加工作坊都没自己的品牌,一直以代加工形式存在。通海银制工艺品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仅“孔雀”一个。
通海银制工艺品长期以来以民间手工作坊形式存在延续,主要靠约定俗成的“行规”进行约束,行业内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与管理规范。各生产经营企业、加工户之间各自为政、互相砍价和以次充好、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通海银制品业的发展。
面对自家小作坊,周正斌的妻子陈艳琼对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不满意,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不仅累,并且抗风险能力弱。“打一克银才能赚几角钱,但产品到了外面,价格却成倍地翻。我看不到更远的未来,年轻人谁还愿意来学手艺呢?”陈艳琼说。银制手工艺作为民间工艺“因人而存”,由于有的是独门绝技,口授身传,带一个学徒需要五年以上时间,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很少。
“在业内人士看来,师学伟、丁勇和周正斌的手艺都是炉火纯青的,一点不亚于大理的省级大师们。但他们却只忙于代加工,没有拿出时间精力来进行艺术创作,去参加省级工艺大师评选。这对通海来说也是非常遗憾的。”林启龙告诉记者。
旁观者清,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张化忠认为,通海银饰拥有几百年历史却无工艺大师;经营规模小而分散,产品没有个性,无品牌意识;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这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
品牌重建:
工艺今朝更靓丽
在记者的采访中,灿烂的历史与光荣的发展之路,从每一位艺人口中都能听到这些骄傲的讲述。但现实的举步维艰和对这个传统手工艺未来发展的关爱与希望,也是他们共同面临并渴望能有所突围的大事。
依托通海,进行市场扩张,30多岁的马维凯有着这个年龄的敏锐与实干。他告诉记者:“父亲是民族银饰厂的老员工,两代人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对通海银制工艺品品牌的发展与壮大责无旁贷。十多年来,公司逐步从家庭作坊式的民间银铺不断发展成为通海工艺品业的龙头企业。在经营理念上,我一直把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手工艺作为己任,不固步自封。银制工艺品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发与市场接轨的新型工艺品,整合传统与现代设计元素,古典与时尚并存,工艺精湛与款式别致是市场的卖点。”
通海民族银饰制品公司现在拥有多个含金量极高的牌子,其注册商标“孔雀”牌,先后荣获中国首批“中华老字号”、“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老字号”等荣誉称号,是国内首批唯一一家以民族银饰制品为特色的“老字号”企业。
企业发展最终是人才竞争。据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王娴介绍,公司与省内多所大专院校建立合作机制,在高校设立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培养精、尖、深创意设计人才,不断提供最新最时尚的款式;公司则是学生实习基地,以此突破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定制消费是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和竞争优势。王娴告诉记者,公司将在通海和昆明的直营店推出定制服务,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企业无论做多大,它的根永远在通海。只有扎根通海银饰文化,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马维凯说。
云天石珠宝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祥的办公室,我们看到精雕细刻在银版上的通海清代书法家阚祯兆书法真迹《秀山古柏行》书法作品和一个刻着通海标志性古建筑聚奎阁的精美银水杯。“我进入这个行业算是晚的。通海银饰的生命力在手艺,但如果只停留在代加工和销售,那通海银饰永远得不到发展。”今年30岁的郭祥,跟随父亲做玛钢起家,他对通海银饰是一种旁观者清的理解。“我收藏有800多件通海古银饰,我发现这些古银饰很有文化内涵,值得研究。我是河西人,祖上也有人打银饰,自小听过不少故事。于是我决定:把爱好做成事业!”去年,郭祥跟父亲提出要从事珠宝业,并且决意要从银饰研发、制作、销售一条龙做起。郭祥告诉记者,他做银饰坚持三个字:保,保传统,一定要把通海银饰文化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转,要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生产工艺和营销模式;创,创自己的品牌。如今,郭祥着力结合地方文化开发研制新产品,地方文化成为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题材。
旅游工艺品集散中心:
旅游文化互融共荣良性发展
通海,通江达海;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集散地,上通昆明,下达临安(今红河),直至越南出海。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未来通海旅游市场的广阔前景,通海应抢抓桥头堡及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历史机遇,成为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上最靓丽、最有地方特色与吸引力的文化地理坐标。我一直打算投资兴建云南通海孔雀珠宝文化城,提升通海旅游品牌形象,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和相关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我们将在国内外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通过融资,争取更大的发展平台,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马维凯告诉记者。
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赵之华坚信:“依托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把通海建设成主打银制工艺品的玉溪旅游工艺品集散地。把附近的江川铜器、华宁陶以及其他县区的工艺品都聚合到此地,充分发挥通海通江达海的优势,以旅游带动玉溪民间工艺品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带动银制工艺品更大发展。”
17年前,祖传打银饰的许高明从福建莆田来到通海,开始了一个外地人在通海的银饰梦想。随着小店生意越做越大,他在县城西街开了自己的佰大福珠宝店,每年银饰品销售占到45%的销售额。许高明告诉记者,通海银饰在省外很有名气,在福建当地也有销售。他在家乡也开有一个店,主打通海银饰的民族风格,每年要销售300多公斤银饰制品,每克价格平均都比这边高10多元。
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张化忠对通海银制工艺充满希望:银制手工艺品已成为通海县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是大师经济、名人效应的年代,应多培养自己的大师,创立自己的品牌,将通海打造成购物天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认为,通海能工巧匠众多,希望通海能紧紧抓住云南桥头堡和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战略,加快银饰制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让通海银饰这朵奇葩更加绚丽多彩。(记者  杨雪  侯燕  文/图)
编辑:王剑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威尼斯玻璃工艺品二十世纪发展史
湟中银铜器:从宗教用品到民间日常用品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10大传统手工艺
牙雕概述
申论热点:传统工艺品走出国门
摄影:民间工艺(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