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医堂方及常用剂量


1 经典I号方: 北芪90-120 人参15-30 桂枝15 赤芍30干姜15-30乌梅15

2 经典II号方:北芪90-120 人参15-30 桂枝15 赤芍30干姜15-30山萸肉30

3 先天定坤汤:北芪250白术90熟附子10-30干姜60炙甘草10-30
山萸肉60炮姜炭30

4 后天定坤汤:白术90当归15桂枝15赤芍30五味子15吐丝子30熟地45-60淮山50-75

5 日月同辉方:北芪250 干姜60 山萸肉30-45  乌梅10-20

6 东方红: 北芪250干姜60山萸肉60

7 夕阳红: 北芪 250干姜60乌梅69

8大气托毒方:北芪250-500 当归50 生薏仁30-45 白芷10(后下5分) 公英60-120 紫油桂15(后下5分)皂角刺12

9 大气擎天方:北芪100-500干姜30-120山萸肉12-30乌梅18-30
冰糖(适量) 细辛5-120  

10 三个四方:人参30 茯苓30 炙甘草30 白术30 熟附子15 干姜30柴胡30 白芍30 枳实30

11 己丑六君方:生晒参30 白术30 茯苓30 炙甘草30 山萸肉15
五味子10-15

12 退热I号方:柴胡10-60黄芩10-23生姜15-23 大枣15-35
炙甘草6-30藿香5-10 滑石10-30 白蔻仁5-10
连翘14 浙贝30 射干14 石膏50-125 乌梅9-30。
(适应证:湿停热毒上攻,严重时表现为热毒炽盛如:化扁、急性腮腺炎等。)

13 退热II号方: 羚羊骨10 白薇15 芒核20 蝉蜕10 大腹皮14
石膏50 滑石18 侧柏叶10 炙甘草6 藿香5 白蔻仁10
(适应证:中焦湿热缘于感寒化热夹杂食积内热型)

14 三阳合病方:柴胡60 黄芩23 人参23 石膏125-250 乌梅30
粳米50-100 炙甘草23侧柏叶10-20羚羊骨10 藿香10
~ 1 / 5 ~

15 厚积薄发方:熟附子10-30 干姜10-45 炙甘草20-90 山萸肉10-30 人参10-30

16 生生不息汤:熟附子3 干姜6 炙甘草9 山萸肉6

17 龙吟汤:熟附子6 干姜12 炙甘草18山萸肉12桂枝6 赤芍14

18 虎啸汤:熟附子9 干姜9 炙甘草27 乌梅9

19 金生丽水方:熟附子10 干姜20 炙甘草30 乌梅18 人参15

20 降龙伏虎汤:熟附子6 干姜12 炙甘草18 山萸肉12 乌梅4-7

21 风和日丽方:熟附子6 干姜12 炙甘草18 山萸肉12 赤芍14
细辛5(后下)

22 瑞雪丰年方:熟附子4 干姜8 炙甘草16 乌梅7 细辛5(后下) 赤芍14

23 高山流水方: 桂枝15赤芍14麻黄3-10 干姜15 细辛5(后下)
炙甘草30 山萸肉12 熟附子15红参15

24 和风细雨方:桂枝23 白芍45 生姜23 大枣6枚 炙甘草15
饴糖30 山萸肉24 乌梅9砂仁15

25 五气朝元方:熟附子10 干姜20 炙甘草30 山萸肉8 乌梅9
细辛5(后下5分) 桂枝6-10 赤芍14-21紫油桂10(后下)

26 寒湿方:泽泻30 白术30 茯苓30 熟附子15 干姜30 炙甘草15
人参15 山萸肉15  紫油桂15(后下5分)

27 雨水方:熟附子6 酸枣仁24 五味子3 云苓15 太子参30白术15炙甘草6 黄精15 淮山15 白芍15 砂仁10 绵茵陈15

28 温通汤方:熟附子12 干姜24 炙甘草36 山萸肉12-24
细辛5(后下5分) 炮姜炭10

29 小荷才露尖尖角:熟附子3 干姜6 炙甘草9 山萸肉6 北芪6

30 降伏六气方:北芪500 白芍100 炙甘草100 细辛45-120
蜈蚣3条(打粉冲服)全虫6g(打粉冲服) (止痉散6-3) 引火汤

31 LL引火汤: 熟地90盐巴戟30天麦冬各30 云苓15 五味子6
紫油桂3(小米吞服)
~ 2 / 5 ~

32三界方:北芪250-500 熟附子60 –无上限 干姜90-120
炙甘草60 山萸肉60-120

33 急性脑出血方:大破格救心汤(熟附子200 干姜90 炙甘草60
高丽参30(另炖对入)山萸肉60-120 生龙牡各30 活磁石30 麝香1克)全虫6 蜈蚣3条。
有痰加生半夏和生南星;有出血加炮姜炭。

34 急性脑梗塞小续命汤:熟附子45(起) 麻黄15 桂枝45 赤芍45
防风30 防己15黄芩15 川芎15 红参30 炙甘草30 北杏25
生姜45(续命煮散同时服用)

35 续命煮散:麻黄90 川芎90 独活90 防己90 甘草90 杏仁90紫油桂60 生附子60(去皮) 云苓60 升麻60 辽细辛60 高丽参60 防风60 透明石膏150 生白术120 生姜30 大枣12枚
用法:混匀打粉,每日30g,纱布包,文火煮至400ml,分4次,每3小时1次。

36 顽麻方:北芪500 当归50 干姜90-120 山萸肉60 炮姜炭30
黑木耳45 白芥子30(炒研) (熟附子60-300 炙甘草60酌情加入)

37 头面风水方:北芪500 熟附子120-300 干姜120 炙甘草60
麻黄30-60 细辛45-60(后下) 葱白2根(后下)

38 颈性眩晕方Ⅰ:半夏15 白术15 天麻15 云苓15 炙甘草6
橘红5 大枣25 生姜15 桂枝10 生牡蛎30
鳖甲15 龟板15

39 颈性眩晕方Ⅱ:熟附子9-30 干姜18-45 炙甘草27-60
山萸肉12-30 云苓30-60桂枝23-45 白术10-30

40 土金阵咳方:生半夏10-30 鲜生姜10-30 (全虫3-6)生晒参23-45 云苓23-45 白术23-45 炙甘草23-45 五味子10-15 山萸肉12

41 通淋散:生大黄15 海金沙10 琥珀10 泽泻10 大蜈蚣10条
~ 3 / 5 ~

42 淋结方:黄连10 吴茱萸15 紫油桂15 车前子10 红参15
大枣25 川牛膝30 乳香3

43 河图三八止咳方:柴胡 白芍 枳实 炙甘草 各15-30
山萸肉15 红参15 全虫3-6 芒核30

44 当归四逆汤合吴茱萸生姜大枣黄酒汤:当归45 桂枝45 赤芍45
细辛45(后下)通草30 炙甘草30大枣125 吴茱萸30
生姜45 黄酒250ml

45产后方:炮姜炭15-30 当归15-30 川芎15-30 北芪120 乌豆衣30 芒核30 南豆花6 菟丝子30 大枣25 桑寄生30 山萸肉30 炙甘草6 淮山15-45

46阳和汤:熟地60 鹿角胶30(烊化) 白芥子15-30 炮姜炭15
麻黄3-15 炙甘草45 紫油桂15

47 女士保健方:熟地15 菟丝子15 枸杞子15 莲须15 桑寄生15
淮山15 云苓15 炙甘草6

48 小柴胡汤:柴胡125 生半夏60 人参45 炙甘草30 黄芩45
生姜45 大枣75

49 大柴胡汤:柴胡125g,黄芩45g,生半夏65g,大黄30g,枳实60g,白芍45g,大枣12枚,生姜75g。

50 白虎人参退热汤:石膏250乌梅30 粳米100炙甘草45生晒参45

51 半夏泻心汤:生半夏65 黄芩45 干姜45 人参45
炙甘草45 黄连15 大枣75

52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30黄芩15 阿胶23 鸡子黄1只
白芍15(半量)

53 竹叶石膏汤:淡竹叶12 生石膏125 炙甘草15 麦冬33
粳米50 生晒参23(半量)

54大乌头汤:制川乌30g防风30g蜂蜜150g黑小豆30g熟附子120g
干姜120g炙甘草120g北芪250g细辛45g(后下10分钟)
麻黄5-30g桂枝45g杭白芍45g 生姜45大枣12枚

55 升陷汤:黄芪18红参50桔梗6升麻6柴胡6

56 五苓散:猪苓13 泽泻19 白术13 茯苓13 紫油桂8
~ 4 / 5 ~

57 破格救心汤:熟附子30-200干姜60炙甘草60红参10-30山萸肉60-120生龙牡各30活磁石30麝香0.3-0.6(分3次冲服)

58 培元固本散:三七200胎盘100 鹿茸100 高丽参100 琥珀100

59 温氏奔豚汤:山药60 茯苓30 泽泻30 牛膝15红参10-30山萸肉60-90紫油桂3-10沉香5-10 砂仁10-30熟附子15-100炙甘草 30-60

60 肾四味:补骨脂15-30 杞子15-30 菟丝子15-30 仙灵脾15-30

61 肾十味:补骨脂15 杞子15 菟丝子15 仙灵脾15 盐巴戟15
盐杜仲15骨碎补15川断15仙茅15沙苑子15

62白通汤:熟附子 干姜 葱白

63 三畏汤:红参10(另炖对入) 五灵脂10 公丁香10 郁金10
肉桂10 赤石脂10

64 术后通气方 北芪250-500 四逆(附子120-200)干姜90-120 炙甘草60 紫油桂 15沉香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医堂方及常用剂量 ——吕英医生
明医堂方(2015)李克派
三步开方法学习笔记 43——治寒、水、疼痛方药
10、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
四圣医理躬行集•不升致不降之病•陈童久咳不愈案
乌梅丸临床运用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