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岛夜经济大开发,地铁点燃城市夜活力

夜幕降临后,青岛开启“夜生活模式”,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火力全开,熙熙攘攘的人流、热热闹闹的场景、红红火火的生意。火爆的夜经济不仅将五湖四海的人气聚集于此,也激发了市民的消费热情,成为促进城市消费、提振经济的“金钥匙”。

夏季新“夜”态,交通是关键。四通八达的地铁线网覆盖了青岛的主要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人夜间出行,提升了交通便利度,带动盘活沿线商业发展,为“燃动”夜经济“添柴加火”。

多种“夜”态四处开花

谁说青岛没有夜生活?夏夜,依山傍海的青岛用璀璨的灯火点亮夜幕,啤酒节、明月·山海间不夜城、中山路、夜市等共同开启了嗨动夏日的狂欢盛宴。

7月14日,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本届啤酒节引入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款品牌啤酒,组织举办音乐演出、艺术巡游、酒王争霸赛、CBC中国国际啤酒挑战赛、啤酒文化时装秀等300余场活动。烤串敬友谊,啤酒献酣畅,习习微风从海边吹来,劲爆火热的歌舞点燃全场。在这里可以卸下一天的束缚,释放自我,把酒言欢,高谈阔论,缓解一天的疲惫。24天时间里,西海岸新区会场共接待游客617万人次,消费啤酒2700吨。

唐风雕塑、灯火通明、流光溢彩、一步一景、一步一娱……青岛明月·山海间不夜城是全国首个以《山海经》为主题的青岛山海文化特色文旅街区,以“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赏”为特色,设置无人机表演、大型烟花秀、火凤凰表演、花车巡游等多项演出,在前期为期20天内的试运行中,累计游客数超40万人次,最高峰瞬时客流量1万余人。

 

百年老街中山路,作为青岛历史文化最具代表的街区,在夜经济的盘活下再展秀姿。在这里可以领略青岛百年商区的发展变迁,老城区与新“夜”态的碰撞,复古风与时尚新潮的融合,海誓山盟广场投影、百盛3D裸眼大屏、城市记忆馆流光溢彩,展示了浓郁的城市烟火和生活气息。

想感受一座城市的灵魂,人流涌动的夜市是最好的去处。台东三路步行街、李村乐客城夜市、城阳吕家庄夜市,作为青岛3大网红夜市,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与井然有序的白天不同的城市韵味。街头巷尾灯火辉煌,吆喝声此起彼伏,秘制烤肠、烤猪蹄、烤鸭卷饼、东北大饭团,琳琅满目的美食令人垂涎;除了美食,还有衣服、鞋包、手工、娱乐游戏,每个摊位都有着独特之处,这些摊位将现代都市的浪漫色彩与城市的烟火气息相融合。

夜经济:城市消费的新蓝海

在多种新“夜态”的助力下,青岛的夜经济正引发新一轮消费热潮,城市的魅力和夜间活力也在逐步彰显。

2022年,《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2021-2022)》发布,在“2021年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排名”榜单上,青岛名列第三位。2023年上半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0.7亿元,同比增长8%。

从夜经济囊括的业态来看,住宿、购物、餐饮等多个行业都会受益。啤酒节带火了青岛本地民宿行业,途家民宿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16日,青岛登顶全国暑期热门城市,啤酒节期间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五成;今年端午节,万象城商场客流量突破41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64%;台东步行街为附近的台东万达广场导入部分客流,2023年4月,台东万达广场日均客流量达13万人次,位列青岛市商业榜首。

 

夜经济在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成为创业者、就业者的乐园。例如,青岛三大夜市共有1000多个摊位,带动了一大批人就业创业,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压力。“夜市开业后,我在这里找到了一份工作。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我就来卖熏肉大饼,挣两份工资。”市民李先生说。“一晚上营业2000多元,没想到市民对夜市的需求这么旺盛,特别是地铁开通后,人流量更大了,虽然累,但很开心。”

夜经济的火爆和当前国内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据统计,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夜间消费的比重已占到全天消费的50%以上。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也显示,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每天晚上18-22时消费额占比超过全天的一半。

夜经济春风已至,如何抓住机遇,将流量变成“留量”,让这股春风吹得更大更广,是对城市管理与运营的一大考验。政府、商家、消费者要形成合力,在创意主题上下功夫,保留经典、推陈出新,塑造城市夜间经济特色,助力城市品牌营销,避免同质化、千城一面等现象;精准对接消费需求,聚焦大学生群体、本市老百姓、外来游客群体等目标,面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形成具有特色、文化、品味的夜经济模式;要加大对行业的统一规范、严格监管过程,搬除堵车、夜间市场秩序、环境安全、食品监管、服务、垃圾污染等“绊脚石”,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与体验。

地铁为夜经济发展添动力

夜经济在带动消费的同时,也给交通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青岛的大交通格局中,地铁无疑为火热的夜经济又增添了动力。

目前,青岛共开通了7条线路,运营里程为315公里,运营车站148座。四通八达的地铁线网基本实现了对全市主要交通枢纽的全覆盖,与高铁、机场无缝衔接,打破区域交通壁垒;与铁路综合衔接覆盖率达99.47%,与机场综合衔接覆盖率达86.11%,立体交通网络加大游客往来青岛频率。

地铁线网不仅连接着城市南北、贯穿东西,还串联起青岛40多个旅游景点,一站式畅游打卡青岛,带游客们领略青岛的山海风光和风土人情,感受到诗与远方不再遥远。市民赵先生说:“地铁是我们年轻人的主要交通方式,冲着青岛便捷的交通我们选择了来这里旅游。下了飞机就可以直接坐地铁直达小麦岛看日落、五四广场看灯光秀,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去一趟李村夜市吃美食。乘坐地铁'特种兵式旅游’,既省时又经济实惠。而且在酷热难耐的夏天,步入地铁站那份清凉感也让人神清气爽。”

地铁不仅解决了夜经济的交通问题,还为周边带来了人气,带动了沿线的商业发展,推动夜经济持续升温。“地铁开通后,减少了交通堵塞和停车大战,能感受到乐客城夜市的人气比以前更旺了。特别是暑假的时候,客流量增加了30%-40%,”李村乐客城夜市麻辣烫老板说,“客流量增加,我们的生意自然就好了,不少商家心底里都很开心。”

暑假客流高峰,对运输衔接和城市交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刺激夜经济,进一步拉动消费,青岛地铁连续5年“加晚班”,进行季节性延时运营。其中,2023年6月22日至10月8日,青岛地铁各线路、车站首班车时间提前15分钟,线网最早首班车提前至5:30,早间乘坐地铁可换乘更多国铁、航班。末班车分线路、方向、区段延时10分钟至30分钟不等。

运营时间延长后,游客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安心逛街,下晚班的商场营业员们也不用一路狂奔追赶公交、争抢出租车;对地铁运营单位来说,延长夜间服务运营时间将压缩设备检修时间,运营维保人员要在收车后的更短时间内对车辆、隧道、轨道、信号系统等设备设施进行详细的检查、维护和保养。虽然这半小时地铁收益不高,但客流量做了“加法”,夜间经济活跃度甚至做了“乘法”,对提升人气和促进夜间经济消费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座城市的夜经济水平,正成为衡量城市经济实力、商业繁荣程度、居民生活品质等的重要标尺,地铁也逐渐成为串联青岛夜间经济的“黄金纽带”,为城市运行源源不断输送着所需“能量”,护航夜经济蓬勃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月山海间不夜城,拉动青岛夜经济的强助攻!
关于吉林市发展“夜经济”的调研报告
夜经济商机巨大 无奈十点却成东营“沉睡线”
2023年五一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人山人海让你的鞋子都要挤飞啦!
​助力暑期夜经济发展 多城限时免费乘地铁
202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