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管好嘴,是糖尿病治疗之本
url:http://daily.clzg.cn/html/2016-05/26/content_566320.htm,id:0

速读据世卫组织统计,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数十年中呈“爆炸式”增长,发病率世界第一,1980年只有不到5%的中国男性患有糖尿病,而目前这一比例超过了10%。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导致心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失明、截肢等,让不少人谈“糖”色变。

特邀专家谢健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中心副主任,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老年病科主任。师承全国名中医赵淳教授。现任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中医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支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脑梗塞、腰腿痛等疾病,症见头昏、眩晕、心悸、胸闷胸痛、咳嗽、喘促气短、水肿、失眠、便秘、神疲乏力、腰腿痛、肢体麻木、口干咽痛、烘热、出汗等。

超重和运动量不足为主要诱因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中医称“消渴”。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为其主要病因,阴虚燥热为其主要病机。在治疗时要结合生活调理,以提高疗效。

我们国家糖尿病数量是全世界第一,确诊糖尿病人有近一亿,高危人群有1.5亿。其主要诱因为超重和运动量不足。世卫组织指出,国际社会要采取行动,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肥胖、身体免疫力差的人易患,也有遗传原因。对于个人,预防糖尿病,要注意健康进食、积极活动,避免体重增加过多。

常见症状为“三多一少”

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

随着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疲乏无力,性欲减退、月经失调、麻木、腰腿疼痛(针刺样、烧灼样或闪电样疼痛)、皮肤蚁走感、皮肤干燥、瘙痒、阳痿、便秘、腹泻、心悸、体位性低血压、出汗、视物模糊、黑朦等。难治性疖肿,足部破溃等。

常见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症等。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失明,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

综合治疗可较好控制病情

糖尿病一旦确诊,即应对患者进行包括糖尿病的一般知识、自我血糖和尿糖的监测。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并可防止或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对糖尿病辨证论治,将糖尿病辩证为五个证型:1.燥热伤津证,治法:清燥泄热、养阴生津,方选养阴润燥汤加减;2.脾虚湿滞证,治法:健脾益气、化湿运牌,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3.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方选生脉饮加味;4.瘀血阻滞证,治法:活血化瘀,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或血府逐瘀汤;5.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方选金匮肾气丸加减。

中医特色疗法包括以下方式。1.针灸治疗;2.中药浴足: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肿胀、疼痛症、皮肤干燥、瘙痒症。3.中药涂擦:中药药物酊剂涂擦患处,每日一次。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肿胀、疼痛症、皮肤干燥、瘙痒症。4.穴位贴敷:肾俞、涌泉、太冲、足三里,每次任选3-4穴,治疗10-12小时。适用于血糖波动及乏力、头昏症。5.艾灸: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每穴15分钟,每日1次。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肿胀、疼痛症、头昏症。

饮食和运动不可或缺

中医认为,调摄护理非常重要。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该指导患者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对于老年患者,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并要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膳食总热量中20-30%应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对碳水化合物总能量的控制比种类更重要。蛋白质不应超过需要量,即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5%。要限制饮酒。可用无热量非营养型甜味剂。食盐控制在6g/日以内。

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改善血糖和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管理方案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力活动为每日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慢跑、快走、游泳。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所有胰岛素和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该每日检测血糖3-4次。血糖﹥17mmol/l时要同时检测血酮或尿酮。

其他如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就诊,复诊等。调摄情志,适宜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极和外界不良刺激。

气阴两虚证型患者最多

云南省中医医院滇池院区老年病科是在云南省中医医院光华院区老年病科(干保科)的基础上成立的。为医院重点打造的拳头科室,现为云南省中医名科、云南省老年病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十二五”在建国家级老年病重点中医专科及学科。

自2011来,统计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住院入组的消渴(2型糖尿病),共分为5个证型,分别是燥热伤津证,脾虚湿滞证,气阴两虚证,瘀血阻滞证,脾肾阳虚证。

统计各证型收治病人数量,气阴两虚证型最多,多数患者兼有瘀血阻滞证型,而其他单一证型较少。执行中医诊疗方案后,患者反应良好。

记者彭惠玲通讯员宋艳丽摄影报道

来源: 昆明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匹马拉一套车” 特色中医治疗,hold住糖尿病
老年冠心病患者,可以试试调气理血,益处多多~
云南省中医名科-昆明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内分泌病科
岳阳市中医医院专家:糖尿病的中医调养
郑进:运用中医治疗控制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 | 名医传承带教
秋冬季节,如何让感冒君远离我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