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年网销保费占比不足5%:财产险触底反弹,非车险劲增75%;人身险下降近14%,健康险翻番

发展多年后,互联网保险究竟在保险业占据何种地位?近日,保险业协会分别下发《互联网和电话销售财产保险月览2018年12月刊》以及《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就财产险公司以及人身险公司2018年的互联网保费数据做出总结。

数据显示,纳入保险业协会统计的人身险公司以及财产险公司2018年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852.58亿元,在当年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中占比仅4.97%。

其中,财产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695.38亿元,同比增长40.91%,在财产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中占比5.92%;人身险公司实现互联网保费收入1193.2亿元,同比下降13.7%,在人身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中占比更是仅有4.45%。

持续的低迷或许意味着,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渠道快速扩张、低成本获客的时代已经结束,互联网保险的发展逐渐进入深水区。

1

财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0%

从总保费收入来看,保费收入开始回暖

数据来源:中保协《互联网和电话销售财产保险月览》

2016年由于商车费改深入,导致互联网渠道车险价格优势消失,财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锐减,2016年同比下滑幅度超过三分之一,2017年市场逐渐企稳,但依然出现了1.75%的负增长,到2018年才终于恢复正增长,同比增速高达40.91%。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财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在2018年实现触底反弹,但总保费收入也不过695.38亿元,相较2015年的768.36亿元仍存在几十亿元的差距。

更重要的是,从互联网保费收入在当年财产险公司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来看,2018年的水平(5.92%)虽然已经超过2016年(5.42%),但相较2015年(9.12%),也存在明显差距。

非车险成增长动力,与车险贡献相当

数据来源:中保协《互联网和电话销售财产保险月览》

仔细分析险种会发现,2015年之前,车险在财产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中占比绝对比例,也是推动财产险公司互联网保费增长的核心动力。但自2016年开始,车险保费近乎腰斩,占比也不断下滑,已经从2015年的占比93.20%下降至2018年的占比53.03%。

与此同时,非车险却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已经从2015年的52.2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326.65亿元,4年时间增长4倍,占比也从2015年的6.80%增长至46.97%,足以与车险分庭抗礼。

再具体来看,2018年,非车险中意外健康险保费收入167.64亿元,占比24.11%;财产险16.37亿元,占比2.35%;责任险25.05亿元,占比3.60%;信用保证险52.66亿元,占比7.57%;其他非车险(主要包括退货运费险)64.93亿元,占比9.34%。

数据来源:中保协《互联网和电话销售财产保险月览》

平安产险互联网保费下降逾13%,人保财险同比增161%

数据来源:中保协《互联网和电话销售财产保险月览》

从具体的公司来看,2018年互联网保费收入排名前十的财产险企分别是平安产险、众安保险、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大地保险、国泰产险、泰康在线、太平财险、国寿财险、安心保险。

不难发现,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财险公司中,除易安保险外,其余三家都已经进入前十名,而被蚂蚁金服控股的国泰产险也已排名前十。且众安保险、国泰产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四家公司保费增长均十分强劲,同比增速最低也有66.70%,而最高的国泰产险更是达到了268.19%。

传统险企中,平安产险以128.59亿元居于榜首,人保财险次之为112.23亿元,之后才是太保产险,保费收入42.23亿元。不过从三家公司2018年的互联网保费增速来看,平安产险同比下滑-13.36%,而人保财险则同比增长161.43%,太保产险同比增速也达到了50.54%,均远远高于平安产险。

第三方平台贡献近三分之一保费,保险公司PC端没落,移动端崛起

数据来源:中保协《互联网和电话销售财产保险月览》

从2018年财险公司不同互联网渠道的保费贡献来看:

通过公司PC官网累计实现保费收入为51.84亿元,占比7.45%;

通过移动终端(APP、WAP和微信等方式)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58.00亿元,占比37.10%,其中通过移动APP实现保费149.45亿元,通过移动官网手机WAP实现保费3.76亿元,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保费104.79亿元;

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累计保费收入为130.43亿元,占比18.76%;

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实现累计保费收入为233.71亿元,占比33.61%;

会员公司通过“其他”渠道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1.40亿元,占比3.08%。

通过近四年不同渠道的保费贡献来看,保险公司PC官网保费收入占比快速下降,而移动端的保费占比却不断提升;此外,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以及第三方平台的保费收入占比近年来也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

2

人身险公司互联网保费下滑13.7%

规模保费连续第二年下滑

图片来源:中保协《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保险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2018年共有62家人身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其中中资公司38家,外资公司24家。

数据显示,继2017年互联网人身保险规模保费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规模发展势头持续放缓,全年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193.2亿元,同比下降13.7%。

相比2013-2015年间互联网人身保险的高速增长,近三年来,互联网人身保险行业规模保费收入趋于稳定,传统人身险公司借助互联网渠道快速、低成本地接触海量客户,“线下”到“线上”转移的发展方式已进入瓶颈期。

集中度高企,人身险网销前十大公司保费占比超92%,建信人寿保费收入居首

图片来源:中保协《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图片来源:中保协《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在人身险网销渠道,展现了更强的集中度。

2018年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公司中,建信人寿以294.5亿元的规模保费继续位列首位。此外,规模保费位列前十名的公司还有:国华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平安人寿、弘康人寿、农银人寿、国寿股份、光大永明人寿、合众人寿及平安健康,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100.4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92.2%。

不难发现,规模保费排名前列的银行系保险公司居多,网销规模保费占比也普遍较高,依托其母行庞大的客户资源及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平台,成就了银行系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天然优势。

从业务增速的角度看,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增长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别为:复星保德信人寿、前海人寿、人保健康、合众人寿、信泰人寿、恒安标准人寿、中信保诚人寿、华泰人寿、百年人寿及平安健康,以中小公司为主。

官网自营能力增强,第三方渠道优势依旧

图片来源:中保协《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开展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中,50家公司通过自建在线商城(官网)展开经营,61家公司通过与第三方渠道进行合作,其中,49家公司采用自建官网和第三方渠道“双管齐下”的商业模式。

其中,2018年通过第三方渠道共实现规模保费991.9亿元,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83.1%,同比减少5.8个百分点;通过自建官网实现规模保费20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2%,占互联网人身保险总规模保费的16.9%。

2018年,通过保险公司官网进行投保的客户数量合计达1280万人,同比增长94.9%。

在官网流量(PV)方面,2018年全年累计官网流量共达59.6亿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50.1%。其中,平安人寿年累计流量为44.6亿人次,太保寿险年累计流量为8.3亿人次。

健康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寿险、年金险、意外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图片来源:中保协《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近两年来,随着整个保险行业加速回归保障本源,各人身保险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健康保险业务得以迅猛发展。2018年互联网健康保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和意外险则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但人寿保险仍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主力险种,在互联网人身保险年度累计规模保费中占比为56.6%,年金保险为第二大互联网人身保险险种,在互联网人身保险年度累计规模保费中占比为28.3%,健康保险在互联网人身保险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首次突破至10.3%。

图片来源:中保协《2018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阻且长——2017年互联网保险数据全览
保险行业整体低迷背景下,互联网保险细分行业出现分化,财产险公司互联网保费收入增长40.91%[图]
2月份全国保费收入逾3278亿元 寿险增3
互联网财产险公司投诉量急升
保监会公布2017年保险投诉情况 人身险占82.65%
网上买保险审慎第三方平台资质很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