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的差异在那里?(精辟极了)

“我和他也差不多,没想到几年不见,他倒混得人模人样了。这老天真是不公道,你找谁讲理去?”有次友人在一起闲聊,听到有人这样愤愤不平。

咋一听,这话不无道理。人与人之间,当初确实都差不多。特别是在一个村里或一个大院长大,又在一所学校里读书,又是同时踏入社会,当初谁不知道谁,能有多大差距?

细一想,这话也没道理。因为老天还是很公道的,它能够给予人们的唯一资源是时间资源,但它并没有厚此薄彼。它让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无论是谁,都别想多占有一分一秒。在同等的时间资源下,出现不同的人生结局,是怪老天还是怪自己?答案不言自明。 

那么,人的差异究竟在哪里?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对这一道理,我们的先哲圣贤早就意识到了。古人读书讲究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用现在话说,冬天是一年的空余时间;晚上,是一天的空余时间;阴雨天,也是一种空余时间。要利用这些空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有个“三上”的读书方法,“马上、枕上、厕上”。就是骑在马上看书,躺在床上看书,上厕所也要看书。这其实也是利用“业余时间”的一种方法。难怪他能步入唐宋八大家的行列。 

为什么人的差异在业余时间?因为时间资源是一个人最珍贵、不可复制、非常有限的资源。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赞叹。朱自清先生在《匆匆》这篇散文中曾这样描写时光的易失:“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的时候,便从凝然的双眼过去。我觉察它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读了这段美文,怎能不激发我们珍惜和节约时光的紧迫感? 

对业余闲暇时间怎样支配,看起来好像是件小事,但实际上它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风格,而从它的结果来看,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日后的选择道路和他今后成长的进程。鲁迅对业余闲暇时间的使用,或许对我们有极大的启迪。以除夕为例:1925年除夕之夜,他编成了《华盖集》,写了约1200字的《题记》;1926年除夕之夜,他将自己的诗写成条幅,送给志同道合的朋友;1933年除夕之夜,编成了《南腔北调集》,写了一千余字的《题记》;1934年除夕之夜,翻译了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的《少年别》,并写了译后附记;1935年除夕之夜,编成了《且介亭杂文二集》,写了近万字的《后记》,直到第二年1 月1 日才完成。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却说:“哪里有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 

八小时之外,是一个有丰富弹性的广阔空间,谁把握的好,谁利用的好,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创造人生辉煌。日本企业家土光敏夫说过:“在上班的时候开动脑子好好干,那是理所当然的,大部分人也是这样做的,在能力上也不会出现多大的差异。然而在下班后人们对业余时间使用上的不同,天长日久就会形成差距。”

我国著名企业家鲁冠球也讲过类似的理念:我曾用心培养过许多人,在相同的条件和环境下,有的人很快就派上用场,而有的人则迟迟排不上用场。我常常想这是为什么?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最大的差异是对业余时间的利用不同。有的人把业余时间用来学习钻研,有的则认为业余时间就是要好好享受现代生活,如上网聊天、保龄、桑拿、打牌赌博。

对于业余时间的不同利用,当然要产生人与人的差异。现在我们每年的礼拜天、节假日110多个,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闲暇时间,真正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收益将是巨大的。请记住这样一笔帐,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自学1小时,能读18000字,一周7天读126000字,一个月可读5400000字,一年的阅读量可达650多万字,相当于30万字的书20多本。 

还有研究表明,一个人一分多钟便可记忆一个信息,有人把这种信息称之为“簇”。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在5万簇左右,如果每天抽出二小时左右的业余时间学习,那么两年左右就可以掌握5万簇信息,即可以掌握一门学问。

许多人都羡慕哈佛毕业生流行于世界,却不知道哈佛给学生的告诫是:如果你想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博采众长】业余时间如何度过,决定每个人的未来
读书之悟(79)
白老师语丝1733: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人的命运决定于对晚上8点至10点时段的利用
闲暇定终身
利用闲暇时间,成就美好人生的还有很多。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