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种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1、缬草————[性]温。有微毒。[味]辛、苦。[归经]心、肝。[功效]安神、理气、止痛。

2、艾叶—— ——[性]温。[味]苦、辛。[归经]脾、肝、肾。[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

3、巴戟天— ——[性]微温。[味]辛、甘。[归经]肾、肝。[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4、白花蛇— ——[性]温;有毒。[味]甘、咸。[归经]肝。[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5、白蒺藜— ——[性]平。[味]苦、辛。[归经]肝。[功效]平肝解郁、祛风明目。

6、白石英— ——[性]微温。[味]甘。[归经]肺、肾、心。[功效]益气、安神、止咳、降逆、除湿痹、补五脏、利尿。

7、白术—— ——[性]温。[味]苦、甘。[归经]脾、胃。[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8、白芍—— ——[性]凉。[味]苦、酸。[归经]肝、脾。[功效]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9、白鲜皮— ——[性]寒。[味]苦。[归经]脾、胃、膀胱。[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10、白芷————[性]温。[味]辛。[归经]肺、胃。[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11、百部————[性]微温。[味]甘、苦。[归经]肺。[功效]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12、白蔹————[性]微寒。[味]苦。[归经]心、胃。[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发背、疔疮、瘰疠、水火烫伤。

13、斑蝥————[性]热。有大毒。[味]辛。[归经]肝、胃、肾。[功效]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

14、半夏————[性]温。有毒。[味]辛。[归经]脾、胃。[功效]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

15、萆薢————[性]平。[味]苦。[归经]肝、胃、膀胱。[功效]利水药、渗湿利尿。

16、扁豆————[性]平。[味]甘。[归经]胃。[功效]健脾、和中、益气、化湿、消暑。

17、冰片————[性]微寒。[味]辛、苦。[归经]心、脾、肺。[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18、槟榔————[性]温。[味]涩、苦。[归经]脾、胃、大肠。[功效]杀虫、破积、下气、行水。

19、薄荷————[性]凉。[味]辛。[归经]肺、肝。[功效]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20、柏子仁———[性]平。[味]甘。[归经]心、肾、大肠。[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用于虚烦不眠,心悸怔忡、肠燥使秘等症。

21、补骨脂———[性]温。[味]辛、苦。[归经]肾、心包、脾、胃、肺。[功效]补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

22、苍耳————[性]温。有毒。辛、苦。[味]甘。[归经]肺、肝。[功效]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23、苍术————[性]温。[味]辛、苦。[归经]脾、胃、肝。[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24、草乌————[性]热。有大毒。[味]辛、苦。[归经]心、肝、肾、脾。[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25、侧柏叶———[性]寒。[味]苦、涩。[归经]心、肝、大肠。[功效]凉血止血、生发乌发。

26、柴胡————[性]微寒。[味]苦。[归经]肝、胆。[功效]和解表里、疏肝、升阳。

27、菖蒲————[性]微温。[味]辛。[归经]心、肝、脾。[功效]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

28、沉香————[性]温。[味]辛、苦。[归经]肾、脾、胃。[功效]降气温中、暖肾纳气。

29、陈皮————[性]温。[味]苦、辛。[归经]肺、脾。[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30、川乌————[性]热。有大毒。[味]辛、苦。[归经]心、肝、肾、脾。[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31、川芎————[性]温。[味]辛。[归经]肝、胆、心包。[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32、磁石————[性]。[味]辛、咸。[归经]肝、心、肾。[功能]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用于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

33、大豆————[性]平。[味]甘。[归经]脾、大肠。[功效]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

34、丹参————[性]微寒。[味]苦。[归经]心、肝。[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35、当归————[性]温。[味]甘、辛。[归经]肝、心、脾。[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36、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经]脾、肺。[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37、地肤子———[性]寒。[味]辛、苦。[归经]肾、膀胱。[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利小便、清湿热。

38、地黄————鲜生地、[性]寒。[味]甘、苦。生地黄、[性]寒。[味]甘。熟地黄、[性]寒。[味]甘。[归经]心、肝、肾。[功效]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39、地骨皮———[性]寒。[味]甘。[归经]肺、肝、肾。[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40、地龙————[性]寒。[味]咸[归经]肝、脾、膀胱。[功效]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41、丁香————[性]大热。[味]甘、辛。[归经]胃、肾[功效]温中、暖肾、降逆。

42、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归经]肾、肺。[功效]养肺阴、补肾阳。

43、独活————[性]温。[味]辛、苦。[归经]肺、脾、肾。[功效]疏风解毒、活血祛瘀、止痛。

44、杜鹃花———[性]寒。有小毒。[味]辛、苦。[归经]肺。[功效]止咳、祛痰。

45、杜仲————[性]温。[味]甘、微辛。[归经]肝、肾。[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46、阿胶————[性]平。[味]甘。[归经]肺、肝、肾。[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47、矾石————[性]寒。[味]酸、。[归经]肺、脾、肝、大肠。[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外治用于湿疹、疥癣、聤耳流脓;内服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癫痫发狂。

48、防风————[性]微温。[味]辛、甘。[归经]膀胱、肝、脾。[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49、蜂蜜————[性]平。[味]甘。[归经]脾、肺、大肠。[功效]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燥、解毒。

50、蜂房————[性]平。[味]甘。[归经]胃。[功效]祛风、功毒、杀虫、止痛、抗过敏。

51、茯苓————[性]平。[味]甘、淡。[归经]心、肺、脾、肾。[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52、附子————[性]大热。有毒。[味]辛、甘。[归经]心、肾。[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53、茯神————[性]平。[味]甘、淡。[归经]心、脾。[功效]宁心、安神、利水。

54、覆盆子———[性]温。[味]甘、酸。[归经]肾、膀胱[功效]益肾、固精、缩尿。

55、甘草————[性]平。[味]甘。[归经]心、肺、脾、胃。[功效]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56、干姜————[性]热。[味]辛。[归经]脾、胃、心、肺。[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57、枸杞————[性]平。[味]甘。[归经]肝、胃、肺。[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58、桂枝————[性]温。[味]辛、甘。[归经]心、肺、膀胱。[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59、桂皮————[性]热。[味]辛。甘。[归经]肾、脾、膀胱。[功效]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脉止痛、止泻。

60、骨碎补———[性]温。[味]苦。[归经]肾、肝。[功效]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61、桂花————[性]温。[味]辛。[归经]肺经、大肠[功效]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62、桂圆————[性]温。[味]甘。[归经]心、脾。[功效]开胃、养血益脾、补心安神、补虚。

63、蛤蚧————[性]平。[味]咸。[归经]肺、肾。[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64、旱莲草———[性]凉。[味]甘、酸。[归经]肝、肾。[功效]凉血、止血、补肾、益阴。

65、何首乌———[性]温。[味]苦、甘、涩。[归经]肝、心、肾。[功效]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66、核桃仁———[性]平、温。[味]甘。[归经]肺、肾、肝。[功效]补肾养血、润肺纳气、润肠止带、强筋健骨、通润血脉、润肌乌发、固牙齿、补虚劳。

67、合欢皮———[性]平。[味]甘。[归经]心、肝、肺。[功效]解郁安神:治忧郁不舒、失眠健忘。活血消肿:治疮痈、肺痈、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68、黑豆————[性]平。[味]甘。[归经]脾、肾。[功效]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活血、祛风

69、红花————[性]温。[味]辛。[归经]心、肝。[功效]气香行散、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70、红参————[性]温。[味]甘、微苦。[归经]脾、肺、心。[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

71、红枣————[性]温。[味]甘。[归经]脾、胃。[功效]健脾益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72、胡麻仁———[性]平。[味]甘。[归经]肺、脾、肝、肾。[功效]润燥滑肠、滋养肝肾。

73、胡荽————[性]温。[味]辛。[归经]肺、脾。[功效]发表透疹、消食开胃、止痛解毒。

74、花椒————[性]温。[味]辛。[归经]脾、胃、肾。[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75、槐角————[性]寒。[味]苦。[归经]肝、大肠。[功效]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76、黄柏————[性]寒。[味]苦。[归经]肾、膀胱。[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77、黄精————[性]平。[味]甘。[归经]肺、脾、肾。[功效]滋肾润脾、补脾益气。

78、黄连————[性]寒。[味]苦。[归经]心、脾、胃、肝、胆、大肠。[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79、黄芪————[性]温。[味]甘。[归经]肺、脾。[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80、火麻仁———[性]平。[味]甘。[归经]脾、胃、大肠。[功效]润燥滑肠通便。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81、鸡肝————[性]微温。[味]甘。[归经]肝、肾、脾。[功效]补肝肾。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

82、鸡血藤———[性]温。[味]苦、甘。[归经]肝、肾。[功效]补血、活血、通络。

83、鸡子————[性]平。[味]甘。卵白、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其气浑、其[性]温;卵则兼黄白而用之、其[性]平。[归经]肺、脾、胃。[功效]滋阴润燥;养血发胎。主热病烦闷;燥咳声哑;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口渴;下痢;疟疾;烫伤;皮炎;虚人赢弱。

84、桔梗————[性]平。[味][味]苦、辛。[归经]肺、胃。[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85、菊花————[性]微寒。[味]辛、甘、苦。[归经]肺、肝。[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86、橘红————[性]温。[味]辛、苦。[归经]肺、脾。[功效]散寒、燥湿、利气、消痰。

87、苦参————[性]寒。[味]苦。[归经]心、肝、胃、大肠、膀胱。[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88、老鹳草———[性]平。[味]辛、苦。[归经]肝、肾、脾。[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泻利。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

89、莲子————[性]平。[味]甘、涩。[归经]脾、肾、心。[功效]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90、莲子心———[性]寒。[味]苦。[归经]心、肺、肾三。[功效]清心、去热、止血、涩精。

91、藜芦————[性]寒、有毒。[味]苦、辛。[归经]肝。[功效]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

92、刘寄奴———[性]温。[味]苦。[归经]心、脾。[功效]破血通经、敛疮消肿。

93、龙眼肉———[性]温。[味]甜。[归经]心、脾。[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94、路路通———[性]平。[味]苦。[归经]肝、肾。[功效]祛风活络、利水通。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

95、鹿茸————[性]温。[味]甘、咸。[归经]肾、肝。[功效]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

96、麻黄————[性]温。[味]辛、微苦。[归经]肺、膀胱。[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96、麦门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经]肺、心、胃。[功效]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97、蔓荆子———[性]微寒。[味]辛、苦。[归经]膀胱、肝、胃。[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97、芒硝————[性]寒。[味]咸、苦。[归经]胃、大肠。[功效]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98、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气香。[归经]肝、脾。[功效]利气、行血、治风痹、散疲止痛。

99、没药————[性]平。[味]苦、辛。[归经]肝、脾、心、肾。[功效]散血去瘀、消肿定痛。

100、木防己———[性]寒。[味]苦、辛。[归经]膀胱、肾、脾、肺。[功效]祛风止痛、利尿消肿、解毒、降血压。

101、木瓜————[性]温。[味]酸。[归经]肝、脾。[功效]平肝舒筋、和胃化湿。

102、木灵芝———[性]平。[味]甘。[归经]心、肺、肝、肾。[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103、木通————[性]凉。[味]苦。[归经]心、小肠、膀胱。[功效]泻火行水。通利血脉。

104、牡荆子———[性]温。[味]辛、微苦。[归经]肺、大肠。[功效]祛风化痰、下气、止痛。

105、闹羊花———[性]温。有大毒。[味]辛。[归经]。[功效]祛风除湿、散瘀定痛。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皮肤顽癣。外用治癣、煎水含漱治龋齿痛

106、柠檬————[性]平。[味]酸甘。[归经]肝、胃。[功效]化痰止咳、生津、健脾。

107、牛黄————[性]凉。[味]甘。[归经]心、肝。[功效]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108、牛膝————[性]平。[味]苦、酸。[归经]肝、肾。[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

109、牛蒡根———[性]寒。[味]苦。[归经]肺、心。[功效]祛风热、消肿毒。

110、牛蒡子———[性]寒。[味]辛、苦。[归经]肺、胃。[功效]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111、糯米————[性]温。[味]甘。[归经]脾、胃、肺。[功效]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112、女贞子———[性]凉。[味]甘、苦。[归经]肝、肾。[功效]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113、木通————[性]凉。[味]苦。[归经]心、小肠、膀胱。[功效]泻火行水。通利血脉。

114、千年健———[性]温。[味]苦、辛。[归经]肝、肾。[功效]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

115、芡实————[性]平。[味]甘、涩。[归经]脾、肾。[功用主治]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

116、羌活————[性]温。[味]辛、苦。[归经]膀胱、肾。[功效]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117、秦艽————[性]平。[味]辛、苦。[归经]胃、肝、胆。[功效]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

118、青皮————[性]温。[味]苦、辛。[归经]肝、胆、胃。[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119、人参————[性]微温。[味]甘、微苦。[归经]脾、肺。[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

120、人参果———[性]温。[味]甘。[归经]脾、胃。[功效]强心补肾、生津止渴、补脾健胃、调经活血。

121、肉苁蓉———[性]温。[味]甘、咸。[归经]肾、大肠。[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122、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经]肾、脾、心、肝。[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经]源、散寒止痛、活血通。

123、乳香————[性]温。[味]辛、苦。[归经]心、肝、脾。[功效]调气、活血、止痛、追毒。

124、桑白皮———[性]寒。[味]甘。[归经]肺。[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

125、酸枣仁———[性]平。[味]甘。[归经]心、脾、肝、胆。[功效]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126、沙苑子———[性]温。[味]甘。[归经]肝、肾。[功效]温补肝肾、固精、缩尿、明目。

127、砂仁————[性]温。[味]辛。[归经]脾、胃、肾。[功效]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128、山药————[性]平。[味]甘。[归经]肺、脾、肾。[功效]能补脾胃、益肺肾。

129、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归经]肝、肾。[功效]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130、商陆————[性]寒。有毒。[味]苦。[归经]脾、膀胱、小肠。[功效]通二便、泻水、散结。

131、桑寄生———[性]平。[味]苦、甘。[归经]肝、肾。[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

132、桑葚————[性]寒。[味]甘。[归经]肝、肾。[功效]补肝、益肾、熄风、滋液。

133、芍药————[性]微寒。[味]苦、酸。[归经]肝、脾。[功效]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

134蛇床子————[性]温。有小毒。[味]辛、苦。[归经]肾。[功效]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

135、生姜————[性]温。[味]辛。[归经]肺、胃、脾。[功效]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

136、石菖蒲———[性]温。[味]辛、苦。[归经]心、胃。[功效]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137、石膏————[性]寒。[味]辛、甘。[归经]肺、胃。[功效]解肌清热、除烦止渴。

138、石斛————[性]微寒。[味]甘。[归经]胃、肾。[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139、石决明———[性]。[味]咸。[归经]。[功效]平肝熄风、潜阳、除热明目。

140、石楠叶———[性]平。有小毒。[味]辛、苦。[归经]肝、肾。[功效]祛风湿、止痒、强筋骨、益肝肾。

141、石苇————[性]凉。[味]苦、甘。[归经]肺、膀胱。[功效]利水通淋、清肺泄热。

142、手掌参———[性]平。[味]甘。[归经]肺、脾、胃。[功效]补益气血、生津止渴。

143、生地黄———[性]凉。[味]甘、苦。[归经]心、肝、肾。[功效]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144、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归经]肝、肾。[功效]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145、蜀椒————[性]温。有毒。[味]辛。[归经]脾、胃、肺、肾。[功效]温中止痛、杀虫。

146、松叶————[性]温。无毒。[味]苦。[归经]心、脾。[功效]祛风燥湿、杀虫、止痒。

147、锁阳————[性]温。[味]甘。[归经]脾、肾、大肠。[功效]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腰膝痿软、阳痿滑精、肠燥便秘。

148、天门冬———[性]寒。[味]甘、苦。[归经]肺、肾。[功效]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149、天麻————[性]平。[味]甘。[归经]。[功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祛风止痛。

150、葶苈子———[性]大寒。[味]辛、苦。[归经]肺、膀胱。[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151、桃花————[性]平。[味]苦。[归经]心、肝、大肠。[功效]泻下通便、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腹水、便秘。

152、桃仁————[性]平。[味]苦、甘。[归经]心、肝、大肠。[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

153、菟丝子———[性]平。[味]甘、辛。[归经]肝、肾。[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

154、威灵仙———[性]温。有毒。[味]辛、咸。[归经]膀胱。[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

155、五加皮———[性]微温。[味]辛、微苦。[归经]脾、肾、心。[功效]补肾强腰、益气安神、活血通络。

156、五棓子———[性]寒。[味]酸、涩。[归经]肺、大肠、肾。[功效]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

157、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经]肺、心、肾。[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158、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归经]肝、脾、胃、大肠、肾。[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159、乌头————[性]大热。有毒。[味]辛、甘。[归经]心、肝、脾。[功效]祛风通痹、散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肢体麻木酸痛、心腹冷痛、汕痛等症。

160、乌蛇————[性]平。[味]甘、咸。[归经]肺、脾。[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161、仙茅————[性]温。有毒。[味]辛。[归经]肾、肝。[功效]温肾阳、壮筋骨。

162、小茴香———[性]温。[味]辛。[归经]肝、肾、脾、胃。[功效]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163、细辛————[性]温。[味]辛。[归经]肺、肾。[功效]发散风寒、温经止痛、温化寒痰、宜通肺窍。

164、杏仁————[性]平。[味]甘。[归经]肺、脾、大肠。[功效]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润肠通便、杀虫解毒。

165、续断————[性]微温。[味]苦、辛。[归经]肝、肾。[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166、血竭————[性]平。[味]甘、咸。[归经]心、肝、脾。[功效]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

167、玄胡————[性]温。[味]辛、苦。[归经]心包、肝、脾、肺。[功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168、玄参————[性]微寒。[味]甘、苦、咸。[归经]肺、胃、肾。[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169、雪莲————[性]温。[味]甘、微苦。[归经]肝、肾。[功效]壮肾阳、调经血、强筋骨、祛风湿。

170、寻骨风———[性]平。[味]辛、苦。[归经]肝。[功效]祛风通络、止痛。

171、盐—————[性]平。[味]咸。[归经]胃、肾。[功效]调味、和中、益肾润燥。

172、夜交藤———[性]平。[味]甘、微苦。[归经]心、脾、肾、肝。[功效]养心、安神、通络、祛风。

173、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归经]肝、心包。[功效]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174、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归经]脾、胃、肺。[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

175、淫羊藿———[性]温。[味]辛、甘。[归经]肝、肾。[功效]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176、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归经]肺、肝。[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平肝。

177、洋金花———[性]温。有毒。[味]辛。[归经]心、肺、肝。[功效]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178、茵芋————[性]温。有毒。[味]辛、苦。[归经]肝、肾。[功用主治]治风湿痹痛、四肢挛急、两足软弱。

179、饴糖————[性]温。[味]甘。[归经]脾、胃、肺。[功效]能补中缓急、润肺止咳、解毒。

180、柚子肉———[性]寒。[味]甘、酸。[归经]肺、胃。[功效]下气、化痰、消食、解酒。

180、柚子皮———[性]温。[味]辛、苦、甘。[归经]脾、肾、膀胱。[功效]化痰、止咳、理气、止痛。

181、玉竹————[性]平。[味]甘。[归经]肺、胃。[功效]主治时疾寒热、内补不足、止消渴、润心肺。

182、远志————[性]微温。[味]苦、辛。[归经]心、肾、肺。[功效]安神益智、祛痰、消肿。

183、泽兰————[性]微温。[味]苦、辛。[归经]肝、脾。[功效]活血化瘀、行水消肿。

184、泽泻————[性]寒。[味]甘。[归经]肾、膀胱。[功效]利小便、清湿热。

185、樟脑————[性]温。[味]辛。[归经]心、脾。[功效]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

186、紫石英———[性]温。[味]甘。[归经]心、肝。[功效]镇心、安神、降逆气、暖子宫。

187、知母————[性]寒。[味]苦、甘。[归经]肺、胃、肾。[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188、枳实————[性]温。[味]苦、辛、酸。[归经]脾、胃。[功效]化痰散痞、破气消积。

189、枳壳————[性]温。[味]苦、辛、酸。[归经]脾、胃。[功效]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190、踯躅————[性]温。有大毒。[味]辛。[归经]脾。[功效]主风湿藏肌肉之里痹麻、治贼风在于皮肤之中掣痛、鬼蛊毒瘟疮恶毒、并能祛之。

191、紫苏子———[性]温。[味]辛。[归经]肺。[功效]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192、竹茹————[性]微寒。[味]甘。[归经]脾、胃、胆。[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

193、竹叶————[性]寒。[味]甘、淡。[归经]心、肺、胆、胃。[功效]清心利尿、清热除烦。

194、猪肉————[性]平。[味]甘、咸。[归经]脾、胃、肾。[功效]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195、朱砂————[性]微寒。有毒。[味]甘。[归经]心。[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196、黑芝麻———[性]平。[味]甘。[归经]肝、肾、大肠。[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197、地榆————[性]微寒。[味]苦、酸、涩。[归经]肝、大肠。[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198、王不留行——[性]。[味]。[归经]肝、胃。[功效]。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199、水蛭————[性]平。有小毒。[味]咸、苦。[归经]。[功效]。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200、虻虫————[性]微寒。有毒。[味]。[归经]。[功效]。破瘀散结,痛经堕胎。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
降气药
常用的10味中药,你认识几个?
新知中医的主页
瘦胎饮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