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馆两种版本清明上河图 千古谜团争论至今
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热门展馆先睹为快:
《清明上河图》千古谜团争论至今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盛誉无数,因图中道具众多,场面宏大,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生动鲜活的百科全书。
目前,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着两幅各具特色的《清明上河图》。一幅是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另一幅则是张择端版本的电子投影。
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盛誉无数,因图中道具众多,场面宏大,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生动鲜活的百科全书。鲁迅曾说过,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清明上河图》被人们谈论得多了,也便有了“清明上河学”之说。
各种论著层出不穷
据日本人齐藤谦所撰《拙堂文话·卷八》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59人,动物209头(只),比古典小说《三国演义》(1195人)、《红楼梦》(975人)、《水浒传》(785人)中任何一部描绘的人物都要多。
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这样波澜壮阔的社会风俗画卷,世所罕见。
《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北宋城市风貌、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和汴河航运以及绘画艺术、医药店铺、广告传播、民风民俗、市井家具、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成为各行学者专家研究的对象。
针对《清明上河图》的各种论著层出不穷,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化、拓展与创新的趋势。很多人认为,《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足以媲美《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红楼梦》研究者众,分门别派,成为一门“红学”。因此,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也被一些人称为“清明上河学”。
千古谜团争论至今
《清明上河图》作为旷世名画,针对它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就引来了无休无止的争议。
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宋代经济史研究专家汪圣铎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清明上河图》一直存有各种争议,这跟史籍记载资料少有关。在传世的宋代文史资料中,既无只字提到张择端,也没有《清明上河图》的其他记载。在记录历代画工的专著里,也找不到张择端的名字。
真假之争是古代书画始终迈不过的一道坎。《清明上河图》现世后,各种仿作纷纷出现。仅1945年从末代皇帝溥仪手中截获的就有4本之多,一时之间《清明上河图》真伪之辨甚嚣尘上。直到1950年冬,杨仁恺先生在东北博物馆库房的赝品堆里翻出有张著亲跋的《清明上河图》,经众专家鉴定,一致认定此本才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真迹,版本之争始才告一段落。
不过,还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真迹其实有两幅。张择端自从汴京被金人侵占,便和家人南下避难,因思念家乡,他又重新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这幅真迹也流传至今。这一说法由于缺乏充分的遗存资料,没有得到学界普遍认可。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景色是哪个季节?这也是争论颇多的一个话题。金代以来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观点几无异议,近代及当代美术史家郑振铎、徐邦达、张安治等先生均主“春景”之说。最先提出秋景说的是孔宪易先生。他在1981年《美术》杂志第二期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列举了此画八处是秋景特色。
《清明上河图》的名称中“清明”二字也有三种不同的解读。一为“清明节之意”;二是地名“清明坊之意”;三是认为“清明”是颂辞,即“清明盛世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
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全图高清,咱家的最清晰
中国第一名画《清明上河图》到底暗藏哪些玄机?
故宫收藏的《清明上河图》并不是张择端的真迹,真迹又在何处?
宋版《清明上河图》—阴谋与杀局,揭秘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谜团!
赶快收藏,张择端高清真迹《清明上河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