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213期【天南地北语文人 ·东北卷 · 赵谦翔专辑】谈语文教学中的五种流弊

张玉新按语

谦翔兄恰如其名——谦逊地飞翔!他是从东北的吉林市永吉县一所中学起步的语文教师,起点可谓很低,调入吉林毓文中学从事教学改革而成大名,调入清华大学附中而至盛名。起步于普通教师,终至著名教师,虽已退休,仍耕耘于语文课堂;他成名于东北,盛名于京师。他的成长自然也得益于高人指点与贵人相助,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他个人的努力。我更为看重的是他在盛名之下仍然乐于在课堂展示个人的魅力,保持优秀语文教师的本色。当我向他说明约稿之事后不久,他就如约把稿件发给我。我与他私交不深,神交不浅。作为从东北走出的著名的语文人,他值得学习的地方恰恰在于:至今他只做了一件小事——教语文;这件小事他做了40多年,终于把小事做成了大事。这或许就是谦翔兄给青年教师的启示,你若肯于用心、用情把从事的教育教学做上几十年,你也可以成为杏坛上独特的这一个。


赵谦翔简介


   


     赵谦翔,1948年2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1988年至2000年在吉林毓文中学任教。1996年至1999年实施国家九五重点课题教改实验“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荣获吉林省基础教育特等奖。被评为特级教师、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吉林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荣誉奖、全国第三届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0年被引进北京清华大学附中任教。2008年7月专著《赵谦翔与绿色语文》荣获北京市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基础教育专项奖。

    现任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首席专家、北京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中学委员会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兼主讲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级教师工作中心硕士生指导教师、重庆文理学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吉林省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专著有《赵谦翔与绿色语文》《赵谦翔·绿化语文》《赵谦翔讲语文》《绿色语文案例集锦》《绿色作文实例实说》。





赵谦翔作品

原载:《青年教师》2012年8—12期




以图代赏,以画代析

——语文教学流弊之一


多年前,我在参评一个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时,曾经亲身感受过一堂典型的“以画代文”的语文课。教者讲的是朱自清先生的《绿》,可上课伊始连课文都没有读一遍,就开始展示摄影图片:有山绿图,有水绿图,有树绿图,有草绿图……千翠百绿,目不暇接。而随着一幅幅美丽图片的诱惑,不要说学生对文本全然不知,就是我这个教过多遍《绿》对文本几乎烂熟于胸的听者,脑海里也未曾重现课文的一字半句,尽管在展示图片的同时还声情并茂地播放着名家的课文朗读。我不禁疑惑起来:这究竟是语文课呢,还是摄影作品展览?

最近,我又观摩了一堂极其相似的《沁园春·雪》的赏析课。学生们还没来得及把字面意思弄清楚,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展示了一幅又一幅靓丽的雪景图(有的图片与“北国风光”不吻合,反而起了误导作用)。而当教学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学生们一起朗诵课文时,教师又再次展示了雪景图片,可这时学生们的目光正集中在课文上,因此图片的展示就不止是画蛇添足,而且是喧宾夺主了。整堂课用了大量的时间来欣赏图片,而对《沁园春·雪》的词语赏析,则仅仅体现在教师照本宣科地复述教学参考书中的一些现成结论。不要说那些千锤百炼得来的精当词语没有咀嚼到位,就连“风流”和“风骚”两个极重要、极敏感的词也当成不言而喻的词一带而过。整堂课有图有画,有声有色,就是没有含英咀华,没有咬文嚼字,浮光掠影,华而不实。而严重的问题更在于,这种花哨的“以图代赏,以画代析”的课堂教学大有时髦儿之势!语文课,说一千道一万,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是语文之本,语文之魂。

图画,乃诉诸视觉的艺术;文章,乃诉诸文字的艺术。而文字则是思维的符号,语文教师的职责正是要靠文字的媒介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与想象力。而现如今流行的是图画、影视、动漫,在视觉盛筵、感官大餐的狂轰滥炸下,学生们的语言赏析能力日渐下降。值此母语危急存亡之秋,以教语授文为己任的语文教师,绝不该盲目迎合潮流,而应当挽狂澜于既倒,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的阵地倾情尽力地向学生们展示语言文字的美丽和魅力。如果像上述老师那样,把课堂教学舞台拱手让位给图画动漫之类的视觉活动,我们的语文教学恐怕真的要自取灭亡了。

图画动漫,不是不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使用,比如在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时使用可以拉近时空距离,让学生对陌生人物和事件获得更形象的了解和更深刻的印象。再比如让学生通过看图画动漫来激发联想,然后把联想的成果诉诸文字,写成文章,这就把以画“代”文变成了以画“助”文。只有那种抛开文本,以图代赏、以画代析的教学,才是喧宾夺主,以图“害”文,最不可取的。  语文当求文中画,悲哉流行画代文。

  喧宾夺主语何在,照本宣科文丧魂。





不愤即授,不悱即教

——语文教学流弊之二



人文教育的本质,是通过阅读伟大的文学和哲学作品,去探寻“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去“探究生命的意义”。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通过对文本的赏析,来陶冶性情和感悟哲理。但我们决不要忘记,陶冶性情和感悟哲理说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材只是媒介,教师只是辅导,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只凭教师的空洞说教、机械灌输,落实人文涵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那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何在呢?就在于让学生自悟:自己动脑,自己感悟,即使自己悟得的想法是错的,也比自己不动脑只等教师灌输“标准答案”好上一百倍。

然而现实的课堂教学状况却是很不理想的:许多老师的许多提问都是伪劣假冒的。所谓伪劣,是指提出的问题或过于浅显或偏离主旨,总之价值不大。所谓假冒,是指教师连连提问,学生匆匆作答,嘴上说是给学生五分钟或十分钟思考,可时间还没到教师就急于讨论,而讨论尚未充分教师就急于结论。这样一来,所谓的师生对话或讨论其实还是教师自己唱“单出头”,而不是师生对唱的“二人转”。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是已思而不明;“悱”,是欲言而不能。“已思”与“欲言”说明学习主体业已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而“不明”与“不能”则说明学习主体的思考还有缺陷,表达还未达标。而学习主体处于半梦半醒之间,恰恰是对问题解答如饥似渴之时,把握火候及时“启发”,才是语文教师的聪明之举。看来我们常说常讲耳熟能详而又难臻其境的启发式教学,并非狭隘的教学技巧问题,而是远在技巧之上的教学理念问题。“问答式”不等于“启发式”:“不愤”即授,“不悱”即教的问答,还是“填鸭式”;只有既“愤”又“悱”后的问答,才是真正的“启发式”。此中关键在于学生的思想机器是否真的调动起来。有些人总以课堂上教师讲述时间的多少来简单区分什么是启发式、什么是注入式,大概未免有些皮相之见。

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写“一言心得”的方式来调动学生思考,促进学生自悟。“一言心得”务必做到“精诚”、“精炼”、“精彩”。精诚,就是要说真情实感的话;精炼,就是要言简意赅绝不拉杂;精彩,就是即使三言两语也要讲究文采。在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设下一问,让学生通过写“一言心得”来发表见解,好处多多。首先,“写”比“说”更容易调动学生思考;其次,“写”可以全员参与,而“说”只能少数人活动;最后,“写”东西可以收录起来整理分析,然后做成课件作有的放矢的讲评。

例如在《郑人买履》一课后,让同学们用“一言心得”的方式回答下面问题:宁信度,无自信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

有的同学感悟得很到位: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甚至连题都不读就把教辅书上的答案直接搬了上去,自己根本都不动脑子。他们绝对相信书上的答案,有时即使书上的答案错了,他们也不会怀疑,反而怀疑自己。这就是一种“宁信度,无自信”的表现。

而有的同学则偏离了寓言主旨:有些同学只会用老师讲过的那种方法做题,一遇到其它的习题就不会做了,不懂得举一反三,办事不灵活,和买履的郑人一样。

对比两者,具体分析,就会使学生真正明白对在哪里错在何处,从而把寓言中的哲理作为精神营养,融入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潜移默化,久而久之,自会产生可喜的育人功效。

冶性陶情养人生,最赖语文建丰功。

  空洞说教不济事,贵在学生自悟中。

                            2009年10月28日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语文教学流弊之三


最近听了几节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教师在教授文本时常常出现硬伤。例如在讲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一文时,作者明明提出了天资+勤奋+机遇= 成功”的中心论点,可教师却硬是把中心论点指定为“勤奋是成功之道”。再如在讲《清塘荷韵》时,尽管开头设计了与《荷塘月色》对比的教学环节,但直到下课教者也没有让学生弄清楚:季文侧重的是“悟理”,而朱文侧重的是“言情”。更为严重的是,在讲《爱莲说》时,教师只是按照参考书的提示,把“莲花”象征的“君子美德”硬灌给学生,而对“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精彩文字,根本不做入情入理的具体赏析。这正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绝对要不得的。

对于出现失误的原因,有人解释为“参考书就是这样说的”,有人解释为“百度下载的资料就是这样讲的”,也有人解释为“某某教研员就是这样规定的”,而唯独没有人谈到“我自己”是怎样思考的。这就表明,某些教师在备课时业已习惯于“吃别人嚼过的馍”,自觉或不自觉地丧失了一个教师起码的独立思考能力。

走进文本,是语文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第一要务。当然,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也必须借鉴专家们的思考成果,但借鉴不等于照搬,“备课”不等于“背课”;教师的“沉浸郁,含英咀华”,永远应该是走进文本的最主要的途径。如果教者自己都没有真正走进文本,未能与作者达成心灵共鸣,那么无论怎样精心设计教案与教法,最终都必定无法引导学生接受文本的洗礼,获得真切的语言与人文的涵养。

初为人师时,由于自知元气不佳、底气不足,我便采用了“自难式”备课法。每逢教一篇新课文,我都先一遍又一遍地独立钻研文本,待到深思熟虑之后,便以书面方式独立解答教科书上要求学生回答的习题。解答之后,再拿来教学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加以对照。刚开始这样做时,对照的结果往往让我心惊肉跳,因为我解答的三道题竟然一道也不对!又过了一段时间,渐渐地有所进步,三道题也可以答对一道了,再过两个学期,就逐渐可以答对两道甚至三道了。而坚持多年习以为常之后,才发现原来教学参考书也不是记录绝对真理的圣典,“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我这“愚者千虑”,也“偶有一得”。如此深入备课给我带来的好处有两点:其一,由于对专家们的见解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融会贯通,因而就能够面对课堂上千变万化的学情,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地自如应对。其二,由于经常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便培养了自己的独立鉴赏力和独特教学风格,此可谓在“育人”之中“育己”,一箭双雕,获益甚丰。

如今是一个加速度的时代,以火车为例,直快,特快,动车,城际快轨,一个比一个更快。但速度快不一定效率高,这里还有一个质量问题。我们的教学也是一样,只图加速不求增质,同样不能提高教学效率。特别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如果不能扬长避短地使用,势必适得其反,变利为害。现将新作五言歌诀《网络双刃剑》,与同仁共勉:

上网真方便,点击百科现。

何须去买书,不用记卡片;

下载即我有,复印成教案。

省时又省力,快捷如闪电。

有利亦有弊,实乃双刃剑。

学舌代感悟,照搬替思辨;

备课少精思,授课无独见。

学者变皮囊,教者唯硬灌。

网络束人脑,灵性何展现?

我辈劳心者,动脑最关键。

课堂雾里花,课后题海滥。

双刃当慎用,扬利避其患。

总而言之,千改万改,精心备课不能改;千法万法,吃透文本第一法。

含英咀华钻文本,精思深悟始知音。

  园丁入得堂奥处,桃李方能会于心。

                               2009年12月22日夜


架空语言,流产人文

——语文教学流弊之四


语文界一度热议语文课的“语文味”。我以为,语言是形式,人文是内容;语言是工具,人文是成品。无“工具”,“成品”何以造就?无“成品”,“工具”何用之有?所以 “语文味”理所当然的是语言味、文章味、人文味的交融,三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这“三味”处理得并不理想。而最常见的弊病则是:语言靠戴帽,人文靠口号。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这“英”与“华”即指语言,这“含”与“咀”,即指深思熟虑。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批文以入情,犹沿波以讨源。”意即拨开文字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就好像沿着河流去探索源头一样。这些名言睿语实在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金科玉律。

但实际的教学却与此大相径庭。我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教者把《端午日》讲得热热闹闹:首先是通过视频给学生展示了“赛龙舟”的热闹场景;接着便让学生做表演式朗读:有的把红领巾扎在头上扮舵手,有的咚咚咚敲打桌子扮鼓手,有的则双手作频频划动状扮水手。然而整节课却没有认真推敲过一个字,一句话。我不禁大惑不解:教者究竟是不相信母语本身的魅力呢,还是他自己从未领会过母语的魅力?为什么偏偏要大量使用“非母语”手段去教母语呢?我并非一概地反对视频、动漫等辅助手段,但切不可忘记:手段只能以宾“衬”主,绝对不可喧宾“夺”主。语文课堂教学“热闹”的应当是脑子,而不是身子;应当是积极思维,而不是感官刺激。这节课其实是完全与语言绝缘的教学。

再来看看《说“屏”》的课例。这节课的开头和结尾分两批播放了数十座“屏”的照片,有古典的,有现代的,风格各异,美轮美奂。这本来就间接冲淡了“语言味”和“文章味”。接下来的三个拓展更是直接把“语言味”搞得索然无味:第一个拓展:让学生从词典上“多多益善”地查找带“屏”字的词语,学生找之不足,教师又用课件做了补充,数十个带“屏”的词语脱离文本,闪电般从屏幕上掠过。虽然这不能不说是在教语言,可这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脱离文本的教法,是能训练语感呢,还是能品味词意呢?再退一步讲,纵使对词汇积累有所助益,那么脱离了具体语境的词语还能谈论它的美与不美吗?

第二个拓展: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修饰“屏”,这个练习似乎与文本有关,但实际上还是在架空语言,因为他拆散了文章的有机体,在作孤立的词语组合训练。

第三个拓展:用课件展示了六组有关“屏”的古代诗句。《说“屏”》的文本,是由“诗”引出“屏”,可教学的结尾却是由“屏”引出“诗”。那么本课教学的主旨究竟是“诗屏”呢,还是“屏诗”呢?

尽管上述训练都是在语言上绕圈子,但如此处理却仿佛给语言戴上了一个堂皇的高帽儿,然后就在大帽子底下开了小差,最终还是把语言架空了!钱钟书先生说过:“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还引用英国诗人伯莱克的话批评这类鉴赏者:“做概论就是傻瓜。”

既然不能含英咀华地赏析语言,那么人文内涵就难以水到渠成地得以揭示。于是就只有一条路可走:抽象拔高,空喊口号。就是说,语言架空了,人文也流产了。《说“屏”》一课的人文精华,全在“诗意”二字。文章主旨不是在于介绍“屏”的实用功能,而是侧重介绍它的诗意功能。但课听罢此课,依旧“诗意”茫然。不仅是听课者茫然,恐怕学生也茫然,而归根结底,这茫然还是教者未能含英咀华导致的吧?

语文首要在语言,含英咀华莫等闲。

陶情悟理人文事,务必沿波去讨源。

2010年10月20日


要么捧杀,要么打杀

——语文教学流弊之五


经常看到这样“满堂喝彩”的文学鉴赏课:只要学生回答问题,不管内容怎样教师都一律报以赞美之辞,不是“好”、“太好了”,就是“棒”、“太棒了”。据说这是依据文学鉴赏的主观性,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原则而来的。但千万不可忘记:真理哪怕再向前走一小步,那就是谬论。如果鉴赏超出了文学作品本身提供的意境范畴,亦即用主观性超越甚至取代了客观性,那么文学鉴赏就会蜕变为脱离文本的信口雌黄!

钱钟书说:“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同时引用英国诗人伯莱克的话讽刺这类人:“作概论就是傻瓜!”而上述“满堂喝彩”的教法,恰恰刺激了“怪论”和“泛论”的滋生,因而势必导致课堂教学与考场应试的严重脱节:课堂“雾里看花”,课后“题海”泛滥。而“题海”沉浮时,就绝不会“满堂喝彩”,而是苛守“标准”,一丝不苟,锱铢必较了。

还有一种说法,“满堂喝彩”的教学是为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岂不知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是相辅相成的。若无“主导”,何来“主体”?而“主导”的作用,或在于激励学情,或在于激发灵感,或在于利导以势,或在于诱导以法,那种不作具体点拨,一味表扬的教学,不是疏导,而是“误导”!这种溺爱式的误导,说到底,是教学中的愚民之术,是温柔的杀戮!

郑板桥有言:“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他老人家的意思是说,艺术鉴赏要实事求是,褒贬中的,不要浮光掠影,泛泛而谈。这句名言正可拿来指导我们的阅读教学。不幸的是,如今恰恰存在着大量简单化的做法:不是空泛的表扬,就是粗暴的批评,换言之,不是温柔的“捧杀”,就是严酷的“打杀”。

一位初一的学子,拿来她的作业(老师让他们模仿冰心体写诗),非要我给再她评论一番。原来老师只丢给了她三个字:“太消极!”孩子显然是不服气(或许是搞不懂),要到我这里来讨个说法。于是我战战兢兢地拜读了这首小诗:

真相何寻?

       啊啊!

       我们伸长了双臂,

       拨开云层,直冲天际,

       虽然够到了月亮,

       却依然触不到真相……

       但不必害怕被欺骗,

       这世界原本就是建立在假相之上的。

读罢此诗,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太消极”的评语未免“太过分”!可我又害怕自己太OUT了,就把小诗交给作者的同龄人试评了一下。于是我就得到了这样一些精彩的评语:

①这首小诗仿照冰心诗特征,写出了她对人生的见解与迷茫,其中可从“却依然触不到真相”来看出。的确,人生就如一场幻梦,谁又知道将何去何从呢?没有人知道答案,或许有一天我们将找到它。

②这首小诗很精致,文题吸引人,比较押韵,前两句想象丰富,但后两句的观点有些不太积极,虽然抨击了社会中造假的现象,但是主要的思想感情应该是鼓励人们对社会生活充满信心,呼吁大家诚实务实,永远不懈地寻找真相,而不是告诉人们:世界是建立在假相上。

③我认为这首诗有优点,但也有缺点。优点是它用诗歌将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观点说得很清楚,也能够看到一些冰心诗的影子。但我认为这个世界也并非全是骗局,我们的思想应该乐观一些,多想一想充满希望的事。

④诗写得很有画面感,但说“世界是建立在假相之上”,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世界是真实的,真相永远都只有一个。真相一定能寻找得到。

⑤我认为他不能说得这么绝对,“所有都是建立在假相上的”。世界是有阴暗的,但也有光明的一面,至少人间确实存在着亲情与友情,这是装不出来的。总之,写出了真相离我们的遥远。但我喜欢乐观,喜欢带着光明、自信与动力的诗,不喜欢这种悲观的。

说实话,这些评语让我十分震撼:虽然有褒有贬,其说不一,但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比起那位老师的“太消极”来,实在更令人心服。这位老师也许忘了这是个初学写诗的孩子,也许忘了大诗人也是从牙牙学语走过来的,也许忘了教育的职责就是发现闪光点从而光大之,指出缺陷点从而纠正之。“太消极”?究竟是什么“消极”?学习态度“消极”?显然不是。那么就是思想内容“消极”?难道只有“歌德”才是积极的,而“刺恶”就是消极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竟然还有如此头脑僵化者用那早已过时的教条来禁锢我们的青少年?!更何况我们的小作者在此处谈的问题,并非关乎打假的社会层面的问题,而是更宏观的哲学层面的问题:“现象”与“本质”关系中的一个特殊范畴——“真相”与“假象”。

我以为:这首小诗首先值得赞扬的地方是:她学得了冰心小诗的真髓。用人类“可以够到遥远的月球”来反衬“触不到真相”,很有想象力,也极富画面感,同时增强了“真相难寻”的迷惘。而面对充斥着“假相”的世界,她依然保持着寻找“真相”的渴望,这也并非消极而恰恰是健康,是积极!不过结尾两句有些自相矛盾:既然劝告人们“不必害怕被欺骗”,那就应当给人以信心,可作者却说“世界”“建立在假相之上”,那真相岂不是永不可寻了吗?我想这是她构思尚未精当所致。如果把“不必害怕被欺骗”改成“不必灰心失望”;把尾句的“假相”改为“真真假假”,就会消除歧义使之变成符合生活真实的哲理。再删掉尾句的“是……的”,文句不但更为简洁,而且“上”与前文的“亮”、“相”、“望”又形成了和谐的压韵美。标则应可改为《寻找真相》:

        啊啊!

        我们伸长了双臂,

        拨开云层,直冲天际,

        虽然够到了月亮,

        却依然触不到真相……

        但不必灰心失望,

    这世界原本就建立在真真假假之上。

一句简单粗暴的评语,不但将一首瑕不掩瑜的小诗打入冷宫,而且极有可能“枪毙”了一个未来的诗人或哲学家。为人师者,可不慎欤?!

总之,无论“捧杀”,还是“打杀”,都是为祖国培育花朵的园丁所不当做的呀!

酷日炎炎桃李焦,冰霜凛凛蕙兰凋。

最是春雨生万物,渗土滋根化妖娆。

2010年11月8日

张玉新导师工作室

本期责任编辑:张广博(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五期学员,任教于长春市第十中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倾听--韩宝成
【原创】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纵横谈论高中课堂教学比武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见闻与感想
一线串珠,让语文教学更简洁、流畅
杏坛撷英|本真语文教学的妙趣——吉春亚老师教学智慧撷英
采的百花成蜜 师生啜饮琼浆——《元日》听课小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