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一个墓志铭背后的故事,都是一场生与死的对话

每一篇墓志铭,都是一次生命与死亡的对话。有一对夫妻,他们的孩子在出生仅仅三周后便不幸离世,他们为自己的小天使写下一篇哀婉的墓志铭:

“墓碑下安息着我们的小宝贝,他不哭不闹,来到这个世界仅二十一天,花掉了我们四十块钱。他来到这世上,四处看了看,觉得不太满意,就匆匆离去了。”

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段关于悲欢离合的故事。它们见证了时代的更迭,承载着文化的积淀,抒写着人间的悲欢。它们既是历史的烙印,也是个体的写照。

正如维克多·雨果所说:

每块墓碑下,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1、墓志铭是什么?

墓志铭,顾名思义,就是镌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它是一种古老而特殊的文学形式。作为死亡的象征,它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深深纪念与尊重。它不仅仅是一块冰冷的石碑,更是生者与逝者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它既是对死者的纪念和尊重,也是对生者的教育和启示。

墓志铭分为墓志和墓铭,志的部分是记录,一般是记载墓主人生平的事迹,而铭的部分则是以韵文歌颂墓主人的高尚品德。墓志铭文化起源于秦汉时期,盛行于唐宋时期,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最初,墓志铭只是为了标识死者的身份和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志铭逐渐演变成一种表达怀念、悼念之情的方式。人们在墓志铭上镌刻死者的姓名、生平事迹、美德和成就,以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墓志铭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士最重要的文学活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墓志铭就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存在着墓志铭的传统,它们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死亡、纪念和悼念的理解。

例如,在欧美地区,墓志铭通常简洁明了,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正是她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

“37,22,35,R.I.P.”

卓别林的替身、英国喜剧演员斯坦·劳莱的墓志铭是:

“谁要是在我的葬礼上苦着一张脸,我就再也不理他了。”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是:“恕我起不来了。”

在西方文化中,墓志铭常被用来提醒生者珍惜生命,珍惜当下的时光。同时,墓志铭也是一种对死亡的警醒,提醒人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接受并尊重死亡。

【对西方墓志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墓志铭图书馆》这本书,非常有趣。】

而在东方文化中,墓志铭更多地传达了对死者的思念和尊重。人们通常会在墓志铭上刻下对死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在世时的美好回忆。此外,墓志铭也是家族传承和历史记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后人了解家族的历史和先人的故事。

当然,事无绝对,我国也有很多有趣的“墓志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岱先生的《自为墓志铭》和“扯淡碑”,相信每个初次看到扯淡碑上端醒目的“再不来了”和“扯淡”二字的朋友,都会有种此人“莫不是穿越者”的感慨。

总之,无论是中国的诗意墓志铭,还是西方的哲理墓志铭,都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对生命的敬畏、对往事的追思,以及对生者珍惜当下的启示。

2、天价墓葬?古人也面临着“因葬致贫”危机;

“76万一平的墓地,7000一个的骨灰盒……”,这些堪称天价的墓葬成本,让许多家庭在亲人 离世时不仅要承受情感上的痛苦,还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如果不小心处理,甚至会陷入“因葬致贫”的危机。

生命与死亡,是永恒的话题。无论在哪个时代,人们都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以及如何处理死亡后的遗留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古人同样也面临着“因葬致贫”的危机。

北宋时期有个叫李璋的人,他是宋仁宗赵祯的表兄弟。李璋一生痴爱读书,以至于他将家中的积蓄和俸禄全部用于购买书籍。命运无常,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夺去了他的生命,然而,他的家人甚至无法为他筹措丧葬费用。

面对如此困境,李璋的弟弟李玮无奈地向官府求助,求借三千缗铜钱(缗:穿钱用的绳子,一般每串一千文),消息传到当朝皇帝宋神宗耳中后,他听闻李璋是已故的章懿太后的亲属,于是,宋神宗下令:“李璋既是章懿太后的亲属,李玮所借的钱款,愿赐予他,以便办理李璋的丧事。”

李玮要借的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的粮价“贵价每斗七十五文,平价七十文,贱价六十文至六十二文(宋时一斗约等于现在17.55斤)”,换算下来,李玮给他哥哥办的这场葬礼能够买702000斤粮食。

然而,像李玮这样经济拮据却仍要借款以举办豪华葬礼的情况并不罕见。在那个时代,这几乎成为了一种习俗。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李玮一样有皇室亲戚作为后盾。

这样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的是人们对于死亡和纪念的复杂情感。

在古代,墓志铭的本质其实是给逝者写的身份凭证,它们不仅是对逝者一生的总结,更是对其社会地位、人格特质、成就等的认证。

古人深信,人死后并非消失无痕,而是进入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因此,墓志铭就如同一张张“身份证”,是用来帮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中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人们聘请知名的文人学者来撰写墓志铭,将其置于墓中,以便逝者在另一个世界中继续享有荣耀和地位。

这种风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在此之前,先秦时期的人们已经在坟墓中放置了一些证明身份的物品,如壁画、竹简,以及刻在金属砖瓦上的信息。这些物品共同见证了墓主的身份、地位和成就,也成为了连接生死两界的桥梁。

到了西汉时期,墓志铭作为一种更加正式和规范的证明文件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关金墓北壁男墓主身后题词

但亡者的世界过于虚无缥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又有什么用呢?

说到底墓志铭虽然是为逝者刻的,但却是给活人看的

一方面,在儒家社会下,社会推崇孝道,子女耗费重金为父母立碑刻铭,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名声,还有可能吸引权贵的注意,为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另一方面,豪门家族不惜花费重金,聘请名家工匠为家族中的逝者修建豪华的陵墓,可以彰显自身的家族地位和财富。

也正因为此,“墓志铭”文化在演变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些畸形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墓志铭的制作要经过三个流程:

第一步,由逝者的家人、朋友编写墓主的生平;

第二步,家人出钱请文人代笔撰写墓志铭;

第三步,墓主家在认可文人提交的墓志铭后,就去请专业的石匠铭刻上去。

喜欢书法的朋友一定听过“碑拓”这种东西,很多历史上有名的碑拓都是墓志铭的拓本,这些墓志铭往往出自名家之手,无论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书法的角度,这些墓志铭都极富美感。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宝贵的历史参考价值。

当然,名家出手的稿费自然不菲。韩愈成名后,许多达官显贵邀请他为逝者撰写墓志铭。刘禹锡曾大致估算过他的稿费:“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韩愈的门客刘叉对此颇为眼红,便偷了韩愈数斤黄金后逃走。离开前,他还留言道:“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

“谀”是奉承、讨好的意思,“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难免要给墓主人家说些好话,尤其是这好话还是出自名家之口,那价值自然就更高了,传出去,主人家都能沾沾名气,这就跟我们现在的明星代言一样,有名人效应的。

不过,这行当虽然获利丰厚,但也有许多忌讳。例如在古代,商人地位低下,文人在为商人撰写墓志铭时,需要着重描绘传主的人生经历,避免使用华丽辞藻和过分歌颂功德。

古代阶级分明,文人社会地位较高,他们在面对不同阶层的人时,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正如李时珍乞求王世贞给《本草纲目》作序时一样“愿乞一言,以托不朽”,文人往往是占据主动性的。

嘉定年间,叶适受委托为枢密参政汪勃撰写墓志铭。在撰写过程中,叶适直言汪勃曾辅佐秦桧,将之形容为“佐佑执政”。汪勃之孙汪纲对这一描述并不满意,致信请求叶适修改。叶适断然拒绝,认为自己已经对汪勃极尽赞美之词,无法满足汪纲的期望。

所以说,在古代,请文人写墓志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考虑自己的愿望和期待,又要考虑社会的规范和评价。有时候,墓志铭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和麻烦。

但任何行业,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总会有人去做,到了唐宋时期,撰写墓志铭已经成为了一个颇为成熟的行业。

并且,为了照顾那些请不起名人,又想自己长辈的墓志好看一点的客户,有些老板还干起了抄袭、洗稿的勾当,他们将名家写的墓志铭碑拓收集起来,哪天有需要了就从里面找一些语言优美、高大上的句子抄下来,在那个信息传播不便的年代里,凭借着这手本事,这些人也着实赚了不少钱。

在古代中国,墓志铭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文学形式,它不仅记录了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价值观,它其实是整个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的一个缩影。

聊过了墓志铭那些事,接下来咱们再来聊聊墓志铭文化流行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古人的生死哲学观。

3、穿越时空的对话:用现代视角解读“墓志铭”流行背后古人的生死哲学;

庄子、孔子和老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几位哲学家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争霸而相互战斗,百姓生活在战乱之中,生命随时面临威胁。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和庄子都对生死的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孔子认为,我们应该专注于眼前的生活,尽心尽力地过好每一天,而不是去担心死后的事情。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表明他相信人生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责任,而不是对鬼神的敬畏和信仰。

老子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生与死都是生命的两个阶段,人的一生就像四季轮转一样,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他主张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因为生命就像一团气一样,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死亡,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

庄子的生死观则与孔子和老子有所不同。他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开始。在他看来,生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他相信万物都有其内在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使得万物都能够永恒地循环下去。

庄子临死前,他的弟子们商量后,决心一人出点钱,好好厚葬自己的老师。

庄子制止了他们:“别别别,我以天地做棺椁,日月做连璧,星辰做珠玉,万物当作我的殉葬品,给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珍贵丰厚吗?何必要再破费钱财去添置其它的殉葬品!”

弟子们回答说:“我们担心乌鸦、老鹰之类的东西啄食先生。”

庄子:“在天上被乌鸦、老鹰啄食,在地下被蚂蚁吃,你们从乌鸦老鹰嘴里抢食,然后交给蚂蚁们,这是何其偏心啊。”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三位伟大思想家的生死观也不尽相同。孔子强调的是人生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责任和互动;老子主张顺应自然,不执着于任何事物;而庄子则相信生命的永恒性和循环性。这些不同的观点反映了他们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理解和思考。

在墓志铭文化中,人们用简短的文字来描述逝者的生平、成就和价值。这种文化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尊重。而在这三位伟大思想家的生死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尊重。他们用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来面对死亡,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对待死亡的态度。

古人视死如生,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因此,他们用墓志铭来架起生死之间的桥梁,用文字来雕刻逝者的一生,用事迹来彰显逝者的功德和成就。后人读着墓志铭,仿佛能听到前人的声音,看到前人的影子,感受到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这座桥梁上,生者与逝者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聆听着前人的教诲,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着他们的奋斗与坚持。在这座桥梁上,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学会了尊重与敬畏。我们带着这份信仰与力量,勇敢地迈向未来的生活,将前人的精神代代相传。

每一个墓志铭背后的故事,都是一场生与死的对话。在这段对话中,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珍惜生命,传承美德,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让这场跨越生死的对话,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财富。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活着的意义,就在古人的4个墓志铭里
谈谈我对死亡的理解
谈墓志铭收藏的意义与价值
《兰亭集序》:对抗人生虚无的执着努力
《庄子》谈笑论生死
古人出殡时为何让长子“摔瓦盆”,还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有何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